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是给人喝的,还是用于养紫砂壶养建盏别再本末倒置了

2022-04-15 04:22:14热度:134°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圈是越来越繁荣了。

这是村姑陈正式进入茶圈的第六个年头,眼见着,茶圈里的人越来越多,言论越来越多,“老师”也越来越多。

幸好,“老师”虽然多,村姑却只有一个。

可以特立独行,像一匹狐狼。

这是李麻花说的。

她最近特别迷“孤狼”这个词,某天她爹去跑步,她远远看着她爹的背影,说,像一匹孤狼。

我想象着老李花白着头发,蹒跚的步伐,那身板,跟世俗意义上的“狼”,还相差很远很远很远。

后来她送我回家之后,开车过江,在桥上,把所有车窗开到最大,连顶蓬也全降了下来,音乐开到最大,然后给我打电话,说感觉自己此时特别像一匹孤狼。

我赶紧骂她,你大半夜还把车窗降下来,不怕被人跟踪么?小心明天上福州新闻的社会版头条。

所以,孤狼这个词,已经被李麻花用滥了。

见谁都像孤狼。

已经没有词汇属性和边界。

《2》

茶叶红火了之后,解决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就业问题。

还带火了一众周边产业。

冬天买小棉袄,一搜出来,全是茶服款的。向右看齐的,正门襟的,长袍款的,汉服款的,应有尽有。

环肥燕瘦,太好看了。某天忍不住就下单了一大堆。

收货的时候赶紧试穿起来,迫不及待地坐在那里泡茶,感觉茶都更香了——境由心生,相由心生,大约便是此意了。

当然,最火的还不是茶服,是建盏。

不知道什么时候,教喝茶的人“养盏”,便成为了卖建盏之人的卖货必杀技。

一排排的盏摆在那里,管它丑不丑,一律拿茶水泡着,曰:养盏。

跟养花似的,一养就是一柜子盏。

这我就不明白了,建盏起自大宋朝时期,彼时宋人流行的是点茶,是吃茶。

是把茶芽采下来,蒸软,做成茶饼,烘干收起来。

要吃的时候,撬下来一些,碾成碎末,再拿个细筛子筛掉较粗的部分,单留下最细的粉末,倒进一只硕大的建盏里。

然后,拿银瓶装了沸水,冲进建盏里,边冲边打,要打起白沫,甚至还要在这碗茶末面上拉出花来,绘出花鸟虫鱼等等图案来,才算完事。

这样的茶汤,才可以连末带汤,一起吃下肚子去。

在大宋,在茶汤上拉花,是茶汤面上绘画,才是最讲究的高端吃茶技法。

却是没有人讲究养盏的。

这碗混进了各种干果的碎末茶汤(点茶),可养不了盏。

古人于建盏,讲究的是它的工艺与技法,是它烧制后天然形成的花纹,而并非后天拿茶汤浸泡时,会形成的纹理与颜色变化。

何以到了如今,大家都变得要用茶汤浸泡,才能显现建盏之美了?

难道说,现在的制盏技术,已经退化到需要茶汤、尤其是好茶之汤才能辅助成事的地步了么?

《3》

一开始的时候,买建盏的人,卖建盏的人,关注点还存在于建盏本身——在于它的历史感,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在于它本身的器质之美。

就像买紫砂壶的人,最开始关注的,也只是这把壶本身,这种工艺器具本身自带的美。

然而,单纯地欣赏盏之美,壶之美,却不能满足卖盏与卖壶者的“饕餮之志”。

若一个人一生只把玩一把壶,一只盏,那年年大量在上架的新壶、新盏,岂不是要积上满满的灰尘,深藏于仓库了?

不不不,壶业和盏业,可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于是,“养壶”和“养盏”,这两个词汇,便横空出世了;这两个课程,便相继上线了。

在推销壶与盏的时候,商家大多数会灌输给消费者一个理念——壶要养,盏要养。

要天天用茶水,来灌养它们。

把它们养得漂亮,养得温润,养出包浆,养出美丽的花纹。

每到此处,我就想替好茶友们喊冤,也替茶友们叫屈——敢情我们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好茶,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是为了给壶喝,给盏吃的?

先花大价钱买了壶和盏,再花大价钱买好茶,继而天天用好茶养壶养盏,那人呢?

人算是蹭茶的?

茶主要是给壶和盏吃的?

这套路,简直本末倒置到了极致。

《4》

尤其,还不教给大家正确的握盏手法。

这就更气人了。

看了大多数女生用建盏喝茶,一律是爪形的。

五指形成一只“爪”,抓握住硕大的建盏,把它握在掌心里,举起来对着嘴喝下去。

尤其,有的女生还喜欢染指甲,握着盏的手指梢上,剪得尖尖,染着红绿黄蓝黑诸色的指甲油。

越深的甲油,越发衬得五指纤纤,雪白粉嫩,本人觉得极美。

而看其喝茶者,则心惊胆战——谁知道什么时候,这甲油就不小心剥落了,再不小心掉进了盏里,再让人给喝下了肚去......

这些化学物质,能不能吃,要打个巨大的问号。

单是旁观者的喉咙,看到这一幕,就感觉如同有虫子在蠕动,太过于难受。

正确的握盏手法,是“三龙护鼎”。

拇指与食指,一边一只,对称着握住盏沿。

而中指,略微弯曲,伸到盏底,略微承托住盏身的重量。

三指分别处于盏的三个部位,形成一个恒定的三角形,包围住盏身,是谓“三龙护鼎”。

三角形这种形状,最为稳定,这种手势握建盏,也最为安全可靠。

当然,更加美观,这是肯定的了。

怎么样,都比五指合拢呈爪形抓握住建盏往嘴里送,更加的高雅而有修养之美。

《5》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传承。

古代沿袭而来的器物,也自有它存在的价值与必需之处。

但,有文化的东西,必定要去查过它的历史,再来使用,方才是相得益彰。

若盲目地使用,随心所欲地使用,不但会贻笑大方,而且还会毁了这件器物的文化传承之美。

简单粗暴地附庸风雅,最是可恶。

煮鹤焚琴,古今同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