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一生痴绝成茶圣
2022-04-21 02:23:16热度:69°C
2022-04-21 02:23:16热度:69°C
《全唐诗》卷三零八中,有一联残句,题目叫《题康王谷泉》,作者是陆羽: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
陆羽,不是茶圣么,到九江来干什么?
陆羽品茗图1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庐山大林寺。
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门前施礼:“阿弥陀佛,师傅,请问是大林寺么?”
“正是。老衲就是大林寺住持,请问施主到本寺有事?”
“师傅,我想看看贵寺的茶树。”
“呵呵,原来如此。本寺山高穷远,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光顾,来的香客都是熟识之人。我就看施主异于一般香客,原来是看茶人。来来来,请随老衲前来。”
茶丛前。
“噢,师傅,请您给在下讲讲贵寺种茶的情况好么?”
“好耶。本寺地势极高,土地有限,只是在各个崖壁之间,撮土种茶一二丛。你看这里几丛,那儿也有几丛,总共不过二十多丛。”
“看得出,茶种得不容易。”
“是啊,由于山峻高寒,丛极卑弱,历冬必用茅草苫盖,出苗也晚,到了端阳才开始采摘,用火焙成。因山中常年云蒸霞蔚,雨润风清,茶叶汲取云雾精华,因此我们私下里叫做云雾茶。”
“云雾茶?这个名字好。可否讨吃一杯?”
“好呀,请到斋堂用茶。”
斋堂。
“施主,请吃茶。”
年轻人先闻后尝。“喔,师傅,不是在下当面夸赞,这个茶香气纯正,幽若兰气,汤色绿而透亮,滋味甘洁,回味绵长,是为茶中精品。”
“看来施主是爱茶懂茶之人。”
“那么请问制茶工艺如何呢?”
“真正的云雾茶,必生长在极高峻处。端阳时节,选一芽一叶为原料,经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而制成,成茶条索紧结重实,饱满挺秀,色泽碧绿光滑,芽壮叶肥而显露白毫。”
“都是散茶么?怎么不制成团饼?”
“都是散茶,也叫草茶,或者叫炒茶。制作团茶饼茶需要蛮多茶叶,本寺产茶量少,难成团饼,只做散茶。”
“哦,在下看师傅直接撮泡,倒与常规有些不同。”
“是啊,云雾茶饮用时,既可以撮泡,当然也可以磨碎煮饮。”
“请问其他寺庙也有云雾茶么?”
“山上的寺庙都有一些茶丛,不过数量都不多。到了山下,茶丛就多了些,但地势低了,云雾少了,与高山云雾茶区别蛮大。”
“噢,云雾茶云雾茶,还是要有云有雾。”
“对咧。请问施主何以为业?”
“在下近段时间云游四方,专门研究茶事。”
“哦,茶事的历史可能有蛮久吧,可没有见过有人关注,也没有见过一本书籍。吃茶一事最近开始繁盛,是应该有人来研究了。凡天地之物,有人研究透彻就好。就像早些时候,佛门一行师傅研究天文,就取得了非凡成就。”
“感谢师傅鼓励!在下就是打算把茶事研究清楚,写成一本书,也好留存点记录。”
“好,好!”
“云雾茶是好茶,可惜数量太少,难于流布。对了,除了茶,庐山有没有好水?”
“唔,茶水不分家,好茶需好水。庐山的好水可多了。老衲建议施主前去康王谷,那里的谷帘泉水质上乘,泡茶煎茶分外不同。”
“感谢师傅点拨,在下定当前往。”
“请问施主高姓大名?”
“免贵,在下叫陆羽。”
云雾茶
2
茶,是一种奇怪的饮料。同样一杯水,如果是白开水,你倒给客人喝,客人肯定不高兴,心中暗暗地怪你有怠慢之嫌,说话也会支支吾吾,半句都是多的,而要是你在水中加了点干树叶子,成了一杯茶,那客人舒心,你也高兴,没准两个人能有滋有味地聊上半天。看看,干树叶子有这么大的功效,能不奇怪么?
