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茶区之一 普洱市

2020-12-22 17:06:55热度:178°C

  从景谷县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远祖),到镇沅县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王,再到澜沧县邦葳的过渡型茶树王,还有树高最高(27米)的孟连县勐马镇腊福村的大黑山野生茶。

普洱市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别称思茅,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思茅区月光路。下辖一区九县。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

  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

  管辖思茅区、景东县(彝族)、镇沅县(彝族哈尼族拉祜族)、景谷县(傣族彝族)、墨江县(哈尼族)、宁洱县(哈尼族彝族)、澜沧县(拉祜族)、江城县(哈尼族彝族)、孟连县(傣族拉祜族佤族)、西盟县(佤族)。

  东临红河、玉溪,南接西双版纳,西北连临沧,北靠大理、楚雄。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约486公里(与缅甸接壤303公里,老挝116公里,越南67公里)。

  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说到“茶马古道”,就不能不说到普洱市,思茅就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出现于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始祖),还有拥有活标本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树王”和上千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1800多年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足以证明茶叶在普洱市历史上的重要性。

  普洱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

  普洱市史上有名的八大茶区,分布在普洱市的东、西、南、北四方即:营盘山(思茅区)、景迈山(澜沧县)、邦崴(澜沧县)、千家寨(镇沅县)、无量山(景东县)、板山(宁洱县)、佛殿山(西盟县)、牛洛河(江城县)。

  从行政区划来说主要茶产区有思茅区、景东县、景谷县、澜沧县、镇沅县、江城县等,还要提到目前逐步被发掘的宁洱县(困鹿山)。

  思茅区:营盘山

  营盘山思茅区城区东南郊十余公里,万亩有机茶园2.4万亩,被建设成为观光旅游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澜沧县:

  邦崴[富东乡](那东、小坝、南滇)、文东(小寨、帕赛[文东乡]、水塘、栘(木+衣)树)、那耐、景迈山[惠民乡](大平掌)(帮改、笼蚌、南座、糯干、勐本、芒埂、芒景、景迈、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东卡河[东朗乡]。

  景迈山古茶山(大平掌):(帮改、笼蚌、南座、糯干、勐本、芒埂、芒景、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

  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是现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海拔1100-1570,常年平均气温16.5-19℃。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是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茶树树龄跨度较大,100年到1000年以上都有,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石斛科植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景迈山古树茶树龄大,茶树未经人为矮化,并且多数是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香气独特而强烈,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景迈山的特点:景迈山属于乔木中小叶种,干茶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汤质饱满,杯底香俱佳,景迈茶涩感明显,苦涩明显,但不强。回甘来的快,并且持久。

  邦崴古茶山:(那东、小坝、南滇)。位于澜沧县富东乡,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

  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村里附近有数百亩老茶林,产量不大。著名的千年“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确定了中国云南普洱是世界茶叶起源地和发祥地的地位。

  那东一代拉祜族种茶有几百年历史,而邦崴古树的知名主要是因为邦崴村的过渡型茶树王的带动。1992年和1993年国内和国际两次研讨会确认了过渡型茶树王,成为中国是普洱茶源产地的直接证据。

  文东古茶山:(小寨、帕赛、水塘、栘(木+衣)树)。

  主要分布于澜沧县文东乡,海拔1740-1970米,常年平均气温14.5-16.0℃,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小寨佤族种茶历史超过五百年,帕赛汉族种茶也有近五百年历史。

  东卡河古茶山:

  位于澜沧县东朗乡大平掌村,距离县城21公里。海拔1550米。土壤为黄沙壤。

  茶树生长与村边山梁和山坡上,多数与林木共生,生态环境良好。古树大都自然生长,没有人为矮化。

  景东县:

  景东县:无量山、老仓福德、金鼎、漫湾、御笔

  景东县产茶历史悠久,属普洱茶老产区。景东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8.6万亩,其中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居群23.5万亩。无量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景东、南涧两县境内,地处无量山狭长山地的中上部。无量山两坡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气候垂直分布明显。

  老仓福德茶[安定乡、文龙乡]

  老仓福德古茶山:(迤仓、中仓、外仓、河底、民福(以上为安定乡),邦崴(备注:和澜沧的邦崴不是一地)、邦迈、义昌(以上为文龙乡))。

  老仓福德的古茶园、古茶树和茶马古道,证明景东是普洱茶古老产区。民国14年云南省省长唐继尧曾为“老仓茶”颁发优等奖。

  现有古茶山面积463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大多在村寨边。代表植株有文龙乡邦迈村的山茶,安定乡迤仓村的勐库茶。老仓福德茶区种植密度低,管理粗放,产量相对不高,但这反而使老仓福德茶保留了较高的品质。

  金鼎茶[林街乡、景福乡]

  金鼎古茶山:(岩头、龙洞、箐头、丁帕、清河(以上属林街乡)、金鸡林、公平、岔河、勐令(以上属景福乡))

  金鼎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位于无量山西坡景东县林街乡及景福乡,海拔18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0.6-14.6℃,降水量1292-1413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土壤沙性较重。

  漫湾茶[漫湾镇]

  漫湾古茶山:(漫湾、安召、温竹)

  漫湾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位于景东县漫湾镇,无量山西坡。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石砾。

  御笔茶[锦屏镇、文井镇]

  御笔古茶山:(山心、丙必(长地山)、清凉村(以上属文井镇)、山冲、黄草岭(以上属锦屏镇))

