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文化

2020-12-27 11:08:57热度:188°C

  一、台湾经济成长,茶文化的提升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也是文化的命脉,有好的经济得以让人民生活过得富裕安康安居乐业,台湾茶文化在经济成长的带动下形成另一股艺术风潮。公元一九七0年台湾经济正起飞时,刚好遇上石油危机,使得台湾经济受阻,茶叶外销也幸免于难,此时幸好农政单位、“农林厅”、茶业改良场等单位努力将茶业转型为内销,之后又公元一九七六年策划鹿谷冻顶比赛茶。比赛茶的产生除了造就茶农的生计之外,更加倍了茶行的生意,(台湾乌龙茶制茶技术已变的更精致成熟)在岛内喝茶人口遽增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泡茶的习惯,高级乌龙茶变的供不应求。比赛茶型式延伸至木栅铁观音、坪林包种茶、新竹东方美人茶、阿里山茶等,这些茶至今更是在大陆风靡。公元一九七0年至公元一九八0年初台湾茶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虽然当时政府对茶馆管制较为严苛,但在当时茶馆业的努力之下,让茶艺文化能顺利推展。在这同时茶行业者由香港引进大陆宜兴紫砂壶,使得收藏茗壶的爱好人士遽增,让茶艺文化添加了许多的色彩。

  公元一九八四年“陆羽茶艺中心”邀集了全省七十四家同业于四月份在陆羽茶馆召开会议,同年九月正式成立“中华茶艺事业联谊会”,也就是现今的“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中华”茶联让台湾茶馆业者南北串联,相互交流,泡茶型式更是多元化,如三才泡、潮洲泡、诏安泡、文人茶、富贵茶、禅茶甚至风靡全世界的泡沫红茶、珍珠奶茶等到今天的户外茶会如梅花茶会、孔庙子曰茶会、与音乐结合的巴洛克茶会’茶乐人生等,无不是茶联用心经营,用心创造所获得的成果。

  二、茶艺团体对茶文化的贡献

  茶艺团体在公元一九八0年相继成立,如“中华民国茶艺协会”、“中华茶艺事业联谊会”、天仁茶艺基金会、陆羽泡茶师联谊会、国际无我茶会及全省各地区茶艺协会等,这些年来茶艺团体对茶文化有着诸多的贡献,例如“中华茶联”创会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经历了十六届总会长,五个分会分别台北会、台中会、台南会、高雄会、台东会在每位总会长的任内皆承办过岛内大型茶艺活动、茶艺比赛,为当时茶艺界树立无数的典范,同时也培养了许多茶艺人才,而各分会长也都善尽职责推动各地区茶艺活动,聘请茶艺专家学者莅临演讲,扩展了茶文化视野,“中华茶联”对现代茶艺文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天仁文化基金会、陆羽泡茶师联会、国际无我茶会也培养许多茶艺人才,甚至与其他国家茶艺团体(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相互交流让台湾茶艺更提升不少。

  在台湾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默默耕耘的团体,那就是茶艺文化杂志,这茶艺杂志无形之中对台湾茶艺文化注入一股洪流让台湾茶艺文化得以快速发展真是功不可没,例如茶与艺术杂志、壶中天地杂志、茶道文摘、茶与壶杂志、天地方圆、普洱壶艺等,随着时光流逝经济不景气这些杂志都已成为历史的名词,而今只剩下普洱茶艺一家杂志在经营,我们期盼更多有心人对茶艺文化能多贡献一份心力。

  三、茶艺文化未来的走向

  茶艺文化不是单纯的口号,他要经过不断思维运行及经验的累积,漫长的岁月形成台湾茶艺文化的体系。日本茶道文化经过三、四百年的运作,至今日仍旧碰到诸多的瓶颈,这样的问题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面临到,高科技来临的今日茶艺文茶叶销售的市场分析化更不能忽略,时代越进步更须文化的支撑因为它是精神层面及内涵的升华,而在生活上茶更是不可或缺的饮料。

  未来茶艺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不仅让茶艺文化得延续且让它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么这些使命该由谁来延续呢?以下是个人见解:

  (一)茶业经营者对茶艺文化的再认识

  A、茶行经营型态及理念的改变
  以往茶叶经营者只专注对茶叶的经营与销售,单纯将茶叶介绍给消费者,却忽略了茶文化这方面的重要性,e世代来临的今天我们在各方面都必须有所提升,尤其美学知识更不可或缺,这是属于精神内涵,而茶行已不在是传统、简单陈设的茶行。而是更该有多元化空间美感的呈现,它必须植入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其中。

