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一)
2021-02-06 14:43:52热度:161°C
2021-02-06 14:43:52热度:161°C
作者: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陈文华
一、茶艺溯源
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2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应该说,“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依我之见,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茶艺”一词的出现,则具有更高的学术意义。
众所周知,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茶道”一词,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往往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如《封氏闻见记》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里的“茶道”显然是指煎茶之道,以技术层面为主。宋人重视斗茶,但斗的是点茶的技术,并无道德方面的要求,因此,宋代的茶书不谈茶道。直到明朝的张源《茶录》中才重提茶道:“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也。”但是这“茶道”仅仅是造、藏、泡等纯技术层面的要求,也无品茗悟道等精神的东西。中国历代茶人不太谈“茶道”,不将老百姓日常的饮茶之道硬抬到“非常之道”的高度,中国古代也没有专谈茶道的论著,这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现在有许多文章和著作大谈茶道,论证茶道在中国自古有之,不让日本专美于世。然而更多的是从古籍中发掘出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零星章句,然后以自己的现代意识加以深化,加以升华。但这些最多只能说是现代茶人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阐述,并不等于古代就有如此丰富、如此完备、如此理想的理论体系,至于这些理解和阐述是否就是准确无误,能否为大家所接受,形成共识,更需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并不以个人意志或地位而转移。
茶追传到日本,被发挥到极致。自从唐代中国茶道传入日本之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期(十六世纪),“在绍鸥、利休等一大批伟大的茶人们的卓越的努力之下,日本茶道终于发展成为具备有深远的哲理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一大综合文化体系;从那时起,‘茶道’一词逐渐被使用起来。至十八世纪,‘茶道’已成为人人皆知的词汇和事物。”但足即使在日本,“茶道”的概念也不是那么确定的:有时它指“具有深远的哲理”的精神层面,如归纳为“和、敬、清、寂”四规:有时又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如“煎茶道”、“末茶道”和“茶道表演”等,这里的茶道就是只指泡茶方法等技术层面。当台湾的茶文化界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而创造“茶艺”一词时,最初的用意是“‘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为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提出‘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性。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庄重的,比较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显然,这里的“茶艺”也只是“茶道”的代名词,其内涵并无明显的区别。因此台湾茶文化界在解释“茶艺”一词时也与“茶道”没有什么区别,有时是指泡茶的技艺,有时又指“茶艺精神”,所谓“茶艺精神”也就是“茶道精神”。换句话说,在中华茶文化复兴事业的起步阶段,“茶艺”并没有真正从“茶道”中独立出来。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当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茶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以后,广大群众要求明确“茶艺”的内涵,要求解释它和“茶道”到底有无区别,区别何在?特别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茶文化历史以及当前茶文化蓬勃发展的趋势时,更加觉得有必要对“茶艺”和“茶道”给以科学界定,以有利于茶文化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所以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1987年就提出:“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界说,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在1992年也说:“我们认为‘茶道’、‘茶艺’都可以表示茶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蔡先生的这段话最终还是肯定了茶道、茶艺的差异之处。同在1992年,北京的茶文化学者王玲教授在她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也对“茶道”和“茶艺”进行明确的解释:“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依我之见,所谓广义茶艺中的“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等方面,早已形成相当成熟的“茶叶科学”和“茶叶贸易学”等学科,有着一整套的严格科学概念,远非“茶艺”一词所能科学概括,也无须用“茶艺”一词去涵盖,正如日本的“茶道”一词并不涵盖种茶、制茶和售茶等内容一样。