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股份突现“人事地震”,股肱重臣聘期未到陆续被退休改任

2022-04-05 17:53:02热度:94°C

 

作为国资委首批央企员工持股试点单位,中茶股份在混改三年后却出现了开历史倒车的一幕,推进中茶公司混改的股肱重臣们陆续“被退休”或“被改任”,在中茶股份现有领导班子中,甚至已经找不到一个真正懂茶的行家。这让关心中茶公司成长的人士不免担心,中茶混改到底将走向何方?

问道者 杜一用

01 仅存懂茶高管改任研督员

最近,中茶股份接连发布的几份人事变动通知在员工中炸锅了。

先是今年11月11日下发的人事变动通知。根据这份通知,有两名中粮集团管理干部职务被调整,其中之一是中茶股份原董事、副总经理危赛明改任研督员。

中茶股份于今年6月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至今尚未更新。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危赛明是中茶股份4个核心技术人员之一,并且排在第一位,是名符其实的“茶行业专家”。

危赛明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茶叶专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高级工程师、国家高级评茶师、安溪铁观音研究院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科技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商务部对外援助物资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

危赛事1983年加入中国茶叶,参与了多个茶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及职业标准的审订。2019年危赛明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危赛明改任后,中茶股份招股书披露的高管名单至此只剩下党委书记、董事长殷建豪,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飞,以及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兼)董事会秘书赵平原及一众董事。

此外,还有一位没有体现在招股书,而出现在中茶股份官网“公司领导”中的高管,即中茶股份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审计特派员高兆。不过,中茶股份官网没有关于高兆的更多介绍。

从中茶股份披露的高管履历来看,在危赛明改任研督员后,可以说,在现有高管团队中已经找不到拥有丰富茶行业从业经验的“内行”人士。

殷建豪2017年加入中茶公司,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和长江商学院EMBA。出任中茶股份董事长之前,历任中粮集团办公室秘书、行政部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局秘书、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

吴飞2018年12月加入中茶股份。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出任中茶股份副总经理之前,历任中粮苏州工业园区东园公司副总经理,中粮酒业投资管理部经理,中粮国际(北京)酒业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中国食品酒类事业部总经理、中国食品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中粮酒业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中粮集团资本运营部副总监(正职级)。

赵平原2019年加入中茶股份。毕业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出任中茶股份董秘之前,历任上海福临门食品销售部副总监、总监,中国粮油食品(集团)研发部产品管理部总经理助理,中粮集团创新与品牌管理部新品推广部副总经理,我买网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在危赛明改任后,11月24日和12月1日,中茶股份又接连宣布更大范围的人事变动名单,调整对象主要针对中层管理干部,涉及云南中茶、中茶福建、湖南安化第一茶厂、福建建瓯中茶、中茶厦门等地公司高管。

新任命的中层多数为空降,“被改任”的中层则和危赛明一样,几乎清一色地转为“研督员”。对一家公司来说,如此密集的大规模人事变动,堪称为一场激烈的“人事地震”。

02 原高管陆续“被退休”或“被改任”

中茶股份改制前是央企中粮集团旗下中土畜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创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第一家国有茶叶公司和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公司,曾经的农业部副部长、有“当代茶圣”之誉的吴觉农是公司的第一任经理。

改制前的中茶股份还是中粮集团18个专业化公司之一和中粮集团重点打造的12条粮油食品产业链之一。

2017年8月,在国资委指导下,中粮集团推动中茶公司改制,引入了Polystone、天津紫茗、国寿财险和日本三井物产等战略投资者,并鼓励员工持股,从而揭开了首批央企员工持股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幕。

危赛明并非中茶股份混改后近两年中唯一被调整岗位的高管。

没有出现在中茶股份官网“公司领导”和招股书高管名单中的还有中茶股份第一任总经理王贵卿。

2018年,中茶公司被国资委列为首批央企员工持股试点单位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王贵卿从中茶厦门公司总经理岗位受聘为中茶公司第一任总经理。

