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元年老照片俄国人拍摄的茶叶生产全过程,工人直接用脚踩

2022-04-11 21:21:01热度:133°C

光绪元年(1875年),俄国社会活动家查鲁辛(Nikolaĭ Apollonovich Charushin)在清朝某地拍摄了茶叶的加工、包装以及出售的过程。具体拍摄于哪个地方没有留下记录,小编猜测是汉口。

晚清时期,汉口因为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成为全国茶叶的集散地,俄国人在此投资建设了茶叶加工厂,一度垄断了汉口的茶叶外贸。

正在制茶的男子。

辨别茶叶品质的工作间。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有2000多年的种茶、饮茶历史。大清王朝对外出口的主要货物,就是茶叶。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一直创造着巨大的顺差。为了购买清朝茶叶,英国政府甚至不得不在墨西哥开银矿,筹措资金。

用于加工茶叶的简易机械。

欧美等国贵族有饮茶的时尚,他们饮用的茶叶都来自中国。进入19世纪,饮茶时尚开始从贵族向平民传播,茶叶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必需品。西方对茶叶的需求量保持增长态势,但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茶叶出口却面临危机。

工人在对茶叶进行称重。

晚清茶叶出口的危机来自茶种及种茶技术的外传。鸦片战争之后没几年,英国就掌握了种茶、制茶知识和技术,并在印度种植。从此,印度的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急剧跃升,世界茶叶市场格局由此发生变化,清朝处于不利的一方。

工人正在踩茶。

在传统的制茶工艺中,有踩茶这个步骤,据说用这种方法制出的茶叶香味醇厚,风味独特。然而,此举在卫生方面存在瑕疵,并被日本方面拿来做文章。制茶工艺传统落后,不能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进步,是晚清茶叶出口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妇女正在拣茶。

拣茶是去除夹杂物、纯净茶叶品质的重要工序。茶鲜叶采摘下来后,会附带许多杂物,如茶梗、茶筋、茶籽、草叶等等。若这些杂物无法剔除,将影响茶叶的品质,进而降低了市场价格。照片中的人工拣茶,工作量大,效率低。

装在箩筐里的茶叶正在风干。

刚采摘下来的茶叶首先要晾晒风干,然后再进行高温炒制、揉捻(或踩)、热风烘干、紧压等工序。

工人正在打包砖茶。从箱子上的字样判断,这家茶叶加工厂名为顺丰号。

工人正在将加工好的茶叶打包。

工人正在将加工好的茶叶打包,很快就要扬帆运到海外了。

人们排队将加工好的茶叶交给出口商。

人们排队将加工好的茶叶交给出口商。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后,俄国商人嫌中国茶商生产的茶砖质量不好,大举出资直接把制茶工厂开在了汉口,生产更加符合俄国市场喜好的茶砖。1877年,在圣彼得堡每担砖茶的成本平均是4.8两,售价则为10.7两,每担利润为5.9两,利润率为137%。巨大的利润刺激俄国商人非常积极地从事茶叶贸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