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茶经》(10)
2020-12-27 11:11:57热度:140°C
2020-12-27 11:11:57热度:140°C
在此给大家分享几个古代茶事。这些茶事都集中在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茶文化萌芽的时期。虽然饮用药用茶的历史已经很长,但是真的把茶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上还是从陆羽开始的。
之前我说过,陆羽选择文献的标准都是为了载“道”,比如《晏子春秋》里面,它的记载很简单,就是晏婴给齐景公做丞相的时候,“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卯、茗菜而已”。就是说他当丞相的时候吃得非常简单、简朴,就吃一点粗米饭,随便烤几个禽类的蛋。然后他有一种说法是茗菜,有一种说法是茶,就是喝一点茶吃一点菜,当时齐景公去他们家,就说你怎么吃得这么少,这是我的过错。但是晏婴说不是,我已经够吃了、很好了。说明他茶人尚俭,茶人一定是俭德的。在茶事活动过程当中都是非常简朴的。
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这可能是有人假托司马相如之名写的书,未考证。司马相如是大学问家,美中不足是长得丑,说话结巴,但是娶了一个富二代的夫人——卓文君。不过话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很先进,像司马相如这样的大学问家都在给小朋友写启蒙读物——《凡将篇》就是给学龄前的小孩读的,学的是中药的名称。例如鸟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这里面有一个“荈诧”,“荈诧”就是茶,就是发了酵的茶。这是在中国汉代第一次把茶列在中药的名录里头。
古代学龄前的儿童要认中药,先背名字,然后依次去辨认它,“荈诧”是第一次写在关于药,而且是关于中药的启成都哪个茶叶好蒙读物的典籍里面,你看古代这么伟大的人在干这种事情,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教育真的是一声叹息。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以茶代酒”,这个典故是从什么时候来的吗?“以茶代酒”三国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就是《吴志.韦曜传》里面,孙皓是吴国的亡国之君,吴国只延续了三代皇帝,孙皓为什么亡国呢,我估计这个孙皓太喜欢喝酒了,所以说“酒固道广,茶亦德素”。在今天为什么喝酒的圈子就没有喝茶的圈子有钱?大家喝茶越喝越清醒,大家都在研究怎么干事业,而且是很理性的;喝酒越喝越糊涂,当时乱拍胸脯,第二天我答应过你吗,没有啊,不认账。
这个孙皓每次请客,就是“座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古代的一升是现代的250毫升,虽然说250毫升,七升也相当于现在三斤酒,虽然米酒度数不高,但是也很上头。“虽不尽入口”,就是要求这些人至少得七升。虽然我没有都喝在嘴里头,反正“浇灌取之”,你也咕咚咕咚的灌下去,哪怕灌在衣服上也算。但是韦曜是吴国特别著名的史学家,是个大学问家,孙皓对他是非常偏爱。韦曜酒量不好,他最多酒量就2升,每次喝酒的时候孙皓让下人“密赐茶荈以代酒”。为什么“密赐茶荈以代酒”?在古代这个茶荈可以摆在桌子上,几乎跟酒分不出来,茶荈是发酵的秋茶,发了酵的秋茶颜色大概偏黄褐色,古代的米酒经过了发酵有一点偏黄的颜色,基本上能够蒙混过关的。所以叫“皓初礼异”,就是孙皓对韦昭的爱是有差别的,对他是有偏爱的。让底下的人偷偷拿茶代酒,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晋中兴书》讲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谢安想拜访陆纳,卫将军谢安也是一个名流,陆纳的侄子陆俶看他的叔叔没有什么准备,也不敢问他,就偷偷准备了十个人的酒席。谢安拜访了之后,看到陆纳所设的唯有茶和果。古代的茶事活动除了茶之后还有茶点,但是只有茶果而已,结果他的侄子到吃饭的时间马上把美食端上来了。谢安离开之后,陆纳打了他的侄子四十大板,就说你既然不能给叔父增光,为什么要“秽吾素业”——玷污我一向清白的名声,我喝茶是很简朴的,你为什么玷污我俭朴的名声。陆羽描写这个史实是很有意思的,他笔下留情,写的是“及安去”,就说等到谢安离去才打他四十大板,没有当面发作。所以里面的这些故事,它载的这种道,因为“精行俭德”之人就是茶道四谛,一定提倡“俭”,就是茶和果,就是客至奉茶,客人离去的时候可以上一碗汤,一碗蔬菜汤或者一碗果羹,古代的时候就是这种“以茶待客”之道,不能太奢侈,叫“秽吾素业”。所以你研究他的每一个字,真的在载道。
《搜神记》中记载夏侯恺,这个人在正史当中没有记载,传说他是一个管部队的司马。他正值壮年就突然因病死了,其实他的阳寿还有9年,为什么呢?因为阎王想找一个人做秘书,找了十个人都不识字,本来这个夏侯恺还有9年的阳寿,没办法就把他弄去了,他就突然间病死了。但是他死了之后,他的家奴看到了他的鬼魂,——然后看见他收他的马,摸他妻子的头,看着他戴着平时做官的帽子,穿得很整齐,坐在活着的时候睡的西壁大床上向人要茶喝。就是说明这个人多么的爱茶,死了之后做鬼都还要回来喝茶。
上一篇 : 与一片叶子结缘,《松风煮茗:婺源茶事》写作缘起
下一篇 : 《普洱》杂志:熟茶热,价值回归&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