但在今年7月3日披露的中茶股份招股书高管名单中,已经找不到王贵卿的名字,只在招股书的第166、167页中出现过关于王贵卿的介绍。在这两页内容里,王贵卿与吴觉农等被列为“行业领先的茶叶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口径,“王贵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中茶厦门进出口公司人事股副股长、滨北加工厂厂长、总经办主任、总经理助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中茶总经理等职务,曾获“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厦门劳模”、“央企劳模”等,是国内茶行业的旗帜性人物。”

知情人士透露,王贵卿在中茶股份递交上市招股书之前“被退休”了。

此外,最近两年被调整的中茶股份高管还有:

2018年,原中茶股份副总经理孟辉改任中粮肉食纪委书记;2019年,现在赵平原的前任原总法律顾问兼董事会秘书张小风改任集团中粮集团法律部副总经理;2020年6月,在危赛明改任研督员之前,总会计师胡昌平改任中粮集团中化科技公司总会计师。

中茶股份招股书尚未更新这些人事变动信息,总经理和总会计师职位至今仍处于空缺状态。

耐人寻味,中茶股份这些被调整的中高层管理干部有些共性,都是参与并推动中国茶叶改制的股肱重臣,王贵卿更是居功至伟,并且这些高管的离职都很突然。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王贵卿、胡昌平、危赛明“被退休”或改任时都处于“本届任职期间”,他们的最新任职周期都是自2019年12月9日到2022年12月8日。

站在法律角度,他们都受聘于中茶股份董事会,因此,除非董事会表决通过,即便是中粮集团党委也不能直接解聘。和王贵卿的“被退休”逻辑一样,胡昌平、危赛明,乃至其他中层管理干部的离职都有“被改任”之嫌。

03 中茶股份因何快速扭亏为盈

作为首批央企员工持股试点单位,中茶股份在混改推向纵深阶段,国资委制订的混改规则却被践踏如同儿戏,多少令人看不懂。

胡昌平、危赛明等一众中茶股份中高层管理干部离职的具体原因不明,但通过王贵卿的“被退休”,或许能从中大致看出中茶股份“人事地震”的一些端倪。

2017年7月,在中茶厦门公司濒临退休的王贵卿通过中组部、中粮集团和中茶股份战略投资者三方三轮的任职资格考核后,被中茶股份聘任为总经理。

了解中茶股份的人都知道,在王贵卿出任总经理之前,中茶股份的业绩表现甚为不佳,机构异常臃肿,运营成本居高难降。

履新后的王贵卿在国资委和中粮集团党委的坚定支持下,摒弃一切阻力烧出了几把火:合并机构,裁撤冗员,把原来200多人的管理团队精简到50-60人,几千万的管理费砍掉一半,办公室缩减到能满足运营就好。

与此同时,增加工人福利以提高效率,不惜代价提升科技水平。

他还重新制订了中茶股份的发展战略,巩固乌龙茶,发展普洱茶、黑茶、六堡茶,恢复茉莉花茶,培育绿茶,组建了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绿茶四大事业部,把原来的垂直管理改为扁平化管理。

几把大火烧过,中茶股份在王贵卿接管后的第一年便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第二年实现快速增长,净利润达到了1.5亿元;第三年,中茶股份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5亿元。

一举扭亏为盈,并实现连续三年保持稳定增长,正好为中茶股份今年6月冲刺上市铺平了道路。

但中茶股份的员工也都知道,这种稳定增长态势在改制后的第四个年头戛然而止。今年来,中茶股份业绩粉饰太平的背后,实际上出现大幅下降,所属企业大面积亏损。

耐人寻味,在中茶股份业绩即将出现拐点的时候,现有管理层却不误时机地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这是希望在业绩报掩盖不了事实之前,想先把又一次亏损的包袱甩给股民吗?

