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之风略述

2020-12-27 11:10:59热度:195°C

  近来由于普洱茶的风行,煮茶之风油然而兴,经归纳得知,煮茶的动机约可归纳为二点 :

  其一是因远年普洱之外观看来陈旧而有不洁的感觉,因此,基于卫生的考量,故煮而饮之。

  其二则是由偶然的经验得知,普洱茶于烹煮后似乎更能表现口感、滋味与香气,故只要是普洱则一定采取《煮》的方式享用之。
茶叶种植问卷/>
  当然,也有很多茶友不以为然,因为茶不宜久泡已是爱茶人不变的铁律,(茶一泡久百恶俱出)更何况是高温烹煮 ?

  远年普洱是否卫生? 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中兴大学区教授的化验报告中己明确指出某些普洱茶的茶样中,生菌数明显偏高,但经由后续观察、对照这些茶样,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逻辑,那就是:

  一、凡存放不当,含水量超过标准含水量过多者,皆产生劣变现象,相对的生菌数含量亦高。

  二、凡经渥堆处理者,生菌数含量亦偏高。

  关于此点,2002年四月间云南省茶业访问团来访时,该团团长云南省茶界闻人苏芳华先生,他表示这种现象他们也有发现,经研判后证实,凡属正式厂商生产行销之产品,其实卫生要求严格,外销检查也很澈底,应该没有此种状况,但由于普洱茶有利可图,民间小作坊接受台、港甚至大陆商人订制的产品,则品类繁多、千奇百怪,其中不乏为了仿冒久远年份,在卫生条件不足的状况下,运用强力渥堆、甚至更快速陈化的方式来处理产品,因此含菌量过高的问题固然存在,其实令人担心的是,恐怕还有其它尚未察觉的隐忧,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

  三、青饼《包括青砖、沱、紧茶》在标准含水量状况下,存放于适当环境:不潮湿、无日照、温度稳定,就能缓慢陈化,也就没有劣变的问题,相对的,也就没有生菌寄生。因此,因卫生顾虑而把普洱茶煮饮,是合理的,但需要煮的只是来路不明的渥堆茶,存放不当的劣变茶,至于存放良好的青《生)茶,则并无卫生顾虑,也没有煮饮的必要。

  至于煮饮风味较佳的说法其实也是有学理可以支撑的,但并不泛指所有茶皆适于煮饮,经一群茶友反复实验的结果发现,茶只有在叶脉木化,冲泡时茶质释放缓慢被动时、才需要采取用煮的方式,其效果远较冲泡为佳。

  既然部份茶品须以煮饮为宜,则煮饮的器具选择,和正确的煮饮方法就不能不讲究了,笔者谨将研究心得归纳为以下简要原则供各方茶友参考指正:

  一、煮茶之茶壶

  煮茶壶的质地以陶制品为佳,因陶土之毛细作用有利于汤质的改善与表现,其中又以紫砂制品更佳,因其含铁量高,土质烧成后又呈磷片状结构,若能将壶的胎壁做得稍厚,窑烧温度稍低,使其毛细作用及蓄温能力更佳,则有可能制成最符合煮茶需要之煮茶壶。

  此外又因紫砂为裸泥烧成,有最多装饰可能及最内敛含蓄之原始风貌,无论功能及文化性格均难有出其右者,与茶十分亲近相融,茶友及茶艺器具开发者允宜慎重参考。

  煮茶壶不同于冲泡壶,切不可太小,否则在因卫生需要而煮茶时,有可能因水量不足而产生困扰。煮茶壶之设计应考虑提把或握把之隔热功能《类似煮水壶)以便持用。

  二、煮茶的方式

  基于卫生考量而煮茶时,因需高温久煮,故置茶量要少,并于每次投汤后立即加入热水续煮,以保持茶汤平均。

  因茶质释出被动而煮茶时,应以沸水为之,茶出味后应即离炉,投汤己尽,方可上炉加沸水再煮,如此反复为之,自能保持茶之美味。故壶离炉后应有隔热材质之壶垫可栖。最好备有匀杯以纳未能投尽之茶汤。

  三、煮茶时应注意事项

  煮茶时泰半均须以沸水为之,故应另备大容量之煮水壶、炉随时将沸水备便。

  煮茶时壶、炉均置于茶席上,有一定的高度,会造成某种程度的不方便及危险,主客双方茶友都要特别小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