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班章】班章迁徙史
2020-12-25 16:50:12热度:178°C
2020-12-25 16:50:12热度:178°C
曾用名及别名:勐囡
名称来源:卫东寨以前,叫“勐囡”,“勐”是坝子,“囡”为小,“勐囡”即小坝子村。文化大革命爆发,这里的村民为了表达他们誓死效忠毛主席的决心,便改名为卫东村。
所属村委会:布朗山乡勐昂村委会
民族:哈尼族支系爱伲人
语言:通用哈尼语,老一辈人部分通傣语,现在年轻人大多习汉文。
文字:哈尼族历史上并没有本民族文字,1957年,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创立了一套哈尼族文字方案。
海拔:平均1204米
常住人口:79户,400人
古茶面积:乔木茶2000余亩,树龄多在五六十年左右。
民族:卫东寨是个哈尼族村寨,属于勐海县布朗山乡勐昂村委会,寨子里常住人口有79户400人,虽然卫东寨被官方定义为哈尼族村寨,但村民却更喜欢自称爱伲人。
班章迁徙史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随便一搜“布朗山乡卫东寨”的资料,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显示“布朗山卫东村大概是180多年前从老班章村迁出来的”,这个是不准确的——第一,在180多年前,老班章寨的爱伲人还没有完全定居下来;第二,卫东寨不全是从老班章分出来的,还有部分是从班章老寨迁徙过来。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考证一下班章的迁徙史。
2014年1月,班章村委会前的篮球场上立起了一块红褐色的大理石碑,上书《新班章村纪略》,交代了班章人的历史起源和迁徙史。“班章”系傣语地名,“班”即窝棚,“章”即桂花树,班章村,汉意即为“烟台哪里有收茶叶桂花树窝棚村”。石碑之上,专家将班章的建寨年份确定为1476年,言明这里最早的居民是布朗族,而今居住在班章的人则是爱伲人,布朗先民“古濮人”在这里种植茶树的历史已有千年。
爱伲人迁居班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2年,原先居住于格朗和帕沙以及南糯山的爱伲人祖先,为了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先后经历了“杻过铺存”、“麻丫铺存”、“阿议铺存”、“古祥铺存”等13次搬迁(铺存,在汉话里就是“老寨”的意思),最后爱伲人部分居住在“古祥铺存”(班章老寨)之后,还有部分人将落脚点选择在了“职年铺存”(现在的新班章)。
1943年,爱伲人开始了又一次的搬迁,部分人迁移到了“座班铺存”(现在的老班章),部分人搬迁至哈罗送让(“送让”就是寨子的意思)。到了1968年,爱伲人最后一次迁徙,“古祥铺存”的爱伲人也全部迁出,部分人到了新班章,少数去了老班章,由于老班章田产不够,此时正有许多村民在村寨周边开荒,最后的这一部分人一起加入了开荒的队伍,这些开荒的爱伲人组建了一个新的寨子——勐囡寨(后改名为“卫东寨”)。从历史的变迁来看,可以说老班章、新班章和卫东寨子三个寨子都是由“班章老寨”迁徙分出的,三个寨子的居民在这几十年间是经常流动的。卫东寨建寨较晚,常被误认为是从老班章分出的寨子。
班章老寨,即爱伲人搬迁过程中的“古祥铺存”,就是一座距离新班章不远的山头,这座茶山上还留有几处相对平整的土地,种着当地人都叫不出名的参天大树,其间密集分布着古濮人种下的数百上千年的古茶树,这几处平地就是当年迁徙的爱伲人居住过的宅基地。班章老寨的爱伲人居民,在1968年迁离这里,多数搬迁到了新班章,所以今天的班章老寨,大半是属于新班章的茶山。
由于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爱伲人迁徙到班章的历史仅靠世代口耳相传,就由这些个拗口的地名,简单勾勒出了班章人的百年历史。想来如果不是班章茶价的连年攀升,引来了世界各地专家的实地考证,当地人或许也不可能精确掌握到班章的历史吧。时至今日,不管是老班章、新班章还是卫东寨,连带上周边一些和他们自然环境相同、口感风格类似的产茶寨子,组成了一个勐海古茶山的普洱茶核心小产区——大班章茶区,对外他们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班章茶”。
上一篇 : 【普洱府图说】中的清代少数民族(三)
下一篇 : 【普洱府图说】中的清代少数民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