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化周末:工夫茶里说功夫
2022-12-09 10:49:00热度:339°C
2022-12-09 10:49:00热度:339°C
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多数史料记载中,工夫茶的定义与《续茶经》中的定义无太大差别。近代中国本土出版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有记录:工夫茶与大茶、拣焙茶、白毫茶、小种茶、安溪小种茶、煕春茶、雨前茶、屯溪茶、皮茶、芝珠茶、上香茶等并列。第一家在上海出版中文期刊《六合丛谈》创刊号有茶叶报价单,将茶叶分为三种:工夫茶、绿茶、红茶。从以上两则史料来看,处于通商口岸的城市,仍然认为工夫茶是武夷茶的代名词,与绿茶、红茶及花茶并列出口茶叶品种之一。
此外,工夫茶除指武夷茶,也有被定义为闽南民系通行的一类行茶方式,或被认为是一个红茶品种。三种说法同时存在,使用者择时、择机、择地并行混用。
行茶方式
清干嘉年间名士袁枚精于美食,留下了有关品饮武夷茶的描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由此可见,工夫茶这类特殊行茶方式,现今虽兴盛于闽南粤东,但武夷茶所在的闽北产区才是其勃兴之所;同时说明此种行茶方式,也是建立在武夷茶基础之上的,与工夫茶概念最早出现的区域大有联系。
嘉庆年间在岭东任职的山阴人俞蛟所写《梦厂杂着·潮嘉风月》一书中,有工夫茶一节,专讲工夫茶烹治之法,行茶的茶具尤其精致。工夫茶又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徧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作为一类特殊行茶方式——工夫茶的定义。茶具有:细白泥炭炉,陈旧但气息极佳的宜兴紫砂壶、花瓷小杯、闽茶,其他冲泡用具及冲泡、品饮方式。除了烧水工具多数使用电水壶外,文中描述的历史场景与现今几乎相同。作为一种行茶方式的工夫茶名气也越来越大。
上一篇 : 行家建议爱喝茶的人:喝茶牢记这“3不喝”,早点知道早受益
下一篇 : 5部纪录片带你了解中国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