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增强X欲的东西在中国都会畅销聊《茶叶战争》
2022-04-05 22:36:08热度:116°C
2022-04-05 22:36:08热度:116°C
记得以前翻杂志,至于是《读者》还是《故事会》啥的忘了,里面曾有一篇内容说,茶叶在中国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有人发现这东西泡水喝之后能增强X欲!
时隔多年,在这本《茶叶战争》中,我又看到了类似的描述,不过这里说的是【鸦片】——李时珍曾提出“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之精气”“俗人房中术用之”。
这里的上下文提到,鸦片在清末中国流行,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发现这种草可以当作药,还可以当作(chun)药。而美国的西洋参近代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也是打着“保(zhuang)健(yang)品(yao)”的卖点。
由此,不免想到之前有人抨击不少大热的二次元手游带太多的软色情时。有人回应道,能增强X欲的东西在中国都会畅销——似乎还真是这么个歪理。
既然提到了茶,我们姑且聊聊茶叶是如何从中国走向世界的。
【1】茶叶
中国人是怎么发现茶以及想到泡茶的,无史料可查,但能肯定的是,至早在西汉时期,茶就已经成为药草与饮料。
同时,到了唐代,人们才发明出用一种黏合剂包裹上未经发酵的茶,制成茶饼,使得茶叶可以长时间贮藏与交易。
有趣的是,在唐宋时期,中国人有“吃茶”的习惯,也就是把茶磨成茶粉,再泡制茶水。仔细想想,这种吃茶方式需要涉及不少道具,流程可能也比较繁琐,而且颇有一种“仪式感”——例如后来出现在中国广东的工夫茶就是代表之一。
虽然茶可能在唐以前就传入日本,但日式茶道(的雏形)被发明出来,应该就是在宋了(13世纪)——说起来,可能就是上面这种繁复被日本人引申出【禅道】与【礼法】来吧。
明庵荣西
这位“发明者”,大概就是12世纪的僧人【明庵荣西】,是他最早在日本把禅宗、茶叶结合在一起传播,也有逐步推动了茶道的出现与发展。
这段历史进程中,朝鲜(韩国)应该没什么参与度,否则,他们又该说茶叶是韩国的了。
到了元代与明代,茶叶(类似)现代的加工方式才出现,就是把新鲜茶叶用锅炒制、碾压并脱水以保证茶叶不会立即氧化。
总之,一直到鸦片战争前,茶叶都是咱中国专属的东西,中国可谓是全球茶叶的唯一供应商,绝对的垄断地位。
【2】茶叶的全球化
《茶叶与帝国》(后浪,汗青堂系列)第14页提到,1610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注:1602年成立,万历三十年),即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荷兰语),简称VOC,第一次将茶从日本与中国带到欧洲——我觉得这个表述不太对,要么是翻译的问题,要么是《茶叶与帝国》参考的史料有问题。
唐宋鼎盛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发达,无论是西域的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易的主要商品中,不太可能没有茶叶,而茶叶与香料、丝绸、瓷器等作为东方奢侈品不太可能没有进入欧洲——东欧也算。
换个角度讲,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应该最早开启了茶叶“全球化”进程。注意,这里的全球化指的是,全球各地的平民都可以较为便利地以并不高昂的价格买到该物品。
荷兰东印度公司
茶叶与东方的香料、瓷器、丝绸一样,一度都是欧洲的奢侈品,属于皇室、贵族、巨富们消费得起,象征身份与地位的稀罕物。
就拿1662年来说,当时英国零售的茶,价格大概是每磅6到60先令,而咖啡的价格是每磅1先令8便士到6先令。ps,1先令=12便士。
虽然茶叶在17世纪50年代就已经进入英国,但茶叶在英国被受到特别关注,还是因为光荣革命上台的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这个荷兰人成为英国国王后,给英国皇室带来了不少“很荷兰”的东西——比如东方的茶。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于是,英国上流社会兴起了喝茶风潮,这也开启了优雅、小资的英式下午茶模式。
