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绿叶成就大产业——“茶叶经济”铺就乡村致富路

2022-04-30 01:38:13热度:81°C

撩人不过“谷雨茶”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

采茶时节:

“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俗语说“清明见芽,谷雨见茶”

在清明到谷雨的这个节气期间

由于阳光雨露的滋润

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

茶叶的小芽可迅速长成鲜叶

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

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为上等佳品

山歌环绕茶飘香

清晨

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

一垄垄茶树环抱山间、漫坡青翠

在不断延伸的绿意中

周湾村的茶农李萍和李冬冬姐妹

和同村的茶农们一起

背上背篓、唱着山歌、顶着露水

穿梭在茶园里

进入忙碌的采摘期

我家有十亩左右茶园,一天下来,可以摘六七公斤。今年雨水好,茶叶长得不错,价格比较好一点,能卖45元一公斤,算下来每天平均收入有315元左右,还是比较可观的。

茶农李萍向我们介绍到

采摘的鲜叶将送往茶叶合作社加工

进行杀青、揉捻、晾晒

一“叶”成大“业”

南漳县风景秀丽

是湖北茶叶大县之一

全县包括茶叶在内的土特产品历史上达1500多种

多年来

南漳县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化

率先把茶叶产业作为“一县一品”的支柱产业

予以优先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肖堰镇更是坚持打“生态牌”

立足当地特色优势产业

积极培育茶产业新型市场主体

通过“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

肖堰镇周湾村被列为

“全国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

全村1900多人依靠茶产业

走上了致富小康路

过去

周湾村里多数农户种植的茶叶为传统绿茶品种

市场价格较低、销售困难

2012年

胡长安回乡创业

发展茶叶种植、加工以及茶叶保健食品研发

立志带动家乡人民走富裕之路

2013年6月

南漳县竹林翠峰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

胡长安当上了合作社的负责人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产业化运营模式

发挥合作社自身的销售优势

及时与周边农户对接

按照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茶叶

茶农只管种植

合作社负责茶叶回收、加工和销售

并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形成集生产、加工、包装、营销一体的产业链

让茶园经济效益凸显

2021年

合作社开拓夏秋茶国内市场

多渠道寻找客户

同时挖掘国外客户

将茶叶销往中亚、东南亚和非洲

形成内销外贸双循环

拥有国外客户3家

销售精制茶500万元以上

2022年

合作社网络

茶叶种植户、家庭农场等共计186户

覆盖茶园面积45040亩

合作社成员182户

并带动周边300多户发展茶园

加工厂日产量毛茶能达到20000斤

年产能达到300万斤

精制茶叶日产量能达到30000斤

年产能达到900万斤

能够带动茶叶基地每年增收1000万

通过分红、劳务、地租等合作方式

使参与农户年增收5万余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合作社以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之初心

打造茶叶“致富经”

将茶叶化为家乡振兴的“金叶子”

小小一片茶叶

成就了大产业

“电”battle“柴”

从枝头的鲜叶

到杯中的香茗

小小一片叶子需要经过250多摄氏度的高温

传统的制茶方式

需要大量的制茶师傅在柴火灶中进行炒制

火候不好掌握,容易烫伤

且生产能力有限

想要做出规模

电气化转型是关键一步

走进南漳县竹林翠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炒茶厂

机械化杀青机、电气化揉捻机

各种全自动炒茶设备正在运转

一台自动炒茶设备开机

一次性完成近200斤茶原叶的杀青

这相当于8-10个成熟制茶师

一天杀青工作量的总和

并且在工艺上更胜一筹

不光如此柴火制茶仅杀青一道工序每天就要消耗柴火1000-1500斤成本高达1000元而电气化制茶生产线每日电费不到400元

制茶机械运转声、田间蛙声、果树鸟鸣声……

春天的肖堰镇周湾村

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曲”

电力赋能“致富茶”

肖堰镇地处丘陵、山脉地带

居民用电点星罗棋布

为满足民生用电需求

就要在配电网建设与改造上下足功夫

2015年至今

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新一轮配电网改造工程

在肖堰镇

投资2869.98万元

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77.56公里

新建变压器49台

容量4375千伏安

新建、改造低压线路及电缆235.96公里

今年三月

赶在制茶高峰期来临之前

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电小二”主动对接

完成对肖堰镇周湾村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增容工作

及时解决了用电“瓶颈”问题

让茶叶加工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供电公司给村里增加了变压器,炒茶速度比以前快了好几倍,有了稳定的用电保障,我们每天干茶能够生产1000多斤,现在的生产模式优势非常明显,人工需求减少,品控不降反升,非常感谢供电公司全心全意为我们企业提供的服务。

高效的电能

推动了优质的产能

看着炒茶机器运转稳定、高效

胡长安忍不住夸赞到

当地电工经常到我们这里来,用电的事情就像自己的事情一样。现在制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供电公司有专人对接,让我们省心又安心!

为了更好的电力护航春茶

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

组建共产党员服务队

以“满格电”作风

“电保姆”提供24小时“不停电、不打烊”的暖心服务

对辖区内茶园配电变压器、外部线路

茶园电路和茶叶烘干设备等

进行“全面问诊”

同时多次组织走访

大力宣传网上国网APP

畅通“一站式”办电绿色通道

收集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前的用电容量

通过推进延伸项目、台区升级改造等

畅通服务春茶“最后一公里”

确保春茶生产不误农时

电和供电服务让茶叶生产坐上“加速车”

数字化转型成就智慧电网

大量电气化生产线开始运转

每年炒茶季节

阶段性用电负荷呈指数型上升

给山区电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炒茶机一旦停工

茶叶便成为残次品

对电能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2021年以来

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

扎实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

将配电自动化配备+乡村振兴+新能源消纳

纳入配网建设重点工作

投资693.64万元

安装智能联络开关263台

覆盖线路116条

有效覆盖率达45%

FA判断准确率达95%

通过配电自动化的智能开关和配套通信设备

实现对配电线路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发生停电现象

配电自动化装置可精准定位故障点

智能联络开关动作

能在三分钟内高效隔离故障区域

不影响炒茶

形成山区线路互供“自愈式”智慧配电网

山区电网进入数字化时代

此外

无人机巡检也于年初正式应用于山区线路

极大的提高了

山区线路巡视运维的工作效率

科技赋能,以电代柴

电力赋能,春茶飘香

数字电网,坚强保障

传承千年的茶叶

在如今已升级成为“致富茶”

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将持续升级优质服务

当好乡村振兴的“电力助推器”

END

供  稿: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

文  案:方杨茜   周琪玥

制  作:方杨茜   周琪玥

审  核:综合服务中心(新闻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