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喝多了,尿酸会高打工人还是注意点儿吧……
2022-05-08 10:32:35热度:172°C
2022-05-08 10:32:35热度:172°C
喝茶也会升尿酸,男性更严重
该项研究纳入了2015年-2020年间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7644名≥18岁健康成年人的检查数据,并根据后续的问卷调查结果,将这些参与者的饮茶频率分为三类:从不、每月一次至每周两次、每周≥3次。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为严谨,该研究构建了三个模型来研究茶摄入量对高尿酸血症风险的影响。第一个模型针对年龄、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了调整;
第二个模型进一步调整了血清肌酐(SCr)、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和空腹血糖(FBG)和高血压;
第三个模型在模型2的基础上,再加上了教育水平、吸烟状况、饮酒、咸味饮食、夜宵、暴饮暴食、外出就餐频率、烧烤或油炸食物摄入频率以及咸味或烟熏食物等摄入频率进行了调整。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在7644名研究参与者中,目前共有3149名参与者患有高尿酸血症,男性(77.7%)明显高于女性(22.3%)(图2,图3)。专家采访
医学界
根据此项研究显示,在广东省的中国劳动人口中,饮茶频率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呈正相关,基于此,想请您分享一下这类人群应该如何饮茶?
李佳教授根据国内外指南建议,我们对于高尿酸血症饮茶的建议如下几个方面:
1.饮茶以淡茶为主,不宜浓茶,以饮水量为例,每天可以6-8杯;
2.饮茶时,不建议高嘌呤饮食,比如广东人早茶习惯的两盅一件,就包含了动物内脏、老火靓汤为底的各种艇仔粥、皮蛋瘦肉粥等高嘌呤食物;
3.饮茶,这里的茶通常指绿茶、红茶等,而不是各种茶饮料,因为茶饮料通常是添加高糖或者果糖改善口感,而并非真的茶。
医学界
请问该研究对临床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有哪些临床指导意义?
李佳教授这是一篇很好的研究,对于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中喝“茶”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提出了很好的探讨。通过问卷的形式,将三类不同的喝“茶”频率人群:从不、每月一次至每周两次、每周≥3次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进行了探讨。
传统观念认为,茶水嘌呤含量低,甚至可以降尿酸,基于:1.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或者茶碱,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但其实淡茶中的茶多酚或茶碱浓度不足以达到降低尿酸的作用,需要长期饮用方能有一定效果;2.茶水尤其是淡茶,以水为主,和大量饮水一样,起到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然而浓茶影响尿酸排泄也是为大家广为认可的。
本文通过广东人的喝“茶”,按照不同频率进行分层,同时为排除干扰,分别创建三个模型,依次校对了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生化指标(肌酐、血糖、血脂)、饮食习惯等可能影响因素,最终得出喝“茶”频次与高尿酸血症风险呈正相关的结论。
而作者在文末也坦言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本研究是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尽管样本量较大,但仍然存在偏倚可能;其次,本研究数据的获得主要通过喝“茶”频次的问卷调查,并未对茶叶含量多少等因素进行精确的度量;再次,患者基础疾病、服用药物情况等可能干扰尿酸的因素在本研究中并未进行探讨。
此外,我认为广东人喝“茶”,这里的“茶”的概念,更类似于早餐甚至早午餐,也就是说在喝茶水的基础上,还包括各种面点、动物内脏、高汤打底的粥、粉、面等,而这些食物对于尿酸的影响都是显著且明确的。未来,期待研究团队在广东人喝“茶”领域更多优秀研究的发表。
医学界
结合您的临床经验和该研究,您对大家日常预防高尿酸血症有哪些建议?
李佳教授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终身性疾病,作为医生,我们既要充分了解这一疾病,又要对患者加强宣教,让患者树立终身治疗、长期监测、定期复查的观念。
1、饮食方面,低嘌呤饮食,鼓励DASH饮食模式,拒绝西方高热量饮食,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拒绝浓肉汤、动物内脏、海产品,豆制品不推荐也不建议,主要因为烹调方式不同导致其影响尿酸浓度的不同。建议多饮水,包括白开水、苏打水、淡茶水,不建议各种饮料、浓茶、咖啡,拒绝烟酒,尤其啤酒。
2、运动方面,建议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运动前后补足充分水分,防止因大量出汗而导致血容量下降,肾脏滤过减少,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受限,而诱发或加重高尿酸血症。
3、对于已经出现的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如果高于540μmol/L,且无任何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症、冠心病、脑卒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下降、痛风性肾病等伴发症情况下,应将尿酸控制在420μmol/L以内;如果高于480μmol/L,且存在上述伴发症之一,则应将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内。
4、长期监测尿酸、尿常规,定期至医院复查,如果服用降尿酸药物,不要轻易停药,因为大多数痛风的出现或难治性痛风的发生,都是基于不规律的降尿酸治疗。
采访专家李 佳
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内分泌用药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
近年主持国自然、省部级基金5项
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
多份SCI杂志审稿人
参考文献:
[1] Ruining Li,et al.Tea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Hyperuricemia in an Occupational Population in Guangdong,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DOI 。[2]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本文作者丨博文采访专家丨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佳责任编辑丨曹前版权声明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End-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上一篇 : 茶中“淑女”---白毫银针!
下一篇 : 茶叶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