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古茶档案

2021-02-07 13:09:56热度:154°C

宋树的复活

自古以来,名山、名泉、名和名人都是扎堆做伴的。

这年头,是泉州人几乎没有不喝茶的。君不见,那满大街的茶叶铺子,比米店还多出若干倍。不管是友朋来访不亦乐乎,还是讨债的上了门心底里暗暗开骂,招呼的第一句话大多是:“来来来,吃茶吃茶。”

所以,在爱茶成风的泉州城里,又有名泉又有名人的清源山上,怎么能没有名茶呢?所以,多谢何融融老先生,连续三年在政协大会上奔走呼吁,锲而不舍地把清源山宋树古茶,从尘封了100多年的历史角落里挖出来晒太阳,并使之在清源山巅上“复活”。使我等凡夫俗子,有机会学学风雅的蔡襄大人,在清源山顶煮一壶山泉水,品古茗论新道——该有多快意多享受呀!

据考证,宋元时期,清源茶就与德化瓷一起,随商船从刺桐港出海远销,故“海上丝绸之路”又称“茶瓷之路”。至明代末年,清源茶与武夷岩茶齐名,至清光绪年间,一姓黄的进士倡设种茶公司,在清源洞附近开垦茶园,以“宋树”为名精制高档样茶,选送美国人在菲律宾举办的“嘉年华会”,获金质奖章。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因市场、体制等原因,清源茶就此没落,并从此消失在泉州人的视线里。

是呀,生活在文化古城的幸运在于,举手投足之处,都可能有前人遗留下来的“宝贝”,比如说那一片叫做“宋树”的茶叶。这样的“宝贝”,是清源山历史人文的一部分,是刺桐港海丝文化的见证之一,作为后人的我们,必须好好珍惜,并使之继续传承下去。

缘起1个和尚和3个书生

僧人与书生的茶缘

清源茶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院李玉昆曾在上世纪80年代,对泉州有关茶叶的石刻、僧侣与泉州茶叶等题材做调查。了解到,清源茶种植的最初作用并不是制茶销售,而是山上僧人“山岩学禅,餐饮茶汤”的需要,这点,唐玄宗时期御史中丞封演,在他的《封氏见闻录》中有相关记载。

9月22日开始,记者多次来到清源山寻找与清源茶有关的传说和遗迹,工作人员称,上世纪90年代初,刺桐吟社社长吴捷秋老先生帮助整理有关清源山上的传说,主要整理的就是和“清源茶”有关的,欧阳詹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相传,唐代清源茶随着释道昆在龟岩洞(现今的“赐恩岩”)静修,作为苦口清心的参禅妙品。这位释道昆,原是南安诗山资福院的住持,与欧阳詹早有交往。欧阳詹一听说他驻龟岩,也就会同其内兄弟林藻、林蕴(莆田人),在龟岩旁建石室攻书,每天伴着清源茶苦读,三人后来在唐贞元年间,先后登进士第。

再后来,泉州有个叫许稷的,继欧阳詹登进士,龟岩因此受皇帝封赐,改称为“赐恩岩”,并建有寺院。

蔡襄品论清源茶

一提起蔡襄的名字,大家都知道洛阳桥是他主持建造的,历代名人诗篇、题记、神话,以及小说、戏曲的演唱,多用此为题材。而“蔡襄品论清源茶”的故事,却被洛阳桥的丰功伟绩淹没,变得鲜为人知。

蔡襄在宋至和、嘉年间(公元1054-1063年),两度出任泉州知府。初任知府时,他登上清源山,要瞻仰欧阳詹读书故址——龟岩,这座寺院的住持,就是后来在传说中以足代薪,帮助蔡襄建造洛阳桥的义波和尚。他在山上种茶制茗,以辅清休。义波见太守驾临,忙延接进寺,煎茶款待,对清源茶自我赞赏,蔡襄借唐代白居易《谢人寄新暑茶》“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的诗句,与义波第一次论茶。