当然,茶叶在英国的风靡,不仅仅是国王喜欢,历史总是有太多有趣的地方,茶叶的流行也算赶上了“好”时候。那时是17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第3次英荷战争结束后,被荷兰打败的英国还在休整蓄力期,再加上先前的革命、内战、鼠疫(顺带提一句,牛顿就是因为这场瘟疫被迫回到乡下,然后就整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和一场几乎烧光了整个伦敦的大火。
伦敦大火纪念碑
对了,这场大火并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因为伦敦大火彻底解决了自1665年以来伦敦的鼠疫问题(就是逼着牛顿回乡下研究万有引力的那场)——全城的老鼠几乎都被烧死了。
同时,灾后重建工程引发了一场“社会变革”。重建伦敦的巨大工程,让市民们从此可以住上石头房子,重新规划的街道也改善了城市卫生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海量的建筑工作刺激了整个伦敦乃至英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再加上1699年,一位曾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参与茶叶贸易的叫做约翰·奥文顿(JohnOving ton)的牧师推出了一部《论茶叶的自然属性及其品质》,作为东方问题的权威,他强调茶叶这种“神奇的东方植物”有治疗、清醒和提神的能力,还有社交属性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加上他在英国宫廷有相当的人脉关系,英国宫廷意识到推广“茶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有巨大价值,“茶运动”开启了。
《论茶叶的自然属性及其品质》书影
于是,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激增,同时,因为关税降低,茶叶的价格开始亲民起来,逐渐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且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国民饮料。
值得一说的是,英式茶喜欢加奶与糖并不是英国人的原创,因为喝茶在荷兰开始流行时,人们已经开始喜欢在茶里加糖、藏红花或桃叶。
至于这是不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不得而知——严格来说,是我没找到相对应的资料。
就我个人猜想,中国人早期喝茶都是冲茶沫,文人雅士加点内容进去丰富口味也不是不行——晋代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就提到“曲水流觞”,人家就是玩儿嘛。
伴随着英国的全球殖民化,英式茶文化也在全世界普及,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是一度中国茶叶的第一进口商——乾隆晚年时,中国近1/7的茶叶都出口到了英国!
如此惊人的茶叶贸易让全世界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市场,这是英国政界与商界都不能容忍的。
在鸦片战争前,英国人曾一直试图让茶叶“国产化”,像锡兰、阿萨姆与大吉岭等地已经开始尝试种在印度发现的本地茶种。但是这些地方产出的茶从质量到口感都不如中国茶。
由于清政府的管制,茶种与茶叶技艺都是禁止出口的。英国人想到的是一种非常规的手法——偷。当然,叫走私也可以。
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安排了一位“植物猎人”罗伯特·福钧,潜入中国去盗取茶种和茶工艺——据说这位老哥为了融入社会,还剃发并接发,把自己打扮成清朝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罗伯特·福钧终于在19世纪50年代初,利用当时极为先进的【沃德箱】,为印度的阿萨姆送来了中国最好的茶树(茶种)和几位愿意出海的制茶匠人。从此,阿萨姆地区终于有了上好的茶种,成为今后一个多世纪英国主要茶叶产地。
阿萨姆也成为继中国后,全世界第二个商业茶叶生产地区。
罗伯特·福钧
茶的“国有化发展”、英国的茶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也反过来加快了英国工业化进程。
