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中国茶的区别?
2022-04-12 23:16:25热度:108°C
2022-04-12 23:16:25热度:108°C
关于日本茶道,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森下典子写的《日日是好日》写的是一个日本妹纸习茶20余年的茶道感悟。并且根据这本书的的原型拍出了电影,对日本茶道感兴趣的可以感受下。
一缕阳光:一期一会 | 《日日是好日》观影笔记:与时间和解33 赞同 · 13 评论文章中国茶覆盖了世界上的六大茶类的所有品类,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要说起来就太复杂,大家相对会更了解一点,这里我就更多的侧重日本茶来做介绍,点缀性的拿来做一点比较。
相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中国,日本虽然也是茶叶大国之一,但品种和类别明显少了很多。这与岛国国土面积和生长环境有关, 且多为丘陵地貌,气候温暖,降雨量丰富 约60万户茶农,种植面积达5万公顷 分布8个县,具有代表性的是静冈、鹿儿岛、三重,其中静冈产量最大 每年4月底采摘,可手工制作,也可机械化生产。
日本茶叶的历史有两个开端。它是由两位佛教高僧首次引入该国的,他们在公元8世纪从中国购买了茶树苗。最着名的是,圣武皇帝于公元729年在一个特殊的佛教仪式上供应茶;然而,从公元815年开始,茶叶第二次抵达日本产生了永久的影响,它再次通过佛教引入,这次是通过一位名叫栄西(公元1141-1215)的着名佛教高僧,在公元1191年,推广了喝绿茶以保持身体健康的想法。 多年后,栄西写了一本名为《吃茶养生记》的书。是日本的第一部茶叶“巨著”,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阐明的主要是茶对人体生理上的药用效能。明确地揭示出茶在传入日本初期,日本人只重视药用功效,不注重思想性,更无完整的茶道中点茶的规矩和思想体系。在栄西之后的几百年里,茶很少与普通人联系在一起。相反,茶被用作一种药物,以及上层社会阶级事务。只有在基本上创造了日本茶道艺术的千利休(1521-1591)之后,茶饮的风俗才从上层阶级传达到了武士社会,然后逐渐走向共同人。有人引用1859年横滨贸易港口的开放作为茶叶成为日常用品的时刻。在此时期及以后,茶叶产量急剧增加,到19世纪的最后年份达到约2400万公斤。日本帝国在整个东南亚的扩张,尤其是在第二次中日战争(1937-1945)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帝国内部的茶叶产量急剧增加。
日本出产的茶叶90%以是绿茶,跟中国的绿茶一样,日本的绿茶又有好多分类。在制作上,日本茶叶主要是蒸汽杀青,也就是我们说的蒸青绿茶,国内比较出名的是恩施玉绿。蒸汽杀青后,再火上揉捻焙干,或者太阳下晒干,这样的茶色会更显翠绿,茶汤味道清雅润滑。当然不要以为日本直邮绿茶哦,日本照样有白茶、乌龙茶、红茶等。
日本茶的分类方式各种各样,跟我们常见的分类不大一样,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抹茶类和煎茶类。
大家的印象里日本茶抹茶的形象应该更深刻一点,抹茶就是茶粉,主要作茶道及其料理的素材,这种茶口味相对比较浓厚,略苦,带一份青涩感。
煎茶范围会更广一些,并且等级差异很大,由高到低大致为:雨露、煎茶、番茶、棒茶芽茶、粉茶、玄米茶等。
虽然日本茶来源于中国、制作方式和饮用方式也跟中国的过去或者现在类似,不过提到茶和茶道、欧美人第一想到的还是日本茶。
日本茶在欧美的影响力应该从日本明治维新前后说起,这里必须提到茶业界的另一本大神级别的书《茶之书》,由许多散文茶文组成的小册子。冈仓天心认为茶叶、道家和禅宗都发源于中国,只是因为异族入侵,颠沛流离导致礼数全无,而日本才是真正传承唐宋古礼,并且把禅学融入茶事,行程独特的茶道文化。艺术大师也风流倜傥,特别喜欢奇装异服,经常穿着道袍初入学校讲学,在东京美术学院任校长期间和九鬼隆一妻子偷情,闹得满城风雨,弄得不得不走人,后来远度美国,在波士顿获得富婆的支持,出版《茶之书》,不小心卷席全美,不仅仅所谓想装知识分子的成功人士人手一份,还入选了中学教科书,接着又普及至欧洲,对日本茶在欧美的流行和认知度打开了极大的窗口。当然不能说这本书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础,其实核心原因还是经济强大引起的文化交流。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经济全面向导向欧美,跟曾经的儒家文明进行切割。日本和欧美的经济贸易往来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强势文明必将带来文化的输出和交融。
试想我们每次的文化输出也是我们经济文明在崛起的过程不是么?好莱坞文明,唐宋文明,莫不如是。关于文化的属性问题,推荐大家可以看下豆豆写的《遥远的救世主》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什么调理,各位看官可以多提意见