之后,蔡襄在福州任福建运转使的时候,曾用武夷岩茶的“乌龙种”进贡皇帝,得到“最为精好”的评价。因此,蔡襄著作了《茶录》上下两册。此时就将此书赠与义波,义波非常高兴,即邀请蔡襄遍历清源山诸岩,视察僧俗所种茶丛,及茶寮的焙茗方法。这样一来,就围集了许多耕山茶农,要一瞻府老爷的风采。

义波向大家说:“各位问我:清源茶为什么没有武夷岩茶出名,这是因为没有渗和龙脑。番船运来刺桐港的香料很多,是不是可以调制,作为贡品,现在太守老爷在这里,就请教他吧!”众茶农原来围挤在茶寮外边窥探,听义波一说,不好意思,反而远远躲开。蔡襄见状,即步出茶寮,含笑向众人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以助其香。其实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清源山山虽不高,谷虽不深,但长年云蒸霞蔚,厥土滋润,故又称‘齐云山’,是种茶的佳壤。如能采分‘三前’,功在焙制,就可与武夷岩茶并驾齐驱,岂可因刺桐港得番商云集之利,而以香料入茶,乱真取味。”

众茶农闻言,顿觉失望,面面相觑。义波早知众人心意,希望清源茶能作为贡品,以提高其身价,于是代众人发言:“设使清源茶用‘社前’所采佳品,效仿武夷岩茶,微以龙脑和膏,以助其香,且赖太守之力,入贡御前,岂不幸哉!”

蔡襄微颌会意,不厌其烦地开导说:“茶之真香,在于本色纯正,方为大众所共赏。入贡之品,取媚巧以迎合,并非茶道之正宗。”他接着又说,“今本官来到泉郡,于清源茶之选载品种与采制之法,愿与本山僧众,共致力焉。务在行远则名扬,重在品高则誉起。否则,以入贡为佳,而生民不赏,亦何所取乎?”

众人欢呼雀跃,送走了太守,就推义波不时到泉州府衙的安静堂来向太守请教,两人遂成为知己。此后,清源茶在蔡襄的指点下,从茶丛品种的更新,到采摘、制造的技术,都有很大的改进。每年北风初起,由刺桐港出发的南海商船,载运外销的茶叶,已与瓷器数量齐观,素来以泉府绸、刺桐缎驰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为“茶瓷之路”了。这也为30年后的北宋元二年(公元1087年),设立泉州市舶司,创造了条件。

“茶寮”与“纪德碑”的由来

位于清源洞前的明代“种茶碑”——纪德碑,是清源山民种茶的史实见证,清源洞山后名叫“茶寮”的自然村,也是用茶作坊命名的。

茶寮在清源山有两个含义:一是采茶区搭盖的简易茅屋,也就是茶寮的本来含义,另外一个是山上一个小村落的村名。

村子就位于清源洞附近的后山,规模不大,住着数十户人家。至于村子名称的由来,村民可说不清楚,一直是这样叫下来的。

而在清源洞前的一块保存完好的明代《纪德碑》,正是万历年间史学家何乔远所写。石碑上书:“泉山之名,载于汉书,故以名州,清源是也。四方宾客、本周土庶,乐慕名胜,游览不绝。守僧支应不瞻,或逃或困。山户种茶,游人采……”这就记录了当时“山户种茶”的史实。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泉州市委会主委何融融经过多方面求证,认为纪德碑位于清源洞,茶寮也在清源洞附近,周围也有很多茶树,石碑上记载的“山户种茶”,刚好与“茶寮”相互印证。

清源茶曾与武夷茶齐名

何融融曾在清源农场工作20多年,是一位高级农艺师,他对清源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他告诉记者,历史上的清源茶不仅非常有名,到明代末年还与武夷岩茶相齐名,是本省可与全国名茶争衡角胜者之一。谢肇在《五杂俎》中说,“今茶品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龙井也、天池也,而吾闽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以角胜。”1597年,许次在《茶疏》中写道:“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倘以好手制之,亦武夷亚匹。”

