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茶叶高桥银峰茶的制作工艺及历史溯源
2022-04-26 00:21:40热度:159°C
2022-04-26 00:21:40热度:159°C
杀青
在平锅内进行,锅径60厘米。采用温高、量少、老杀方法杀青。锅温120~130℃,投量400克。开始两手均匀翻炒,以闷为主,抖闷结合,当水分大量蒸发时要逐步降低火温至90℃,以扬抖为主。炒至茶叶绉软卷缩,色泽暗绿、清香悦鼻时即出锅。杀青历时3分钟,鲜叶减重30%-35%。在鲜叶采摘高峰期也用微型名茶杀青机杀青。清风
杀青叶直接扫入篾盘中,扬簸10余次,既散去热汽,又可簸去细片碎末,保持茶叶完整洁净,当叶温降至30℃左右进行初揉。初揉
将清风后的杀青叶收拢,双手合抱回转揉捻1~2分钟,中间抖散一次。当茶汁开始渗出,茶条初卷时即可。初揉切不可过重过久,否则因茶汁过多,初干时粘锅而影响色泽和滋味,还会减少冲泡次数。初干
初揉茶坯入锅,锅温80℃。前期以翻炒蒸发水分为主;待茶条粘性大减,含水量30%~35%时即转入做条。做条
做条时锅温应逐步降至65℃左右,使茶坯在初揉基础上继续搓紧成条形,适当促使叶细胞组织破损以增进茶味。具体作法是双手合捧茶坯回转搓揉,前段用力要轻,随水分散发,搓揉用力逐步加重。约经10-15分钟,茶条紧结完整,基本定型,含水量20%一26%时,开始提毫。提毫
是创制高桥银峰的独特工序,它能充分发挥茶叶香气,使茶条形态固定,白毫茸然而又不脱落。提毫仍在热锅中进行,锅温45~50℃。方法是,将茶坯捧于掌中,双手旋回搓揉,用掌力让茶叶互相摩擦,以擦破附着于茶条表层的胶糖类薄膜。随着茶叶逐步干燥,白毫被竖立显露出来。由于水分含量较少,用力必须柔和均匀,不可过重过猛,不可将茶叶在锅内磨擦,才能保毫保尖,保持茶叶完整。同时火温不可过高,以防白毫老化枯黄,运用得当,掌握适宜,就能发挥高桥银峰品质风格。摊凉
提毫后出锅,摊在细制篾盘中,使水分渗透均匀,便于进一步烘至足干。摊凉时间约30分钟。高桥银峰茶历史溯源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成立于1932年(民国21年),当时在长沙县高桥购买山地100余亩,设湖南省茶事试验场高桥分场,由易劲之任分场主任兼技师。1933年(民国22年)高桥分场建成房屋一栋,共用银元4000元( 《湖南年鉴》民国22年,湖南省图书馆藏)。1935年(民国24年),章鼎岐接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1936年(民国25年)7月,湖南省茶事试验场更名为湖南省第三农事试验场,派疗兆龙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1937年(民国26年),由杨开智(毛泽东妻兄)任高桥分场主任兼技师。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高桥茶场原址,由省人民政府农业厅接管,同年11月由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省公司管理,改名为高桥示范茶园。随后,长沙茶厂成立高桥初制厂。1951年12月,高桥示范茶园和高桥初制厂交省农林厅管理,合并成立湖南省农林厅高桥茶场,从事茶树栽培,茶叶示范推广和试验工作。1954年,扩大茶叶试验研究工作,并将安化茶场的试验工作及主要科技人员转移到该场,1955年4月,正式定名为湖南省高桥茶叶试验站,1961年改名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1975年10月,改建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挎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短钉眼不花。
协力兔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本文转载网易平台,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上一篇 : 为什么茶文化形成于唐代?
下一篇 : 「收藏」一次看懂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