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之冠”武夷大红袍

2022-04-01 04:36:31热度:64°C

大家好,我是茶小贰,爱喝茶的朋友一定都有听过大红袍的名字,那么大红袍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小贰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大红袍之名: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闻海内外。

图|大红袍茶汤

大红袍的由来:关于大红袍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大红袍母树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其传说颇多,广为流传。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不长,温度适宜,终年有涓涓细泉滋润茶树,由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肥沃土地,为茶树补充养分,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品质超群。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名茶师制作。解放初期,大红袍在采制期间有驻军看守,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称重后签字,最后加封后由专人送呈当地市人民政府。大红袍的品质优异,独具特色,“岩韵”特显,香气馥郁,回味甘爽,与其它名丛对照冲至九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

图|九龙窠母树大红袍

大红袍生长环境:"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由于大红袍母树仅剩九龙窠上的几颗,所以现在早已停止采摘,并有专人打理保护。外形特征:武夷山大红袍是植株灌木型,树冠半披张,权高可达2米以上,主干尚明显,分枝较密,叶梢向上斜生长,叶,一般在6-7cm,长者可达10一11cm;宽一般3cm左右,宽者可达4-4.3cm,中叶型,近阔椭圆形,先端钝略下垂、叶缘略向面、叶绿光亮,叶肉稍厚微隆质脆、叶尚浅尚明27-28对,叶脉7-9对,花型尚大,直径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丝稀疏稍长,高低不齐,二倍体,茶果中等。武夷山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图|大红袍条索

制作方法:⒈大红袍的采摘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图|武夷山茶场

⒉大红袍的初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图|制茶

⒊大红袍的精制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图|制茶过程

鉴别方法:一看看茶叶的外形:大红袍是武夷山最传统乌龙茶的代表,武夷山可以说是乌龙茶的发源地(有据可查)乌龙茶得名于乌黑呈龙形故称乌龙.所以大红袍必须是乌黑呈龙形的单叶条索形茶.如果是其他外形的可以确定为非大红袍。

图|大红袍条索

二闻福建乌龙有南乌龙(铁观音)与北乌龙(武夷岩茶)之说,大红袍做为北乌龙的代表是传统茶的代言,属于熟香茶。培火相对较足,初闻茶有炭火茶及茶叶的自然干香。火香味较足。不应有其他的杂味,香味有人说大红袍具有明显的桂花香.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香气过重过于明显的茶就不是大红袍了,大红袍自古以来就是以水以韵得名,而不是以香得名的。

图|闻香

三品饮品饮大红袍是要有95度以上的开水冲泡,大红袍汤色呈褐黄色,汤色透亮较重。这与茶的培火有关。入口有微苦而余味足,重韵味和回甘,但绝不可以是入口就非常的香甜。久泡亦无苦涩味,且可以多次冲泡有十泡有余韵之说。

图|大红袍茶汤

随着生活水平的慢慢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了,而茶叶从古至今一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是作为一款健康饮品充斥在于我们的生活。如果您也是喜欢岩茶,喜欢喝茶,喜欢茶文化的朋友,可以评论区留言,与小贰一起交流探讨!我是茶小贰,下一篇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