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 白茶的加工制作当中,干燥是必经之路?(图)
2021-12-14 13:58:46热度:473°C
2021-12-14 13:58:46热度:473°C
这样的半成品茶买到手,可是一点也放不久,很容易就受潮哇!
《3》
买春茶,喝春茶。
最好的时机,并非是越早越好。
个中道理,张小姐早在小说里就已经写得很透彻。
“于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种刚巧的状态,一切都在适合的时候,才是最好的。
春白茶的上市时间,不能急。
按正常的加工要求,今年三月中旬、下旬刚采摘下来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茶青。
现在远还没有完成制茶加工。
只因为,它们的含水量还没彻底烘干。
特别是芽头粗壮的银针,内部更是不好干透。
用茶农的话来说,白毫银针是白茶里最难烘干的,费时费力。
尤其是高山上的白毫银针,芽头长得更厚。
因为山上的温度冷,茶树新生出来的芽头,为了抵抗寒冷。
芽头内部的白毫层,有达到七层左右。
剥开一层,还有一层,一层有一层。
并且每一层,都附生着浓密的白毫。
这样特殊的芽头构造,为白毫银针的加工,增加难度与挑战。
需要将芽头内的水分,一层一层的烘干,步骤特别的繁琐。
可以说,白毫银针没有加工个三、四十天,是达不到上市指标的。
更何况常言说得好,慢工出细活。
要想买到一款优质的白毫银针, 又何必心急在一时呢?
《4》
再来说到白牡丹。
今年的春茶季,直等到3月24日,太姥山上的半山腰茶区,才开始采牡丹王。
牡丹王,也就是国标规定里的特级白牡丹。民间俗称它是牡丹王。
顾名思义,白牡丹里的王者。
从名字上看,就足够霸气。
牡丹王之所以能够冠冕称王,原因在于它的外形与白毫银针太像了!
它的芽头,只比银针略长一些,瘦一些。
看上去依旧是白毫密实,芽头肥壮的模样。
两旁带着新生出来的细窄叶片,极嫩极细,叶身翠绿,叶背处敷着浓密的白毫。
芽头厚实而叶片莹薄的牡丹王,不少人在制茶时,为了让叶片拥有漂亮的形状与颜色,容易牺牲芽头的含水量。
以至于,叶片是干透了,芽头却没烘干。
芽头的含水量,没有达到国标规定的不得高于8.5%的含水量要求。
受到叶片的影响,大部分的白牡丹的加工同样不容易。
上一篇 : 常喝白毫茶有茶有什么好处?白毫银针茶的好处
下一篇 : 白毫银针 豪迈与娇柔的相遇——“云南大白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