黎叔19.11.5
于武夷山三秋墅美学馆茶室
题主发现的消费现象,可能跟国家形象有关系。一提起来日本茶,马上想起来千利休的日本茶道,行为艺术,插花冥想。一提起来中国茶,马上想到的是漫山遍野的茶树和农民。观感是不一样的。
所以欧美的客人会有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但是喝惯了中国茶的丰富多样,你让我去喝海苔味的日本茶,偶尔一次尝鲜是可以的,天天喝会腻死。
——————
中国茶,在明朝朱元璋时代发生过一次重大变革。饼茶改为散茶、点茶法改为撮泡法。
日本茶,是沿着中国宋代的茶工艺的大方向,继续发展的产物,几乎没有受到朱元璋圣旨的影响。
日本茶,工艺上主要是蒸青绿茶,分抹茶和煎茶两大类。抹茶是把茶叶嫩叶去除筋络后磨成极细的粉末,打成悬浊液饮用。煎茶则有点类似于中国这里的蒸青绿茶,但会揉捻的更细碎。
因为日本茶的细胞破碎度特别高,溶出特别迅速,不耐泡,所以对茶叶育种和栽培的第一要求是“不苦”。即便如此,茶道里的浓茶,把茶粉调成糊状,那依旧是苦的咽不下去。他们管这个叫修行。
现代中国茶叶没那么碎,所以不必特别强调“不苦”。另外,中国茶叶在清代发展出茶多酚的发酵技术,派生出红茶、乌龙茶、黑茶,把原本是苦涩的茶多酚,转变成细腻迷人的各种香气和活性物质。
1168 年 4 月,28 岁的荣西搭乘商船到宋朝的中国,到天台山和阿育王山等佛教胜地去探寻佛法,后来求得天台宗的典籍 60 卷,同年 9 月回国。
1187 年 3 月,荣西又一次坐船来到中国,他来到临安府(今杭州)拜见有关官员,希望准予其到西域、也就跟印度相关的地区去探寻佛教的根源,但由于当时南宋王朝已失去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西夏人和蒙古人等占据了西域的交通要塞,有关官员无法开具通行的文书。
无法西行,荣西便潜下心来在中国认真习禅,跟随临济宗黄龙派第八代传人虚庵怀敞参禅,先在天台山的万历寺,后又跟随到现在宁波附近的天童寺,前后在浙江待了 4 年左右,1191 年,怀敞觉得荣西已有相当的造诣,便授予他法衣、临济宗传法世系图谱及柱杖宝瓶等器物并赠一书翰嘱他归国传法,这一年 7 月荣西回到了日本。
回到日本后撰写《兴禅护国论》3 卷,执意要在日本播扬并建立禅宗,日后在京都建造了具有禅宗风格的建仁寺。可以说,他是将中国的禅宗带到日本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人物。
差不多与传播禅宗具有同等重大意义的是荣西从中国带来了茶树的种子和饮茶的习俗。荣西主要是在禅寺中体会吃茶经验的。
自唐代中期开始,饮茶在寺院中就开始普及,茶的提神醒脑的功能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此时正是禅宗在中国兴盛的时期,禅寺里为了防止和尚坐禅时睡意袭来,也倡导饮茶,并且形成了一套规矩或者说是礼仪,荣西不仅从理论上了解禅院中饮茶的作法,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也亲眼目睹、亲身体会了寺院内饮茶的种种习俗。
选择不同茶叶的客人,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比如说什么类型的客人会选择日本茶,什么类型的客人选择中国茶?
因为仅从茶叶口味来判断的话,这三种茶叶没有很大的差异
都是绿茶,玄米茶加了糙米炒,龙井什么都不加,茉莉花茶加了茉莉花熏
所以,很难从对于茶品的喜好上来判断为什么选日本的玄米茶而不是中国的龙井或者茉莉花。
~~~~~~~~个人判断分割线,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臆测,需要题主观测数据支持~~~~~~~~~
日韩客人
由于玄米茶本身就是日韩风味的茶品,所以,对于日韩客人来说,喝自己家乡风味的茶品会更多
中国客人
由于龙井和茉莉花茶为中国的传统茶品,所以,喝这两类茶的人会更多,考虑到这两种茶自身定位的区别,以及酒店的规格,选这两种茶的中国客人,也许是以龙井为多
美国客人
美国目前并非饮茶大国,如果选择喝茶,则代表了一种东方文化的习惯,而日本文化则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日本的茶道在世界上也更加知名,所以,对于选择东方文化习惯的美国人来说,选择知名度更高的日本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虽然玄米茶和日本茶道完全不沾边………)
欧洲客人
题主题目中没提,我自己加上的,如果是欧洲客人尤其是英国以及东欧等有着较深饮茶习惯的国家,选择中国茶也许会更多。
不过欧洲人日常饮茶习惯是喝调饮的红茶,所以,假如能加上一种红茶的话,也许会受欧洲客人的欢迎。
我觉得主要的是了解的太少。中国茶强调清饮,欧洲下午茶以红茶为主,辅以牛奶,糖,日本的玄米是蒸青配炒米。可能太苦的口感不适合其他国家吧
上一篇 : 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