不容否认,业绩的大幅下滑有疫情影响因素存在。不过,《中国新闻周刊》在2020年8月7日题为“3000亿规模无一家上市,中茶能问鼎‘茶叶第一股’吗”的文中曾经含蓄指出:

“不到三年,王贵卿就黯然宣布退休。一位接近中茶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各种原因,王贵卿并未在中茶集团真正发挥经营主导作用。”

现在的一些中茶人士还会不时津津乐道王贵卿应聘中茶股份总经理的故事。

考核时,中组部领导询问王贵卿的优势和劣势,王贵卿回答得干脆而又响亮:“我的优势是,把厦茶从濒临倒闭中救活,并做成一家连续10年都赚钱的公司,劣势是年龄大了。”

中组部领导当即笑道:“既然是改革,就要打破常规,年龄不是问题。”并列举了美国总统年轻人下岗年长者上岗的事实作为例子,引得参与面试人员哄堂大笑。

当时,中粮集团的高管万早田、马建平、王之盈和殷建豪都在场。不过,估计参与考核的领导们多数都没想到,昔日中组部领导认为“不是问题”的年龄,恰恰成了今天王贵卿“被退休”的理由。

04 曾经让中茶厦门起死回生

作为一名从基层起步的央企高管,王贵卿无论是在中茶股份,还是在中茶厦门公司,都立过赫赫战功。

王贵卿进京履新之前,已在中茶厦门公司工作三十多年。

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中茶厦门公司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企业,铁饭碗、大锅饭依然存在。因为中茶厦门公司是1956年公私合营的企业,人员结构相当复杂,有官办主体,有个体工商户,还有家族企业,不同成份之间一言不合就会拳脚相向,领导管不动下属,下属不服从领导,整个公司乌烟瘴气。

不服管又管不了,中茶厦门公司的车间厂长成为烫手山芋,谁也干不动,最后,领导只好把王贵卿找来。仗着曾是军人的虎胆熊心,王贵卿把军营里实践的战略战术运用到了工作中,果真把工厂的混乱局面给平定下来了。

王贵卿帮助中茶厦门公司解决的棘手问题不只一桩。不久,他又被任命为厂长兼总经办主任,主管当时谁都觉得棘手的分房工作。中茶厦门公司集美分厂设立起,他又被派去当分厂厂长,负责摆平在城乡结合部建厂的各种关系难题。

由于每次临危受命都能扭转乾坤,王贵卿因此被誉为“救火队长”。此后,但凡中茶厦门公司城门失火,必定想起王贵卿。

中茶厦门公司的成长伴随着一路的改制改革,王贵卿稳住集美分厂的那个阶段,中茶厦门公司正进入并轨中茶体系的磨合期。和早年多种所有制混合时期所面临的问题一样,两种体制融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碰撞,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演变成部分一线员工的过激对抗。

2003年,王贵卿由集美分厂厂长改调本部任总经理助理,三个月后,又被提拔为常务副总经理,全面主持中茶厦门公司工作,中茶厦门公司由此开启了“王贵卿时代”。

王贵卿执掌中茶厦门公司后,逐渐表现出不凡的管理能力。他随即发布了“第一号命令”:“从我开始,总经理降薪35%,副总经理降薪25%,中层干部降薪15%,一线员工加薪3%-5%。”

犹如神助的日本三井物产订单的恢复,在王贵卿接掌中茶厦门公司第二年,中茶厦门公司扭亏为盈,并还清所有历史欠账。

此后十年,通过实施“抄底大红袍”和“金花香椽”两大需要长周期沉淀的雄伟战略,中茶厦门公司不仅实现了同行业中由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式发展,并且筑起了同行短期难以企及的行业壁垒。

王贵卿在中茶厦门公司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成为他后来受聘为中茶股份总经理的最大说服力。但令人讶异,在王贵卿又一次救中茶于水火,并且在中茶股份发展态势呈现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黯然“被退休”了。

王贵卿为何“被退休”,胡昌平、危赛明等一众高管为何接连改任,至今中茶股份仍未道出个所以然。不久前,国资委发布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国企和民企兼并重组。对照国企改革方向和发生在中茶股份身上的一连串人事变动,一部混改的好经似乎让某些人给念歪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