  B、茶农对制茶理念的提升及茶艺文化的再认识
  记得公元一九九八年到日本参观煎茶道,顺道至宇治茶区参观茶的制作,在其过程中无难发现每个制茶工厂,在自家环境中都摆设精致的茶席,询问之下才知道他们的产品都是靠茶艺文化的推动将产品推销出去,我们茶农应该要认清的是茶产品唯有过文化包装才得以将产品价值性提高。

  C、茶器具制造者对器物造型美学的认识及创新
  以往茶器具制造者大都是陶瓷制造业转型为茶器具制造业,基本上只针对功能性上做生产,在造型美学上就比较缺乏,在近十年来在茶器具制造上投入较多的美术人才,使得台湾茶器文化呈现多元的造型,(但有某些部分可能就比较欠缺,例如烧水器可运用不同材质来制造。茶器具的创新是茶器具制造者应加强的部分),美观、实用、具艺术性如能与茶相融合,无疑是对茶艺文化做出无形的贡献。

  (二)茶艺业者对茶馆未来经营的走向

  茶馆是茶艺文化的橱窗,是艺术的综合体,从传统的山水庭园、书画摆设、江南园林景象到现代立体线条,禅味表达型式应有尽有呈现多元化的立体空间,可是现代茶馆经营模式,在这些年来呈现极大的转折,许多茶馆渐被淘汰,原因是年轻人不再热衷茶艺,他们已转向西式咖啡,这是现代年轻人追求新潮洋化的现象,我们不能说他不对,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自由喜好的空间,重要是茶艺业者要如何找出现代人对茶的需求点及消费习惯,品茗空间固然是提供消费者一个舒适的地方,但吸引他们的不只这些,如茶点、餐点精致度、人员服务品质与态度,等都是让茶馆永续经营的要点,为何我要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台湾茶馆多寡,关系着喝茶人口的比例,相对地对茶文化的推动是有极大关系。

  (三)茶艺文化社团对茶艺文化的推动

  近年来台湾茶艺团体一直不断的增加,这表示台湾茶艺人口的提升,那是值可喜之事,而这些年来中华茶联一直秉持对茶文化推广的理念,每年都举办各种不同型式的活动,从最早期的茶艺表演比赛造就不少茶艺人才,到现阶段以茶会型式呈现,而茶会型式由室内走向户外茶会,从简单的桌面陈设到多样材空间之应用,更从单纯茶席走向集体创作理念,让五十人甚至百人同时可以喝到和茶席主人冲泡出来一样的茶汤,像公元二00二年南投茶艺博览会、中日韩茶道表演、孔庙子曰茶会、茶乐人生等就是运用这种方式,也赢得主办单位及民众的好评。

  而陆羽泡茶师联谊会、天仁茶艺基金会、国际无我茶会这些年来也对茶艺界做出极大的贡献。
  而茶联各分会每年所举办的活动,如台北会承办的杏花林茶会、巴洛克音乐茶会,台中会承办的梅花茶会、茶艺流派茶人会,台南会承办的毛风铃茶会、孔庙茶会,高雄会承办的港都杯茶艺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对茶艺文化的付出。

  (四)茶艺文化工作者对茶艺文化之推动

  茶艺工作者是推动茶艺文化的尖兵,我们不仅背负时代使命,更背负历史使命,那么茶艺工作者该具备什么特质及条件:
  1.对茶文化历史的了解
  2.茶的专业知识(茶的制造、烘焙、评鉴、冲泡方式)
  3.茶器具的基本认识(茶器的了解对茶艺相当的帮助,如材质、造型皆可影响茶汤及视觉美感)
  4.美学知识(艺术的了解。音乐、书画、插花等等)
  5.精神内涵(依个人修行、体会,可由茶艺入道)
  6.新的思维及创新的理念
  有了这些关观念茶艺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而以上条件非三、五年即可达成,需要经十、二十年的经验累积,这是身为一个茶人应有的认知。
  茶艺工作应对社会有所贡献,更重要的是教导下一代及对社会茶艺文化作正面的影响,茶艺工作者需要像传教士一样将茶艺文化理念传达出去,并推广至学校社团或社区。
  综观全世界所有的农产品唯独“茶”能提升为艺术品,而且深具文化性。无论从制造、烘焙、品茗整个环节都是艺术的表征,这点是无庸置疑的而茶艺又是多元艺术的表现,它综合了书法、花艺、音乐、陶艺等许多相关艺术呈现在一个茶会上。未来茶艺文化希望的工程除了落在茶艺团体及茶艺工作者身上,而茶农、茶具、茶行等业者也要相互勉励、期许,让台湾的茶业、茶艺能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 : 雨水茶用途多

下一篇 : 各类茶的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