还令人奇怪的是,作为一种饮料,茶,居然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风行中国,乃至于扩展到世界的文化。说是文化,就不是像喝个果汁、吃个水果那么简单,而是有一些风俗,有一些讲究,有一些规矩,有一些礼仪。譬如带有复古迹象的茶道,充满洋派意味的下午茶,少数民族的酥油茶和奶茶,含有宗教意趣的禅茶和道茶,普通民众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各色人等的自饮、待客、祭祀礼仪,以及茶的生产、甄别、饮用、器具等等,都各有各的做派,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不管怎样,茶,其传播范围之广,对日常生活影响之深,人们在其中得到的趣味和想法之多,可谓深浅难测,因此,称之为文化,大概并不为过。
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利用了茶这种植物,这是没有疑义的,我们的祖先又将茶发展成一种中华文化,继而向外传递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这也是没有疑义的。
唐代之前,没有茶这个字。不要说先秦著作中,没有这个字,就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没有“茶”而只有“荼”字:“荼,苦荼也。”此外,还有槚、蔎、茗、荈等。还有,在先秦文化中,不但没有可以确定的茶器,甚至连茶的可靠直接记载也没有找到。当然,这并不是说唐以前没有茶。许多研究指出,茶之饮,至少发乎于战国秦汉,也许更早,但有文字记载,却是汉代以后的事情,至于茶由南方区域性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文化,则是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的事情。
通常认为,茶的摇篮是巴蜀地区,饮茶的风气,由长江上游向长江中游、下游渐次传播,进而再由南方逐步推向北方。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这里说的“始有”,并不是说秦人取蜀之前没有茶,而是说这个时候开始,种茶、饮茶之事,逐渐由蜀地弥漫开来,慢慢地成为风尚。唐代杨华在《膳夫经手录》中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已后盛矣。”这里的“稍有”“遂多”和“盛矣”,都是指中原地区。秦人取蜀,是秦惠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的事,唐德宗建中年号共有四年,是公元780年至783年,从上述两段记载可以看出,茶叶从蜀地外传,到形成蔚为壮观的全国性茶文化,这一过程共用了1100年。
为什么茶文化扩展如此之慢,要用到一千多年?我们喝茶人都知道,茶的汤色诱人,香气馥郁,滋味醇厚,且含有多种营养和药用成分,是一种健康饮料,但仔细想来,我们不得不说,在尚未形成饮用习惯之前,茶,应该不是日常生活所必需,因此,茶的推广和风行,才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春芽
3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冬天清晨在湖滨散步,忽然听到一阵雁叫,放眼望去,不远处有一群大雁围在一起,他匆匆赶到,只见一个大约3岁的弃儿蜷缩在大雁羽翼下,瑟瑟发抖。智积禅师念一声阿弥陀佛,快步把他抱回寺庙里,并以《易》占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用“鸿渐”为字。
陆羽生前并不得意,由于相貌不帅,又有口吃的毛病,因此少年时期吃了很多苦,他当过寺庙中的杂役,当过戏班子中的优伶,20岁时开始四处游历,研究种茶、制茶技术,32岁时,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随后,他进一步探索研究,不断补充完善,于47岁那年将《茶经》定稿刊刻于世。27年磨一剑,《茶经》刊刻问世,一生心血终有寄托,但好像没有给他带来特别的好处。他与书法家颜真卿、僧人皎然、诗人张志和、文士萧存等均有来往,他的诗文、剧本、书法也很有成就,但可悲的是,和他的出生一样,他究竟是哪年去世的都不清楚。陆羽取名为羽,本意当然是鸿鹄冲天,至少也是爱惜羽毛,他的《茶经》,可以算是鸿篇巨制,但陆羽一生飘零,轻如鸿毛,真正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在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热衷的还是官场,像他这样一心研究种茶、制茶的,只能算是另类,算是杂学,其心中悲苦,是常人难以揣测的,难怪当时有人叫他为楚狂接舆。
《茶经》的篇幅并不长,原文只有7000余字,与现代学术著作差距蛮大,但在那个时代,已属不易。《茶经》有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等十个章节,分别叙述茶的起源、采茶用具、采制方法、煮茶器皿、烹茶方法、饮茶风俗、茶的故事、茶区分布、省略事项以及营造气氛等,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茶经》开篇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已有审美意趣,中间采茶制茶、煮茶饮茶、茶具茶器等等,无一不带有文化含意。
尤其是陆羽将“荼”记为“茶”,意思是“人在草木间”,已经将茶赋予了哲学意义。
《茶经》
4
典籍记载:“茶兴于唐。”也就是说,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饮茶风俗虽然一直在弥散,但速度较为缓慢。到了中唐,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茶的扩展有了一个爆发,一次突变,茶叶,很快从南方风行至北方,甚至到扩散到所谓四方蛮夷,饮茶,无论皇室贵族、官僚地主,还是文人学士、僧尼道人,抑或农人士兵、贩夫走卒,已成为一种风气,这样一来,茶叶的生产、制作、贸易,都迅速发展起来,直到这时,茶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才真正成为一种显著的生产事业和文化现象,所以说,“唐朝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时代。”(朱自振、沈汉《中国茶酒文化史》)
为什么是唐朝,而不是别的什么朝代,为什么是中唐,而不是初唐、盛唐或晚唐,茶文化有这样一次突变呢?