因此茶艺应该是专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而言,而茶道则是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道德理想。茶艺是茶道的载体,是茶事活动中物质和精神的中介,只有通过茶艺活动,没有生命的茶叶才能与茶道联系起来,升华为充满诗情画意和富有哲理色彩的茶文化。所以,茶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茶文化活动的重心,也是茶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应该让茶艺的内涵明确、具体起来,不再和茶道、制茶、售茶等概念混同在一起。它不必去承担“茶道”的哲学重负,更不必扩大到茶学的范围中,去负担种茶、制茶和售茶的重任,而是专心一意将泡茶技艺发展为一门艺术。这既有利于茶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的茶文化事业的复兴已经将近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大陆茶文化事业迅猛发展,带动了各地民间茶艺馆产业的勃兴,一大批文化界人士介入到茶化活动中来,还有许多专家学者投身于茶文化理论研究,出版了众多的学术论著,既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内容,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文化事业向前发展。这一大好形势,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其影响并非只局限于中华大地,而是波及国外了。中华茶文化正以茶艺为先导,不但已在东南亚各国生根开花,且开始远渡重洋飞向欧美了。这是当年的陆羽所抖想不到的事情,也是无法比拟的事情。因此千年以前的老概念已无法涵盖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只在老祖宗的旧帽子下打圈圈,需要新的创造、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台湾茶人创造了“无我茶会”,创造“闻香杯”,更创造了“茶艺”一词,都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今天大陆也有很多茶艺工作者在潜心研究、整理、加工茶艺表演,不停地在各地演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欢迎,对推动茶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茶艺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当前需要做的事情是加强学术交流,开展深入的讨论,及时加以总结和提高,以使之更加成熟,日趋规范,臻于完美。
二、茶艺鸟瞰
放眼中华大地的茶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就我个人这些年来所观赏到茶艺表演来说,最合适的概括就是“百花齐放,推陈出许演总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就我个人这些年来所观赏到茶艺表演来说,最合适的概括就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大体而言,目前国内的茶艺表演基本上可分为:传统茶艺、加工整理和仿古创新三大类型。
(一)传统茶艺
在我国民间最流行的茶叶冲泡技艺,主要有:四川及北方地区的盖碗茶,以冲泡花茶为主,也有用盖碗冲泡绿茶的。其次是闽广港台地区的小壶小杯的工夫茶,专泡乌龙茶。再次是江浙地区的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其历史较前二者为晚,是近代玻璃器皿盛行以后才开始使用的。而盖碗茶和上夫茶至少在清朝初年就已经流行,历史较为古老。此外,民间有用大壶泡茶或用大茶杯泡茶的,茶具简单,冲泡和饮用都没有什么讲究,属于喝茶范围,不在茶艺之列,最多可放到茶俗范畴中去研究。
1、工夫茶
上述几种冲泡技艺中,以工夫茶最为讲究。早在清朝初年丈人袁杜就在《随园食单》中提到武爽山寺庙里“僧道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清朝中期俞蛟在《梦厂杂著》中也说:“杯小而盘如满月:……—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王初沸,投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已经和今天的工夫茶差不了多少。从其壶杯如此之小,可知不足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品的,所以富有情趣,最具艺术性。数百年来一直在闽广港台地区流传,诸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术语、几手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走在闽南或潮汕街头,到处都可见到商店门前摆有工夫茶具(甚至连街上补鞋摊上都会见到一套),既供店员自用,也用以招待顾客,可见它的普及程度:工夫茶本是生活型的茶艺,它本来不是用来表演娱人,只是因为它有别于解渴的喝茶方式而具有一定艺术韵味,稍加整理就可登台表演,因此,在茶文化热潮掀起之初,它就最早登台亮相而受到群众的欢迎。1990年,武夷山市举行“首届武夷岩茶节”,该地茶艺工作者根据清代品饮岩茶之法,稍作整理,首次向海内外茶人推出‘工夫茶”茶艺,共有16道程序:”焚香静气丝竹和呜叶嘉酬宾岩泉初沸孟臣霖沐乌龙入宫悬壶高;十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踩出浴玉液回壶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的孔细啜甘露三斟石乳领悟岩韵自斟满饮敬献茶点欣赏茶歌蚌龙戏水尽杯谢茶””’1991年在日本单行‘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年纪念展览会”上,现福州“别有天茶艺居”总经理昊唯真女士代表中国茶艺界在会上表演福建“工夫茶”时,将程序精简为18道:”备器候用倾茶入则鉴赏佳茗清泉初沸孟臣淋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推泡抽眉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鉴赏汤色喜闻幽香细品佳茗重赏馀韵。””