明代,泉州各县都有产茶,在安溪铁观音成名之前,泉州茶最有名的还是清源茶,不过清源茶是以质取胜,并不是以量多而取胜。明万历陈懋仁的《泉南杂志》也载:“清源山茶、青翠芳馨,超轶天池之上。南安县英山茶,精者可亚虎邱,惜所产不若清源之多也。”

何融融说,那时,清源茶数量虽不多,但人们已经普遍认为制茶能手能对茶叶的品质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而不是数量的多少,强调“炒揉得法,人定胜天”。

变迁100多年的大起大落

山脚下寻访老茶工

9月24日,清晨5点多,天已经亮了,晨练的市民陆陆续续地上山了。

68岁的林天赐,坐在自家开的“清源山老君岩小卖部”前,摆上茶具开始新的一天。林的小店位于清源山山门附近,进出山门的人和车都要从这里经过。

一般来清源山的人都自己带水,所以来小店买饮料的人并不多。不过老林知道,只要小店一开,就有人找来泡茶聊天,有时到上午10点以后大家才散开。

找老林泡茶的人很多,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茶拿出来,让他点评点评,像一个个手持宝物的人,等待揭开“宝贝”身世,而老林就是那个鉴定专家。

老林也确实是专家,不过不是文物方面的,是乌龙茶方面的专家,几十年制作清源茶的经验,早已练就了只看一眼泡出的茶叶,就能辨认出是何品种的茶树。

老林就住在清源山,不过记者找到他可是费了好一番工夫。原来清源农场的职工现在大都自谋职业,很多人都联系不上。辗转三四天,才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综合科副科长高泽漳的帮助下,找到林天赐老人。老人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始终没离开清源茶。

说起清源茶的往事,老林和老伴黄德音打开话匣子,一时间陷入深深的回忆中。

最高峰曾年产8万斤

那是1957年,政府为安置部分归国华侨,在清源洞设立“华侨茶园”,这是清源农场的前身,当时茶叶年产量才11斤。1958年,就是老林到清源农场上班那年,“华侨茶园”又改为“茶果社”。

老林回忆说,清源山上还没有大片成规模的茶园,茶树是东一块、西一块地散落在清源洞和南台岩之间。“华侨茶园”成立后,才开始对清源洞附近的茶园复垦。

1959年“茶果社”与“共青团农庄”合并成立国营亚热带作物场;1960年更名为国营清源农场,直到现在。茶叶的产量也随着农场的发展逐渐增多。

“1980年前后,清源茶产量达到顶峰,年产量超过200担干茶,相当于8万多斤啊!”说起以前清源茶的辉煌,老林的话语里带着激动,他举起右手伸出4根手指,比划着说要4斤以上的茶青才能制成1斤的干茶。

和自己同岁的老伴黄德音也是在清源农场认识的,她采茶,自己制茶。在农场,不是农场的领导负责茶园的管理、茶叶的制作,而是由茶叶技术员担当着这些工作,一个人负责一片茶园的所有事务,包括茶叶种植、培育、制作等。

老林说,照顾茶树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稍有不经心,太阳一晒树就死了。可以说,茶园里每一棵茶树的生长情况他都了如指掌。采茶季节来临时,哪棵树叶子里的水分多、哪棵树叶子里的水分少,一眼看过去就知道。

“七泡有余香”之后的没落

清源茶是乌龙茶的一种,茶冲泡的味道也是同一类型。根据老林几十年的制茶经验和老伴的采茶经验,清源茶也算乌龙茶的上品。

老林从地下捡起一片树叶一边比划着,一边念出“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他告诉记者,清源茶制作地点就在清源洞下面。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尤其是烘焙这一道,人是不能睡觉的,茶叶内的水分是从茶树叶的叶脉散发出去。而制茶时要先动脑筋,考虑天气、湿度和叶子里的水分,有句俗语称“北风制好茶”。他又笑笑说,现在的茶已经不用这种工艺做了。