其一,唐帝国以大一统的泱泱大国姿态磅礴于世,为茶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打下了基础。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剩余,经济作物自然顺势而生,在南方,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比较大的增长,茶叶价格随之下降,为茶饮品的大面积流行提供了可能。
其次,随着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漕运的便利,使得除粮食之外的其他货物运输不再艰难。由于茶叶基本生长在长江流域,北方人想要饮茶,运输无疑是个问题。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茶叶等区域性生产的货物,势必让位于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假如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茶叶由南到北,“豆腐盘成肉价钱”,肯定不利于茶叶的普及。大运河这一南北大通道,基本解决了运量和运输成本问题,使得茶叶进入中原已不存在障碍。
再次,道、佛两家为茶文化的普及作出了贡献。道教强调自然,清静无为,道人栖谷幽居,升火炼丹,这些思想和行为往往和茶有密切关系,南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在《杂录》中说:“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把喝茶从休闲提升到修仙的境界。佛家本来并不嗜茶,但到了中唐,禅宗的兴起为茶饮的普及推广带来了动力,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中说: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最后,南方经济的迅速崛起,为茶文化的流布带来了动力。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重创,这个时候,中唐的朝廷,可以说是一个首都在北方,但需要凭藉长江流域经济方能生存的政权。经济地位的高低,决定着文化影响力的大小。正是在中唐,长江流域的茶文化,挟经济崛起之势,“攻城略地”,很快风靡到中原。这一现象,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拉上海话以及上海做派风行全国,七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歌曲和香港流行歌曲风靡大陆,八九十年代,大舌头广东话以及粤语歌曲流行一时,其原因是一样的。
还有,古往今来的研究者,其结论有一点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中唐饮茶风气的突变和兴盛,茶,普及到中原,成为全国性文化,跟一个人密切相关,这个人便是──陆羽。
《新唐书·陆羽传》:“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陆羽,算不上中国茶文化的奠基者,然而,却是中国茶文化最杰出的普及者。由于《茶经》,陆羽被尊为茶圣,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苑英华》中的《陆文学自传》
5
说到茶,就不能不说水,说到水,就不能不说九江庐山。
大家都知道“天下第二泉”,那就是江苏无锡的惠山泉。惠山泉由于民间艺术家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而闻名。现在的问题是,天下第一泉在哪里?
如果有人告诉你,“天下第一泉”是庐山康王谷的谷帘泉,你信么?
信不信由你,反正很多人相信。第一个相信的是北宋陈舜俞,他在《庐山记》中写道:“陆鸿渐茶经尝第其水为天下第一。”于是乎,后世辗转抄写,以讹传讹,都说是陆羽的《茶经》将谷帘泉定为天下第一泉。但这个并不准确,因为《茶经》中,只说泡茶之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并没有品评所谓第一第二,你就是将《茶经》翻烂了,也没有看见其中有谷帘泉字样。
事实上,说第一、第二的,不是《茶经》,而是《煎茶水记》。
《煎茶水记》也是唐代人写的,作者叫张又新,大概成文在会昌三年(843年)左右,离《茶经》正式刊刻已经63年了,离公论的陆羽去世也已经39年了。《煎茶水记》开头说一个叫刘伯刍的,将煎茶水分为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云云,后面说元和九年(814年),作者本人在京城长安荐福寺,遇见一个楚僧,在其携带的书囊中看到一本书,书中有一篇《煮茶记》,说唐代宗时期的湖州刺史李季卿,曾问陆羽哪里的水好,陆羽将天下水分为二十等,“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云云。《煮茶记》是谁写的,张又新没有说,其他人也没见过。于是,就有人附会说,《煮茶记》的作者就是陆羽。
