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金骏眉是全发酵茶,又不是绿茶,怎么会有鲜爽感吗
2022-05-03 03:58:11热度:107°C
2022-05-03 03:58:11热度:107°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雷雨来临的时候,坐在窗前,看雨。
这雨是突然来的,不期,而至。
于是,豆大的雨滴才掉落下来不久,路上,便没有什么行人了。
都避雨去了。
伴雨而来的风,并不狂,只比平时略大一点,刮得树枝飘摇,却刮不动雨水如注。
春雷响,万物长。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谷雨之后下这么大的雨,对于农作物来说,实在是极好的助益。
太姥山上的茶树,喝饱了水,想必都长得水灵灵的,极精神吧。
老人说,年年听见第一次打春雷的时候,要站起来,跳一跳,这样,一整年都不会有病痛——都跳掉了。
从善如流地站起来跳了跳,李麻花推门进来,不明所以,狐疑地问我,你是想成为刘畊宏女孩吗?
我翻了她一个大白眼。
《2》
上次说到金骏眉,茶友来问了个问题。
说,在金骏眉里喝到了微微的鲜爽感。
我微笑,回答他说,很正常啊。那种空灵的隽秀的感觉,不就是桐木专属的高山韵味么?
半晌,茶友问了第二个问题,既然金骏眉是全发酵的,为何还有鲜爽感呢?
问得好。
这个问题,倒是妙。
把全发酵,与鲜爽感,放在了一个对立面。
这既涉及了金骏眉的制作工艺,又涉及了金骏眉的产区,还带上了茶叶的内含物质属性,但又并不深奥,还在大家能听得懂的范畴。
故而,倒是值得我们分析分析。
《3》
金骏眉的加工制作,是使用了发酵工艺的。
不独金骏眉,红茶这一类茶,在加工的过程中,都使用了发酵工艺。
并且,在发酵的程度上,红茶,可以算得上六大茶类里发酵程度最高的,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80%。
当然,切切不要去翻红茶的国标。
一翻就会晕掉——红茶的国标里明明白白写着,红茶的发酵程度,在20%——80%之间!
这就十分地难以理解了。
明明在现实当中,发酵程度20%,根本就算不得全发酵,甚至都算不得半发酵——半发酵的青茶(乌龙茶系),发酵程度都远高于20%。
可见,在红茶当中,发酵程度才达到20%左右的那些茶,是完全不符合红茶全发酵的定义与标准的。
它们究竟算什么茶,还有待业内的专家学者们,给出准确的答案。
《4》
幸而,金骏眉这种红茶,它的发酵,比同为红茶一脉的那些仅20%发酵程度的同门们,要来得高。
它的发酵至少在40—50%,甚至以上,完完全全是比半发酵的茶叶们,程度要深、要高的。
那么,发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茶叶的发酵原理,其实便是指:茶叶内部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物质,促进儿茶素类物质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
对于茶叶而言,发酵,是一种单纯的氧化作用。是茶叶在温度与湿度的共同作用下,茶叶中的酶降解糖分子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鲜叶会产生一定的生化变化。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颜色和香气也会改变。
未发酵的茶叶呈绿色,这是茶叶的本色;发酵程度越重的茶叶,颜色越红。
香气上,因发酵程度的逐步加重,茶青叶会呈现出原来所没有的果香、糖香、蜜香等香型。
金骏眉的花蜜香,便是如此依靠发酵得来。
《5》
茶叶的发酵是一种氧化现象。
那么,金骏眉发酵后,鲜爽感会减少吗?
喝起来会变成浑浊而沉闷的味道吗?
当然不会。
茶叶当中呈鲜爽感的物质,主要是茶氨酸。
只要茶氨酸含量足够高,茶叶喝起来就会有鲜爽感。
当一款茶叶发酵后,叶片细胞中含有的茶氨酸,自然会减少——霉促作用会让茶氨酸有一定的损耗。
这就是不发酵的绿茶和微发酵的白茶,喝起来鲜爽感强过全发酵的红茶的原因。
但是,请注意,发酵只是会让茶氨酸减少,却并不会让茶氨酸彻底消失。
也就是说,采用发酵工艺制作而成的金骏眉红茶,它仍然是含有茶氨酸的,它的茶氨酸,并没有因为发酵这个过程,而变得一点也没有。
故而,金骏眉喝起来,是有鲜爽感的。
尤其,按国标的规定,金骏眉的茶青,是有严格的地域限定的,非国标规定的区域范围内(“武夷山市星村镇以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km2内”)采下来的茶青,是不能制作金骏眉的。
在这片国标限定的区域内出产的茶青,拥有高山韵致,拥有极佳的温光水汽土条件,蕴含着丰沛的茶氨酸等营养成分——比别的产区更加丰富的养分。
金骏眉茶青当中的茶氨酸既这般的丰厚丰腴,就更加的不易于被发酵这道工序所损耗怠尽了。
《6》
那么,为何仍然有一些“金骏眉”,喝起来毫无鲜爽感呢?
那便是产区不正,工艺不好的茶了。
不正的产区,温光水汽土条件不佳,生长出来的茶青,茶氨酸的含量原本就不高。
再加上工艺不好,发酵太过,甚至还添加了微生物一同发酵,七折腾八折腾,把茶青当中原本就不多的茶氨酸,给折腾得少之又少,完全尝不到了。
又如何从中喝到鲜爽感呢?
当然,这些不正的产区,不好的工艺生产出来的金骏眉,也自然不符合国标对于“金骏眉”的规定,自然不能算作是“金骏眉”。
它们只是一种看上去像金骏眉的,普通红茶。
没有鲜爽感,也就不奇怪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