那个时候,喝到清源茶的人很多,但喝到好茶的人很少。老林说,20多年前,一些年龄大的人,专程从晋江洋埭等地来到清源茶茶坊喝茶。直到现在,曾喝过清源茶的人还对老林说,到现在再也没有喝过那么好的茶。

在1989年,晋江地区农场比赛时,清源茶获得全地区的“茗花茶第一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加上体制原因,全国各地的茶场日子都不好过。清源茶就是在这个阶段走向式微,甚至完全消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茶场工作人员纷纷自谋出路,山上的茶园也渐渐荒废了。

100多年前获国际金奖

说到“宋树”,老林告诉记者,那是茶树的一个品种,用茶籽培育出来的,但现在也不排除清源山上有宋代留下的茶树。那样的茶种长出来与原茶籽品质不一样,会在生长过程中起变化,对治疗糖尿病有一些作用,东南亚华侨都是点名要买这一种。

除此之外,清源山上的茶树还有大叶乌龙、铁观音、白毛猴、毛蟹、奇兰、水仙、本山、佛手等十几个品种。

在计划经济时期,华侨来买茶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找很多部门才能买到。上世纪90年代初,清源农场放弃生产清源茶后,还有很多华侨专程赶来买,但也只能失望而回。

其实,清源茶早在清朝末年就已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名了,东南亚华侨钟情“宋树”,一方面原因是它的“功效”,另一方面也与清光绪年间创办的“清源种茶公司”有关系。

清末进士黄抟扶是清源种茶公司的创始人,也创造了它的辉煌。黄退隐泉州后,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倡设清源种茶公司,在清源山清源洞附近开垦茶园。他又以乡绅身份,号召华侨黄奕住等人投资,委托蔡凤从建瓯引种水仙茶树,委托王淑景从安溪阳引进铁观音等良种,并聘请安溪茶师指导裁制,仿照安溪乌龙茶制法。

清源种茶公司在泉州城设有门市部,除销售清源茶外,还贩运武夷岩茶。它以“宋树”为名,精制高档样茶,选送美国人在菲律宾举办的“嘉年华会”(商品展销会),得到金质奖章。后来,用这作为商业广告,所以泉州清源茶在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名声响亮。

曾有土匪占据白龙潭

不过,清源茶的种植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17年前后遭到过破坏。“龙井”也是那之后重新挖掘的,而它的前身——白龙潭已经被掩埋了。

清源种茶公司虽说获得了金质奖章,可那时的年产量只有1000多斤的干茶。还没有更大地发展起来,就遇到了战争。1917年前后,泉州处在南北军阀混战时期,清源山成为争夺泉州城的制高点。后来又成为著名土匪高为国机器爪牙出没的地方。人民不得安居乐业。清源种茶公司被迫停产,茶园被破坏,一直延续到泉州解放。

白龙潭被填埋和上述战争有直接的关系,在现龙井更高一点的地方,原来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两条龙,上书“白龙潭”三字。军阀混战、土匪打仗,很多人就把尸体塞到白龙潭里。最后,人们把白龙潭用石板盖起来。

后来,人们在白龙潭附近重新挖一口井,取名为“龙井”。老林说,夏天雨水多的时候,原先白龙潭的位置还往外渗水,可见这里水源丰富。

重生老字号的新期待

昔日茶园已杂草丛生

9月24日,风有点大。才清晨7时许,秋天的阳光就已十分“热情”了。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宣教科副科长林智惠早早等在路旁,准备带记者一起上山,看看第一期将要开发的“宋树茶园”。

抵达天湖之后,开始下雨,大家仍旧继续向清源洞走去。走着走着,半山腰现出一栋闽南传统建筑红砖房,屋子前面还有200多平方米的空地。林副科长介绍说,这是以前清源农场用来制茶的作坊,前段时间刚刚把破损的房顶修好。

