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历史(二)
2020-12-25 16:50:40热度:165°C
2020-12-25 16:50:40热度:165°C
明清至今,普洱茶脱胎换骨
明代是云南茶叶的大发展时期,当时流通全省,销量最大的当属普茶。据万历《云南通志》:“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普茶成为流通全省,销量最大的茶叶。发展至明朝末年,首次对普洱茶地域做了权威界定。凡是云南境内有乔木茶树的茶青制造的茶品,一律称为普洱茶。
清朝时期,普洱茶不仅受到海内外人们的喜爱,更成为宫廷喜爱的贡茶。普洱茶初制主要是由茶农完成,首先将春茶中最好的鲜叶加工成芽茶、蕊茶、宫廷团茶作贡后,才将其他相对粗老的鲜叶初加工为毛茶运出产区,至思茅、普洱等加工地(总茶店),再加茶叶制作过程的解说词工为成品后方进行集散贸易,而进贡的茶采制精细、包装完善,多为普洱生茶。
就普洱茶的文学论著来说,清代也最为丰富。王昶《滇行目录》、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吴大勋《滇南闻见录》等均有记载。这些古书中还提到普洱茶茶味特浓,助消化之功效最强,并有疗疾、保健的作用。
清朝前中期,普洱茶压制成团,有大中小三等,其中大者一团2.5千克,如人头,有“人头茶”之称。18世纪中叶有制成普洱茶膏,它是用粗茶熬膏成饼摹印而成,还有一种女儿茶膏贡品。清同治元年到光绪三年(1862--1877年),仅易武茶山年产茶即达325吨。云南当地几乎家家种茶,户户卖茶,马帮塞途,商旅拥挤。这些忙碌着的人中,除了朝廷的贡茶官宦之外,还有来自印度、缅甸、锡兰、暹罗、安南、柬埔寨和国内的商人。每年至少有五万匹驮马来往穿梭与六大茶山之间。
及至光绪末年,茶捐过重,茶家受损,茶商易无利可图,普洱茶的产量突然回转直下,由过去的八万担降到五万担,随后每年普洱茶的产量越来越少。
直到民国期间状况才有所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洱茶运销西藏、西川等边销市场和本省丽江、迪庆、怒江等地区。1973年,昆明茶厂试制大叶茶种普洱茶成功,并在全省各地扩大生产,逐渐打入了国际市场。
上一篇 : 普洱茶历史(一)
下一篇 : 历史·永昌祥其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