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照片里的云茶往事(二)
2020-12-25 16:51:15热度:144°C
2020-12-25 16:51:15热度:144°C
他们有昆明考取的学生,中茶公司保送的,顺宁(今凤庆)考送,宜良考送,墨江考送,云县考送,澜沧考送,宁洱考送,缅宁(今临沧)考送,景谷考送,景东考送,澂江考生,还有林务处保送墨江茶叶宴籍自费生。
训练所的地址最初选在由中国最早出国学习茶叶的留学生朱文精和陈洪畴在昆明东郊大麻苴创立的省立第一茶叶试验场,教室征用大麻苴村小学的教室和茶场的办公室。
他们每周一至六,早6点出操,上午8点到11点50,下午1点到3点50上课,4点到5点课外实习。所学课程有:农业概论、农村合作、茶叶贸易、军事学、气象学、土壤学、制茶法、茶叶检验、滇茶概论、茶叶经济、茶叶史地、种茶法、簿记等;后期还加开机械常识、傣语(当时叫僰语)、数学等课程。
他们把课外实习直接安排在田间地头,内容相当充实和实用,比如分区测绘茶地,分丛测量茶芽,观察新叶展开之第几叶,中耕,施肥,搜集害虫,查对雨量、气温等对茶树、茶叶生长的影响等。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种课外实习,从不会迟到或者缺课。
3月中旬,他们一面讲述中国传统出口红茶制法与印度、锡兰红茶科学制法及区别,一面提前讲述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筛分等制茶方法,同时筹办布匹、竹筐、焙笼等工具。3月30日清明前7天,上山采摘鲜叶,半数日光萎凋,日光发酵,半数室内萎凋,室内发酵,同时,学生们分别担任揉捻、烘焙、分级、称重、温度湿度记录等工作,大家轮班休息,到31日,经近30小时工作,做出两组不同风格的红茶。经专家品评认为,条索、叶底优于祁门红茶。
随后,他们又实习了炒青绿茶制作。
由于省立第一茶场茶树较少,制茶只能是实验室性质。而这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改造旧有茶区,实地指导茶农,促进外销型茶叶生产。因此,他们必须找到更适应于云南茶区实际,更接近大规模生产的办学地点。4月16日,茶训所搬到符合这一条件,又离昆明较近的宜良县栗者村。而此时,云南中国茶叶公司也在这里建立了试验茶场进行小规模生产。
学生们住在简陋的大庙里,被分成四组,每天轮流三组上课,另一组实习。实习的任务是拟具收鲜广告,撰写粘贴改进采茶办法告茶农书,同时去各村宣传。实习的同学星期天补课。
当茶叶采收以后,学生们协助收鲜、分拣,边分拣,边实地训练分辨茶农掺杂老片、鱼叶、茶梗等不良习惯。随后,和江西、安徽茶工一起加工红茶,和杭州茶工一起加工绿茶,在加工的前一天,讲解该法制茶的优缺点,及出现缺陷时的补救方法等。
上课吃饭也作了适当调整,每天吃两顿饭,早9点上课,中午整理实习记录,下午下课后去茶场实习。周末不补课的学生组织调查团调查宜良茶叶历史,调查当地所产大叶种、小叶种、圆叶种等茶种资源,茶园培种状况,茶农采制及茶商购销等情形,编印出“宜(良)茶品种一览表”,测绘出团山等高线图,老洪山等高线图,并编写《宜良茶叶调查记录》一书。
经过这种艰苦的学习和大密度的实践,1940年12月,原定两年的茶训所第一阶段结业,随后将开始茶厂实习。这一天,所长张邦翰(前排左四)、实业合作银行总裁刘肖庭(前排左三)、教导主任陆溁、俄国专家、宜良县宋县长等来宾参加了毕业典礼,题图照片就是毕业典礼的合影。
随后,学员们按每个厂(场)13人,分配到佛海茶厂(其中3人后换为去思普企业局实习。1941年1月殷葆良报告成行学生为8人,一人腿伤未继续学业,另有1人未和大部队一起出发,单独去茶厂报道)、顺宁茶厂(病休一名)、宜良茶场(开除两名)实习,以完成当初制定的2年制的要求。
这一批学员是茶训所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学员,是在抗战大潮之中培养储备茶叶人才的有益实践。这些学员在抗战胜利后,内地技术人员和工人纷纷离开云南时,部分成长为茶叶公司和各茶厂的骨干,部分改行从事其他职业。必须承认,茶训所开办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它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上一篇 : 历史:老照片里的云茶往事(三)
下一篇 : 历史:凤庆风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