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产区及历史

2020-11-08 10:58:50热度:457°C

2017易武古树茶价格表 白茶的产区及历史    白茶,目前产区主要在福建省(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建阳、福鼎、政和、松溪等县。

白茶的产区及历史

   境内丘陵起伏,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如以福鼎为例,年均气温在18.5℃,年降水量在1661毫米左右)。

   山地以红、黄壤为主,主要种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

   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

   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

   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

   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

   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

   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

   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

   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

   《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

   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

   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

   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

   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