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大茶山纪实(三)

2020-12-25 16:50:25热度:128°C

  古六大茶山未受到第四世纪冰川移动的破损影响,保留下来的山茶科植物较多,在缺医少药的历史时期,人们总是以各种草根、树皮、树叶治病,据《易武茶叶史话》载:约在公元220年左右,当地土著民族——本族(自称及他称,1987年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文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本族归彝族)生病时将野生茶叶采来做药用,由于其清热解毒、醒脑明目、除烦去腻、消炎利尿的功效很好,便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为了取用方便,就到茶林中挖茶苗种在家旁边。来往客商生病了,群众就用茶叶为他们治病,病治好了,走时免不了买些回去,茶叶便从药变成了商品,而且需要量越来越多,有不少的人民群众便相约迁到野生茶林多、便于定居生活的地方,将野生茶林改造成人工方便采摘的茶园,较稀的地方就挖茶苗来补种上,茶叶成了六大茶山各族人民主要的生活支柱及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源泉。1700多年来,从兴起、发展、繁荣到没落,经历了风风雨雨、红红火火、冷冷清清的漫长年代。从史书的零星记载、人们的口碑传闻以及实场佐证,不能不使世人信服和向往,许多人都想亲亲临此景此地,考察领略六大茶山的传奇和神秘,品尝淳天然正宗的普洱茶。

  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刀正明先生提供,傣族贝叶经书记载,傣历二百零四年(公元435年),佛祖巡回传教路过易武、漫撒时发现当地人民在用茶叶治病,便写入绿叶经(贝叶经)书中,向傣族人民传播。

  据单镜如先生著《易武茶叶史话》载:古六大茶山的茶叶事业发展很快,在唐朝“大兴土木”之前就已具相当规模,在“大兴土木”中又得到较大发展,已形成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的红火景象,茶叶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前进,唐朝时期易武成了滇南有名的“利润城”。漫撒茶山的漫撒街、湾弓,倚邦茶山的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茶山的蛮砖寨,攸乐茶山的茨通寨,就已人丁兴旺,事业发达。

  到了宋朝虽因朝代更替,加之疾病漫延,边疆社会治安混乱但茶业的发展未受到大的影响。元朝期间情况就不同了,因国内战争直接影响到六大茶山的土著民族的安危,加上疾病传染,人口大量减少,村寨迁并,茶园荒废,六大茶山大伤元气。

  明朝虽曾尽力加以恢复,但收效不大,明末清初内地到此做生意的及路过的商人,看到这地方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恢复及发展茶叶生产潜力很大,而内地人多地少,便相约迁居而来。石屏人来的较多,因当时石屏地处偏僻,无商旅热闹景况,又无特产,属人多地少的穷地方,丰年多数人口可解决温饱问题,但经济来源很少,若遇水旱失调或其他灾害,多数人则衣不暖体,食不饱肚,“穷走夷方(滇西南)急走方(广东、广西)”是往昔石屏人生计的真实写照,易武等六大茶山,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非常适合茶叶生产,而且前人种下丢荒的不少,谁恢复属于谁,这样好的条件,掀起了石屏人“奔茶山”热,来的多数的是在易武和漫撒茶山落脚,倚邦茶山去了一部分,蛮砖茶山去的少些,革登茶山去的也不多,攸乐茶山去的更少,因为攸乐茶山的主体民族始终是攸乐即基诺族。石屏人进茶山后不但恢复了部分过去丢荒的茶园,还在村寨附近择地种了不少的茶园,建立了以后世世代代生活的依靠根基。

  2.清朝时期是古六大茶山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石屏人“奔茶山”在他们的一生及后代的生活中是一件巨大的变革,难以想象,在300多年前交通不便,人挑马驮,徒步跋涉,翻越500多公里山路,跨越无数条大小河流的情景是多么的艰辛和困苦,若无坚强的毅力,根本达不到目的。青壮年到达茶山后,经过儿年的辛劳,建设安顿好基本生活条件,就回石屏接老人和小孩,读书的仍留在石屏读书。1992年,笔者到石屏考察时,听82岁的刘圻(刘天才)先生讲:“小时候听祖父讲故事,讲到石屏人奔茶山的事,(刘圻祖父的祖父)讲:石屏人奔茶山很辛苦,要翻好多好多的山,要过好多好多的河,有时候走两三天都看不到一个村寨,一直走啊走,走得快的20天可到易武,走得慢的要走20多天才能到达。有的到茶山后3~4年就来接老人和小孩,有的5~6年才来接,茶山没有办学,我只好留在石屏读书。石屏人是有文化的,很重视办教育,到茶山后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后代成文盲,据说在清康熙十年(1672年)开始办起了私塾,是石屏保秀搬去的张明光、刘贤才、李敬友等17户合办的,由张明光任先生,教授《三字经》,那时我已15岁,那里没有我的班级,所以我没去,仍留在石屏读书……”

  倚邦更接近内地思芧,有些居民比石屏人早来许多年,据说办学比易武早,但查不到记传,不知始于何时。

  据《易武茶叶史话》及李拂一先生著《镇越县新志稿》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是古六大茶山最辉煌的时期,易武茶区(包括易武茶山和漫撒茶山)年产晒青毛茶七万担(每担重150老斤,每斤16两),倚邦茶区(倚邦茶山、蛮砖茶山和革登茶山)年产两万担。”由于茶业的发展,使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富裕起来,展现出盖楼房、建寺庙、立茶庄、开店铺、办学堂,筑路架桥,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式四合院楼房在易武、易比、漫落、麻黑、漫撒、曼腊、倚邦、蛮砖等地拔地而起,2~3米宽的青石板街道在易武、倚邦、漫撒铺就,在青石板茶马古道经过的磨者河上架设的石拱桥垮了一座又架一座,共架设了三座,第一座叫永安桥,是清道光十年始架,历时6年,道光十六年竣工,桥长20米,宽3米,高6米,1939年被灌水冲毁;第二座叫圆功桥,是道光三十年架设的;第三座叫承天桥,是民国8年(1919年)架设,桥宽4.5米,净宽3.5米,长31米,为三孔石拱桥,主孔跨径12米,高7米,原是通往象明的公路桥,因有人在桥下炸鱼,损坏桥基,恐不安全,又在距该桥上游600米处架设钢筋水泥桥。承天桥上还能通过5吨重的卡车,已立为文物保护,架桥时刻在石壁上的功德碑文及严禁炸鱼的石碑已遭破坏,合肥送人除了茶叶还有什么更为可惜的是在2002年7月6日,百年不遇的洪峰把最后一座石拱桥冲毁。

  清嘉庆、道光年间,六大茶山的茶业发展到十分辉煌的景况,年产晒青毛茶(干茶)9~10万担,靠六大茶山17万多常住人品,劳力6万余人、骡马牛帮五百匹(头),是无法将这么多的茶叶采下来、加工好、运出去的,得依靠外地劳动力、运力来帮助。因此内地到六大茶山帮助管理茶园、采茶、加工茶叶、收购贩运、做生意的人遍布六大茶山的村村寨寨、大街小巷。在运茶旺季(10月至来年3月),每天有1000余匹骡马、牛帮在六大茶山集散,将茶叶运往中外,又将粮食、日用百货运入,可谓商旅、民工云集,骡马、牛帮塞途。清檀卒著《滇海虞衡志》载:“……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是真实的写照。

  六大茶山茶业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当地各族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沟通了六大茶山与全国各地及海的关系,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繁荣昌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