第一,茶叶贸易刺激运输技术的发展,国际航运、国内交通都得以飞速发展——要想富,先修路;第二,由于英帝国进行茶文化教育,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欧洲瓷器业繁荣起来,最终使得欧洲瓷器在各方面都能反超中国瓷器;英式茶文化中有在茶中加入糖、奶的习惯,也刺激了糖工业、奶工业的发展;而糖工业、奶工业的发展使得其生产成本大大较低,价格也更为低廉。这使得以前消费不起茶、糖、奶的底层民众不仅能消费得起,而且还提升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茶有其提神醒脑作用,糖与奶则提供了能量。
同时,由于茶不能像瓷器能长久摆放——请暂勿讨论什么十几年陈的天价普洱茶,我自己不信那个,且一度与茶竞争人类“一口之地”的是咖啡、热巧克力,(对了,之后就是可乐等各种饮料),利用各种广告、政治宣传等改变人们“潜意识选择”的“科学方法”也被逐渐发明出来,这其实已经掀开了广告业的序幕。
老式咖啡机(样图)
这里额外插一句,茶比咖啡(相对)走俏的一大原因是,早期煮咖啡、温咖啡的设备和火具过于笨重,茶的冲泡只需要杯子与开水,相对更快捷。
不过,茶的这种优势,不久之后就被速溶咖啡消减了。
简言之,英国人做“全球茶产业”的思路,就是茶文化的培养、茶种的本土化、产销标准化+全球化。而茶工业与其他技术属于相互刺激、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
【3】清慢与轻慢
我当年的高中历史课本说,清朝由盛转衰启于乾隆朝中后期。读多了历史,我以为,虽然说是康乾盛世,但乾隆基本上是在吃康熙与雍正打下的家底。乾隆自然是位懂得享受的皇帝,影视剧喜欢描述乾隆下江南的风流韵事,但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自然可以一窥地方官为了讨乾隆欢心所做的阿谀奉承与借机搜刮民脂民膏之举。
生于太平的乾隆,坐拥千里江山,自然会膨胀出“朕即是天下”的自大。康熙初年,内外都是一堆烂摊子;雍正搞反贪风暴,也是累得要死。过去的人早就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乾隆太会享受,爱新觉罗的后世子孙的日子可就一代不如一代。
“清慢”指的是清朝国内相较于当时国际环境的“加速”,清朝由于有自己还算可以的内循环市场,且茶、瓷、丝一直能保持稳定的出口份额,整个国家的节奏都比较慢,优哉游哉的生活必然催生一种保守与享乐主义。
当然,这是一个递进过程,随着清朝统治走向稳定,保守与享乐主义会不断蔓延,统治者的眼光也会越来越窄。
康熙朝,康熙对西方的先进技术抱有浓厚兴趣,对于南怀仁等确有真才实学的传教士也能任用。当然,康熙引进西方强大的火炮技术,只是为了平定国内动荡的局势。在天下太平后,这些人才与技术就被康熙束之高阁。
等到乾隆朝,这位清高宗的眼光逊色于祖父,对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毫无兴趣,对各种“奇技淫巧”倒是格外喜欢——郎世宁的传奇可见一斑。
1793年,发生了一件或许对清朝皇家不大的小事,英国人乔治·马戛尔尼率领一众代表团为乾隆祝寿,并试图通过谈判(协商)打开中国贸易市场,却无功而返,而且,由于双方的理念不同,闹出相当多的不愉快,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清廷认为这些“鬼蜮( yù ,音“玉”,传说是躲在水里能暗中含沙射人的动物。比喻暗中害人的阴险分子)”是来上贡的,就要求这些英国人按照当时藩国贡使觐见皇帝的一贯礼仪,行三跪九叩之礼。英国人觉得,我又不是你们的藩国,为什么要“跪”呢?认为这是一种屈辱而坚决拒绝。
乾隆为此大怒,下令降低接待规格。直到最后,双方才稍微做出一些妥协,不过,英国人却通过与清廷上下的接触,切身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统治阶层的自大、傲慢与弱小。
18世纪末的这场中英接触,其实已经为半个世纪后的战争埋下了不小的伏笔。
乔治·马戛尔尼
【4】“以茶制夷”与鸦片战争
国人对“异”域的“歧视”由来已久,省与省有,城市与城市间也有,像苏南这边对于苏北人就有“gang-bei-ning”或者“外码”的叫法。
早在过去,中原对周边就有“蛮夷“的称呼,南蛮、北夷之类;到了清朝,清廷秉承“对内是华夷之辨,对外是人鬼殊途”的思路,把歪果仁统称为“鬼蜮( yù ,音“玉”,传说是躲在水里能暗中含沙射人的动物。比喻暗中害人的阴险分子)”,细分下来,荷兰人叫“红毛鬼”,英国人叫“港脚鬼”,美国人叫“花旗鬼”——因为他们都从海上来,自然都是“水鬼”。
而且,英吉利最早的译名是“英咭唎”或“咭唎国”,这里就是用“口”来表示与“水”有关——这段史料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当然,更令人瞠目结舌的还在后面。
