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茶人对中国茶业的贡献有哪些?(组图)

2022-03-19 17:58:41热度:227°C

茶百科 | 中国历代贡茶概况

唐代茶区分布图

唐代除在长兴顾渚山设贡茶院采制贡茶外,还规定在若干特定茶叶产地征收贡茶。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贡茶地区,计有十六个郡,即山南道的峡州夷陵郡、归州巴东郡、夔州云安郡、金州汉阳郡、兴元府汉中郡;江南道的常州晋陵郡、湖州吴兴郡、睦州新定郡、福州常乐郡、饶州鄱阳郡,黔中道的溪州灵溪郡;淮南道的寿州寿春郡、庐州庐江郡、蕲州蕲春郡、申州义阳郡和剑南道的雅州卢山郡。这十六个郡,包括今湖北、四川、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安徽、河南十个省的很多县份。因此,不难看出,凡是当时有名的茶叶产区,几乎无例外地都要以茶进贡。贡茶数量之大是惊人的,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因讨伐吴元济,财政困难,曾“出内库茶三十万斤,令户部进代金。”库存贡茶数量竟如此之大。

唐代的贡茶品目,据在唐宪宗元和中(公元806~820年)为翰林学士的李肇所著《国史补》记载,有十余品目,即:剑南“蒙顶石花”,湖州“顾渚紫笋”,峡州“碧涧、明月”,福州“方山露芽”,岳州“邕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寿州“霍山黄芽”,蕲州“蕲门月团”,东川“神泉小团”,蕲州“香雨”,江陵“南木”,婺州“东白”,睦州“鸠坑”,常州“阳羡”。此外,尚有浙江余姚的“仙茗”,嵊县的“剡溪茶”等。

唐代贡茶绝大部分都是蒸青团饼茶,有方有圆、有大有小。其采制方法,根据陆羽《茶经·三之造》载:“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自采至于封,七经目。”根据陆羽《茶经》的成书年代(公元760~780年)和地点(湖州)来分析,《茶经》中所述的蒸青团饼茶的采制技术可以认为主要是对“顾精紫笋”、“阳羡茶”采制方法的记载。

茶百科 | 中国历代贡茶概况

吴觉农

根据吴觉农《茶经述评》(1987年)的解析,唐代饼茶的制造过程是: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解茶、贯茶、烘焙、成穿、封茶。

具体地说,用一种叫籝的竹篮子(又称笼宫)去采茶。采来的叶子放在箪(小篮子)中,置箪于甑(木或瓦制的圆桶)中,甑置锅上,锅内热水,烧水蒸叶。蒸后的茶叶摊凉,再放在杵臼(又叫碓)中添加一定量泉水掏碎。捣后的茶叶倒入铁制的规(又叫模、倦,有方形、圆形、花形等)中。现置承(又叫台、砧)上,规下垫檐(又叫衣、油绢制),经拍压成一定形状的饼后,取出置芘莉(又叫籯子、旁良,竹编成)上晾干。定型后用綮(锥刀)穿孔,用朴(竹鞭)穿茶,一串串的饼茶用贯(削竹制成)挂起,置焙(烘茶地道)中下层棚(又叫栈,两层木架)上,基本干后再移至上层棚上。全干后几饼一穿即成。遇阴雨天气,为防止吸湿劣变,将饼茶置育(木框箱,内竹木制层架,中心置一小火盆)中,在微温条件下,保持茶叶干燥。

3.宋代贡茶

茶百科 | 中国历代贡茶概况

赵佶

到了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特别是宋徽宗赵佶(公元1101~1125年)更是爱茶颇深,亲自撰写《大观茶论》。皇帝嗜茶,必有佞臣投其所好,以求幸进。因此,宋代贡茶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保留宜兴和长兴的顾渚山贡茶院之外,在福建建安又设专门采制“建茶”的官焙,规模之大、动员役工之浩繁,远远超过顾渚。

宋代宋子安《东溪试茶录》(1064年前后)记述:“旧记建安郡官焙(贡茶工场)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间所苦…二至道(公元 995~997年)中,始分游坑、临江、汾常、西蒙洲、西小丰、大熟六倍隶属南创,又免五县茶民,专以建安一县民力栽足之……。

建安即现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内建溪两岸、凤凰山麓盛产茶叶,且天然品质好。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开始设立官焙,专门采制龙凤饼茶,供朝廷享用。其中凤凰山麓北苑的贡茶最为出名。宋·熊蕃著《宣和北苑贡茶录》(熊蕃,建阳人,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遣使就北苑送圃茶,到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北苑贡茶极盛,熊蕃亲见当时情况,遂写此书),记述了北苑贡茶的由来与发达沿革:

陆羽之《茶经》、裴汶之《茶述》,皆不评建安之茶。……昔日建安山川大抵闭塞,灵芽(茶)亦尚未显名于世,至于唐末,犹依然如故也。此后,至北苑之茶出,始成为最佳之茶。……圣朝(宋朝)开宝(太祖的年号)末年,南唐降伏,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特备龙凤之模,派遣使臣,命在北苑制造团茶,使与民间茶有区别,龙凤茶盖于此时所开始也。

宋太宗至道初(公元995年),诏造石乳、的乳、白乳(均为茶名)作贡茶。

茶百科 | 中国历代贡茶概况

丁谓

至宋真宗咸平(公元998~1003年)初,丁谓为福建转运使,监造贡茶,专门精工制作了40饼龙凤团茶,进献皇帝,获得宠幸,升为“参政”,封“晋国公”。此后,建州岁贡大龙凤茶各二斤,八饼为一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