房后有一口井,名为“龙井”,走近一看:近一米宽的正方形井口,井里长满了青苔,雨点打在水面上,水质较为浑浊,看上去很久没有人使用过了。不过,据林天赐夫妇回忆,以前用龙井水的人很多,水也很清,现在只要稍加整理,井水还是可以变清澈的。老林也曾带龙井水和虎乳泉水到安溪泡茶,大家反映水质甘甜非常适合泡茶。

制茶作坊附近的茶园,已荒废十多年了。茶树大都被杂草及其他树木遮盖住了,还有些藤类植物缠在树身上,不仔细看很难分辨出。

正准备前往南台岩,风雨突然大了起来,大家快步走到南台岩,回头向制茶作坊望去,已是朦朦胧胧混沌一片了。

“宋树”将为清源山品牌

谈到茶园未来的规划,何融融说,清源茶种植最多的时候达到500亩,现在是没有必要恢复到那么多,清源茶不是求数量,而是它的品牌。

清源山管委会副主任卢永贤介绍,根据现在规划的茶园位置,一期工程使用清源农场旧制茶作坊现有建筑,将来的用途也是茶树观赏园、制茶工艺展示处,加上整理出周边山林的茶园面积,总占地约为20亩左右。

二期工程也会使用南台岩附近现有建筑,主要作为展示清源茶历史和品茗处。最后整个“宋树茶园”将形成“观赏园”、“茶艺园”、“茶文化展示园”、“品茗园”4个部分。

观赏园(访茶园)设在龙井,茶园面积约为15亩,将原有的优良品种移苗拼丘,分别采用石质或原木材料刻字介绍茶树品种。修建游步道,赏茶园以“宋树茶园”命名,树碑介绍清源山茶,提高清源山茶知名度。

利用龙井现有的建筑物改造为茶艺园和品茗园,设置小型茶叶炒制工具,现场炒制茶叶,宣传制茶的工艺流程。在采茶季节,游人也可自助采茶、自己制茶、自我品赏,开发旅游休闲活动项目。

在通往龙井的入口和清源洞油桐坪空旷地,分别修建一座富有茶文化内涵的牌坊,在各主题茶园分立园名石碑。

“宋树”品牌曾经辉煌过,今后它的前景老何也是非常看好,武夷山“御茶园”现在就很出名,清源茶“宋树”品牌也一定能叫响。清源茶占据也是乌龙茶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弘扬它也是我们的责任。

何融融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已有很多茶商闻风而来,对投资“宋树茶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休闲农业增加景区魅力

“到了采摘季节,游客自己到茶园采茶,再亲自试验一下制茶的辛苦,最后用虎乳泉水或是龙井冲泡自己的成果。”清源山管委会卢副主任向记者描述了未来茶园的情景,大概在明年春天,“宋树茶园”一期工程就可以使用了,清源茶的重生,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听到这个消息,老茶工林天赐表示,如果需要自己为茶园出力,他一定效劳。

何融融则认为,“茶园”的开发不仅使清源山多一处可以游玩的景点,进一步说是休闲农业的一部分。一般的景区,只是让大家看,不能真正让人置身其中,可“宋树茶园”不一样,除了可以让游人了解到清源茶的历史,还能让大家知道乌龙茶的制法。清源茶的制作工艺与安溪铁观音的类似,游人不用去安溪便能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不是一举多得嘛!

清源山管委会卢副主任也认同何融融的观点,现在景区里可以和游人互动的活动比较少,现在比较集中的是天湖附近几个泡茶地点。人们爬山过后,在天湖附近泡茶吃豆腐干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宋树茶园”开放之后,更多了一项可以和游人互动的好去处,游人在其间可以体验到山水文化的内涵,是一种“雅俗共赏”、共同参与的项目。

更重要的是,清源茶这一文化脉络,也将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茶叶单枞中国茶叶分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