前文提了,清朝由于对茶、瓷、丝等传统出口产业拥有几乎全球垄断权,每年都能“躺赚”,自然没动力通过协商搞对外贸易。而且,“以茶制夷”一度是朝廷对邻国(或边疆地区)的一项国策,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听话,我就卖给你茶;否则,我就不卖了”。
就像花旗国不同意卖给某个企业手机芯片一样,这项策略在一段时间内是很有效的。这里顺带提一点,早期沙俄与清朝做贸易,沙俄卖给中国的主要是各种皮草,有几次,沙俄在边境搞事,中央立即出政策拒绝沙俄的皮草进口,沙俄立马就认怂了。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这是买方市场的前提下,而且,买方必须拥有足够多的话语权。
到了19世纪,英国人发现与中国的茶叶贸易越来越不对劲了,自己需要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英国人一盘算,MD,我们从世界贸易中赚来的银子最后都给那些愚昧无知的人拿走了,这不是给人打工么。
心里极端不爽的他们,决心做以下几件事:第一,“世界茶,英国造”,即摆脱茶叶进口,转为自给自足,这就有了印度阿萨姆地区的种茶故事、罗伯特·福钧的“茶叶大盗”故事;第二,用鸦片换白银;第三,想方设法打开中国贸易市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鸦片这东西,其实并不是英国人最早传进来的,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已经传到了中国。鸦片可以入药,而且据说有“壮阳”之奇效,万历皇帝就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其实翻阅这段历史时,我一直挺纳闷,鸦片在19世纪前的中国并非是稀罕物或者奢侈品,为什么英国人一折腾就近乎全民吸食,且国家怎么禁都禁不了呢?
不管怎么说,英国人通过鸦片走私吸取了清朝大量白银,且腐化了中国无数人民的心智。同时,由于自有茶产业的繁荣,连带着其他产业都发展起来。至此,曾经让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三大“祖传产业”——茶、瓷、丝彻底被近现代国际市场排挤出一线,到了今天都未再重回巅峰。
渐渐的,当时的中国,茶、瓷、丝等传统出口产业逐渐没落,帝国市场内循环也开始不行,国人综合素质又极差,毕竟,有钱没钱都会吸食鸦片——甚至到了北洋政府时期,鸦片都是军阀敛财、赚取军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于英国人而言,只剩下打开中国贸易市场的第三步了,方法无非是两种,通过贸易合作协定温和地打开市场,通过军事力量强行打开市场。
之后的事儿,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
《茶叶战争》这本书中,还提及鸦片战争前,国人对外面的世界的认知程度之浅薄。
如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曾十分自信地表示,自己已经把英国人的底细摸得很清楚,英国人尚没有能力用欺凌其他国家的方式窥伺中华,给出原因有二:第一,英国的船太大,吃水太深,只你那个在大海航行,到了浅水区就行动不便;第二,英国人喜欢绑腿,是因为腿脚不便,他们上了岸就不行了。
甚至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多数官僚也并没有正视广袤大地即将面临的危机,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温柔乡,最终做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春秋大梦。
虽然这本书存在话题大、切口小、阐述不透彻、前后文关联性弱等毛病,但透过《茶叶战争》,我看到的却是国际贸易与国家兴亡之间的某一重联系——说到底,是利益二字。
清廷觉得不必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核心利益并未受损;欧美列强端着长枪短炮逼着你签订不平等条约了,清廷还能觉得日子可以凑合,是因为自己的核心利益还能保留,否则,老太太就不会做出挪动军费去修颐和园的奇事。
当然,这种“利益保护”是建立在献祭无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换来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 : 老华说茶——冲泡后茶叶能舒展开吗
下一篇 : 正常情况下,一斤茶叶能喝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