张又新当过江州刺史,《煎茶水记》载于《全唐文》卷七二一,因此,庐山康王谷谷帘泉第一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康王谷又叫庐山垄,据今本《竹书纪年》载:周康王“十六年,王南巡狩,至九江卢山(原文如此)。”因此,后人命名为康王谷。康王谷谷口狭窄,谷内深达15里,是庐山第一长峡谷。有人根据陶渊明的行止,以及《桃花源记并诗》中的描述,认为康王谷即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原型地。
谷帘泉在康王谷底,其水甘冽,最宜茶饮。苏轼《西江月》称:“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陆游《入蜀记》载:“史志道饷谷帘水数器,真绝品也,甘腴清冷,具备众美。”这两位大家,给予谷帘泉极高的评价,一个认为是“珍泉”,一个认为是“绝品”。
这样说来,谷帘泉,就是桃花源之水。陆羽品为“天下第一”,焉知不是钦慕陶渊明的为人,不是向往桃花源的所在,简言之,焉知不带有主观色彩?谷帘泉,为桃花源又增添了物质的、精神的内涵与趣味,实为陶渊明理想社会和精神家园的又一诠释与注解。
物华出天宝,人杰地自灵。九江有福,拜上天所赐,托名人之名,桃花源和谷帘泉,千年双璧,万古长流。
庐山康王谷(庐山垄)谷帘泉
6
“泻从千仞石,寄逐九江船。”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的壮阔和永恒,也表达了人生的颠簸与漂泊。从诗句看,陆羽确实到过康王谷,见过谷帘泉。可惜的是,由于诗句散佚,我们没法知道,陆羽在康王谷做了些什么,有什么结论性意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陆羽生前,寄迹烟波,用庙堂的眼光看,恐怕只是一个没理想没追求的人,一个不正儿八经做事的主,死后,声名骤起,在百姓的口碑中,居然成了一个有趣味有灵通的神,一个泽被天下流芳千年的圣。历史上,考取功名甚至考中状元者,如过江之鲫,可留下名声的又有几人?陆羽,无意中为茶而生,生而为茶,倒落得百世芳香,万世留名。这一现象真是叫人感慨,叫人嘘唏。
其实茶圣不茶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怕事情不起眼,只要认准了,就一腔热情干下去,最后,终将有收获;其实第一、第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好水,泡好茶,喝出味道,喝出健康,喝出好心情来。爱喝茶的读者朋友,你们说对吗?
品茗图
说 明:1.九江,处于长江中游,茶叶种植颇早,据说两晋时,就有僧人在庐山种茶。至唐朝,九江已经成为全国性的茶叶集散中心之一。宋代,更出现“草茶第一”的双井茶。延至清代末年,九江成为茶叶采购、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与汉口、福州并称为“三大茶市”。2.陆羽在《茶经》中没有提出茶道的概念,只是提到“精行俭德”之人,饮茶如同醍醐和甘露。“精行俭德”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提出,奠定了茶的品味和文化根基,引领着茶文化的发展方向。唐宋之后,茶文化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日本茶道讲究“和、敬、清、寂”,韩国茶道追求“清、敬、和、乐”,其根正在于陆羽所提倡的“精行俭德”。3.庐山云雾茶在典籍中出现比较晚。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桑乔的《庐山纪事》载:“茶,诸庵寺皆艺之,有风标,不减他名产。”同样是嘉靖年间刊刻的《九江府志》(天一阁藏本)在“职贡·国朝”中载:“茶芽一百二十斤。”下注:“德化县三十六斤,德安县三十六斤,瑞昌县四十八斤。”两书均未出现茶的名字。顺治年间《庐山通志》中,引《山疏》提及“云雾茶”。据考,《山疏》大致刊刻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万历年间编撰《本草纲目》,有“洪州之白露,双井之白毛,庐山之云雾……皆产茶有名者”的记载,因此,云雾茶的名称很可能是明代隆庆年间才开始出现的。清代康熙年间毛德琦撰《庐山志》,其中引《新志》说:“云雾茶,山僧艰于日给,取诸崖壁间,撮土种茶一二区。然山峻高寒,丛极卑弱,历冬必用茅苫之,届端阳始采,焙成,呼为云雾茶。”直到民国吴宗慈撰《庐山志》,还说“庐山云雾茶,出名虽久,至今市面绝少真品。”4.唐代,茶叶加工采用蒸捣制作团茶或饼茶,品饮时用铁夹或竹夹将团茶取出,放在微火上炙烤,再用碾子将茶叶碾成末,用海贝等小介壳或铜铁竹制成的匙形物挑入碗中,再开水冲泡。参考文献: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1975年2月第1版。
朱自振、沈汉《中国茶酒文化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
唐·陆羽《茶经》,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宋·李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56年5月第1版。
— THE END —往日文章:透过烟雨看历史——九江另类人物志(前言)
大禹:疏九江,伐三苗,拓殖江南
赧郎:铜岭采铜冶铜,无意中坐第一把交椅
周穆王:用大鳖鳄鱼造了一座桥
庆忌:中国的哈姆雷特,江右第一人
屈原:哀民生之多艰
韦应物:以人品和诗品书写传奇
注:图片来自网络。亲,请关注拙著《江州司马白居易》:
上一篇 : 短波红外应用领域大揭秘—农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