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考察论证 及其文物价值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节选)
2020-12-23 12:22:14热度:159°C
2020-12-23 12:22:14热度:159°C
时任思茅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的黄桂枢先生,全程参与了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几次专家集体考察与论证工作。黄桂枢先生对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价值有着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凝结在了这篇论文中,这也是中国首篇从文物价值和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来深入探讨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文章。对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论证工作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全文一万多字,收录在《首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由于版面有限,本刊在此仅刊登文章部分重要论点的节选内容,需深入了解,请阅读原文。
图|李晓文
澜沧邦崴古茶树的文物价值(节选)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就是澜沧古代先民对茶树进行驯化、栽培探索的“科学试验”的产物。况且,这种过渡型千年古茶树,到目前为止,全中国、全世界也只发现这一棵,它已具有文物含意中所规定的重要科学价值。它对研究茶树起源和进化、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生物学、茶树良种选育、农业遗产与农艺史、地方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科学价值,已被国内农业科学界茶叶专业的专家们所公认。
那么,邦崴古茶树是什么古代先民驯化培育的“科学试验”遗物呢?笔者认为是布朗族的先民濮人。邦崴一带是古代濮人生产生活的区域,而最先种茶树的就是布朗族先民濮人。曾是古代濮人生产生活过而留下新石器文化遗迹的邦崴一带,至今保留下作为“科学试验”的过渡型古茶树,自然只能是布朗族先民濮人试验驯化培育的茶树遗物了。
尽管历史的原因,以后民族迁徙,在佤族、布朗族先民之后来了拉祜族和近代汉族,邦崴古茶树的主人也由布朗族先民转向拉祜族,又由拉祜族转向汉族,但早期驯化培育这棵古茶树的真正历史主人则仍应是布朗族先民。邦崴古茶树是古代濮人“科学试验”的历史见证,是远古时代的民族文化缩影,是我国珍贵的古茶文化遗址实物,它的文化内涵已具有了文物所必须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图|李晓文
澜沧邦崴古茶树与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节选)
作为野生茶树来说,是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然植物。茶树要为人们所广泛使用,而在人工栽培之前,必然要经历一个野生采集阶段,人们通过对野生茶叶的利用之后,才能逐步发展到栽培野生茶树,再通过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和野生茶树的自然演变,而逐渐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品种。
这个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之间通过驯化演变形成的过渡型茶树才是人类真正进行“科学实验”的结晶,而这种具有代表性的最古老的过渡型千年古茶树,未在其他地方发现而至今只有在云南思茅地区澜沧邦崴发现,这就进一步说明了世界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说明了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人类早期茶文化的根在中国、在云南、在思普区澜沧江流域沿岸一带。
我国栽培植物遗传学家曾对云南大叶茶与茶的起源作过研究,认为“云南不论野生茶树和栽培茶树,据了解它们不仅具有较原始的解剖结构,而且具有较简单的新陈代谢产物,即茶树的化学组成,仍保持着在物种进化上较原始茶树的类型。”多数人认为茶产地在云南。
可以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有理由的。因为从云南向各个方面扩展,由于地理气候不同的影响和人工的选择的结果,形成了茶叶素质的差异。由西藏山系和云贵高原发源下来的诸河流沿岸山林中,蕴藏很多的野生茶树,各条江河中下游分别流入印度、缅甸、越南各个国家,这些国家的茶树是大叶种,它们和云南茶向西和向南发展是有历史渊源的。”不论是印度“阿萨姆茶种”,或其它栽培的茶树,“从整个地理与生态分布的倾向看,都有可能是云南茶树向南扩展的结果。”
上一篇 : 世界上第一棵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
下一篇 : 普洱茶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