显然,不管是26道还是18道程序,都是经过现代茶艺工作者整理过的,已不是清代丈人品饮岩茶之法的原始面目,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民间工夫茶直接搬上舞台。不过从“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等名称,可以看出是老百姓的民间口语,并非是丈人雅士们凭空杜撰出采的,因此这些程序大体上还是保留了传统二天茶的基本面貌。流传在铁观音产地的福建省安溪县,其工夫茶冲泡方式本来和广东潮汕一带工夫芬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也是用小壶小杯冲泡的。然而现在安溪地区在;十泡铁观音乌尼茶时,却不用小壶,而是改用小盖杯。这是因为解放以后,国家茶叶收购部门在收购茶叶时,要叶茶叶进行评审,而评审时使用的评审杯就是白瓷盖碗杯。茶农们开始重视茶叶的质量,也就效仿坪审人员用评审杯来鉴定自己茶叶的质量。后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就采用评宙杯来泡茶,原来所用的紫砂小壶不便于观察汤色和茶叶底色而被放弃,结果现在安溪地区的上夫茶;中泡器具就采用盖碗杯,半个世纪以来,成为该地的主要泡茶方式,因为它不是哪位个人的改良提倡,而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故也应该视为民间传统茶艺,又因为它仅足以杯代壹,并未改吏冲泡程式,仍可归类于传统工夫茶的范畴。
2、盖碗茶
盖碗茶盛行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其覆盖面积甚至比传统工夫茶还要大,主要是;中泡绿茶和花茶,但是正如上述的原因,在闽广一些地方,也有用盖碗冲泡乌龙茶。俗称盖碗.实际上应该叫盖杯,其主要的特点是将茶叶放在杯中冲泡,直接品饮。虽然不用茶壶,比工夫茶简单些,但是杯下有托,杯上有盖,无论是冲泡还是品饮都有些讲究,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因此也戍为萘艺表演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的盖碗茶艺在四川地区曾得到很欠发展,并且创造出一种类似杂技性质的高唯度动作——掺茶技术,掺茶师傅左手五指夹着七八副茶碗,右手提着长嘴铜茶壹,来到客人桌前,左手一扬,茶托几旋几转就停在各位客人面前,还未停稳,茶杯已经落在茶托上,放上茶叶,掺好水,用小指一挑,一个个盖子就像活了起来跳到茶杯上,盖得严严实买,像是耍杂技似的,令人目不暇接:但这不足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同时,令人惊奇的表演也与以“和”、“静”为主导的茶道精神不协调,所以不宜划归茶艺范畴;盖碗足北方饮用花茶的主要器具,并且传入清宫,甚受皇帝和后妃们青昧,也就成为宫廷茶艺的主要道具。清朝、民国时期北方茶馆卫使用的茶具主要是盖碗。民间也有使用盖碗泡茶的,只是程序动作都不大讲定、规范。浙江大学童启庆教授在教学和茶艺活动中对盖碗茶艺追行了规范,冲泡绿茶的i要程序为:备具、赏茶、冲泡、奉茶、品尝、收具,较为简明扼要。用盖碗冲泡乌龙茶的主要程序则为:备具、赏茶、温盖碗、置茶、温润泡、第一泡、温杯、分茶、奉茶、品尝、第二泡、分茶、品尝、第三泡、分茶、品尝等,较前者细致些,但后者实际上与传统工夫茶冲泡技艺相似,只是将小茶壶玫为盖碗罢了。
3、玻璃杯泡法
玻璃杯泡法盛行于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足龙井、碧落螺春等著名绿茶的产地,人们喜爱在品饮名优绿茶时观赏茶芽在茶汤中优美的形态和色泽,因此喜欢采用道明的玻璃杯禾冲泡,从而形成了玻璃杯冲泡茶艺。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茶艺馆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冲泡技艺。1990年秋天,杭州“茶人之家基金会”成立大会上,举行了“龙井茶宴”,其中的龙井绿茶冲泡程序为:泡茶师鞠躬就座,进行泡茶操作,先请奉茶小姐用茶盘托着茶样送至客人面前,请客人鉴赏。然后泡茶师用无盖玻璃杯冲泡,每杯投入二、三克茶叶,遂冲入少量开水(约相当于茶杯的四分之一容量),浸润茶叶,使干茶吸水舒展,稍候片刻再加水,即奉茶请嘉宾品尝。浙江大学童启庆教授曾将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技艺概括为8道程序:备具、赏茶、置茶、浸润泡、冲泡、奉茶、品尝、收具。¨¨上海天天旺茶宴馆刘秋萍女士也将用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的技艺归纳为下面几个要点:赏茶、温杯、投茶、冲泡、奉茶、品尝。与前者相比,多了一道“温杯”程序,而且要求颇为严格:“在150毫升的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的沸水。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玻璃杯的下端,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向外,左手的中指轻托杯底。将水沿杯口借助手腕的自然动作,旋转一周,但必须滴水不漏。”这种烫杯手法,动作轻缓柔和,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给客人一种顺其自然、恬淡宁静的感觉,使浮躁的心情得以缓解。”
生活现实表明,传统茶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生活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发展、丰富、完善,否则就会死板、僵化,就会被历史和生活所淘汰。历史告诉我们,古老的泡茶技艺一直在变化着,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早在元未明初就被淘汰了,明代盛行的叶茶撮泡法虽然流传至今,但已演变为上述三大流派,就是各个流派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即以工夫茶来说,过去南制水壶(玉书碌)已被不锈钢壶或石英壶所代替,泥炉木炭也被电炉和酒精灯所代替。台湾茶人们在工夫茶冲泡技艺中增加了一道闻香程序,创造了均匀茶汤的“公道杯”和专门闻香的“闻香杯”。上海的茶人则更加以改造,而自称为“海派工夫茶”。跟随时代的步伐,这是历史的必然,只有这样,中华茶艺才会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茶叶管理茶叶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