  无量山东坡的景东县文井镇和锦屏镇。海拔17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降水量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沙性较重。

  哀牢山西坡茶[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

  哀牢山西坡古茶山:(东山、和哨(以上属龙街乡),大街、气力、三营(以上属大街乡),文岗、营盘、撇罗、文岔、芦山(以上属花山乡))

  位于景东县龙街乡、大街乡、花山乡,哀牢山西坡中上部。海拔13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6-17.6℃,年降水量1180-132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黄棕壤。

  镇沅县:

  老海塘茶[田坝乡],茶山箐茶[田坝乡],千家寨[九甲乡],老乌山茶[按板镇],大麦地茶[者东乡]、马邓茶[者东乡]。

  千家寨[九甲乡]、振太、老乌山、田坝、勐大、者东(马邓[者东镇]、大麦地[者东镇])。

  位于滇西南哀牢、无量两山中段,境内群山并列,山区面积占97.7%,种茶历史悠久。

  千家寨茶山:位于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原始森林,属哀牢山系,野生茶树群落万余亩,集中连片的4200亩。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号古茶树,系目前发现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树。

  振太古茶山:(山街、抬头、界碑、兴隆、塘房、沙河、文怕、长安、小寨、黄梨)。

  位于镇沅县振太乡,无量山西坡,海拔1377-1857米,常年平均气温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

  老乌山古茶山:(文立、罗家、那布等)。

  位于镇沅县按板镇,海拔2057-22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1-15.2℃,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土壤为红壤、黄棕壤。

  田坝古茶山:(老海塘[田坝乡]、茶山箐[田坝勐海周余厚堂茶叶乡]、民强、瓦桥[田坝乡]、联盟[按板镇]

  位于镇沅县田坝乡和按板镇。海拔1770-1816米,常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勐大古茶山:(大井、文况(砍盆箐)、文蒙、文开、文卜)

  镇沅县勐大镇,海拔1428-1910米,常年平均气温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马邓古茶山:(麦地[者东乡]、马邓[者东乡])。

  位于镇沅县者东乡,海拔1760-1810米。常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马邓茶是镇沅传统名茶。

  景谷县:

  苦竹山[景谷乡],文山顶[景谷乡],黄草坝[正兴镇],秧塔大白茶[民乐乡]。

  秧谷大白茶[民乐乡](大村、白象、桃子、民乐),文山(文山顶[景谷乡]、大石寺,苦竹山[景谷乡]、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盘、文联山、文东)、苦竹山[景谷乡]、南板黄草坝(黄草坝(大尖山)、平田、顺南、南板)、联合龙塘(龙塘、联合)、团结。

  景谷县古称“勐卧”,意为“有盐井之地”,地处无量山脉西南侧。是唯一发现茶树起源始祖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至今约3540万年。普洱沱茶(团茶)。

  原创地。全县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万亩,野生茶群落面积6.2万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黄草坝、通达,益智乡曼竜、苏家山,凤山乡顺南光山,景谷乡文山、文东等地,其中又以景谷乡(小景谷)古茶园面积为最多,品质也列于前茅。小景谷各村基本都有古茶园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气最大的是苦竹山和文山顶两处古茶园片区。

  文山古茶山:(文山(文山顶、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盘、文联山、文东)。

  分布于景谷县景谷乡,海拔1610-2010米。常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小景谷种茶历史久远,最为人称道的是清末名人纪襄廷在景谷推广种茶,除了大面积种茶扶贫,他又在小景谷开办恒丰源茶庄,使小景谷渐成重要的普洱茶集散地。当年纪襄廷时代的茶树现在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品种优良,产茶品质出色。

  现有古茶山面积1112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文山村勐库茶和云盘村红橄榄茶。茶园管理中等,长势较强。小景谷茶区是资深普洱茶人比较关注的区域,古茶园分布广泛,茶树生长状态较好。在苦竹山、文山顶等地保存了一些树龄较高,品质较好的古树。

  秧塔古茶山:(大村、白象、桃子、民乐)。

  景谷县民乐镇,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秧塔白茶是少数有明确史籍记载的普洱贡茶之一,在清代名重当时,贡内廷者称白龙须。

  现有古茶山114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为大村秧塔大白茶,白象村大叶子茶。茶园管理中等。秧塔白茶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白茶树种尤为珍贵,茗寿堂所选用的是其中最古老的五百年以上古树,可称是母树级的茶品。其他两三百年的普洱茶树和一两百年的白茶分布也很广泛。

  南板黄草坝古茶山:(黄草坝(大尖山)、平田、顺南、南板)。

  景谷县东部凤山乡和正兴镇,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现有古茶山面积458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是平田村的细红茶。黄草坝茶山大小叶种共生,村寨边的大树茶和山坡上的野放茶都有,茶树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联合龙塘古茶山:(龙塘、联合)

  位于景谷县威远镇,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团结古茶山:

  位于景谷县永平镇团结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4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

  墨江县:

  墨江县:须立贡茶(菜园、班中、碧胜、勇溪)、龙坝(竜宾、勐里、大乜多、竜场、打洞、石头、曼婆)、通关(永平、新武、景坝、毕库)、坝溜(羊八寨、老朱寨、老彭、骂尼、大山梁子)、迷帝[新抚乡](界碑、新塘、班包、那宪)、景星[景星乡](新华、景星凤凰窝、正龙)。

  须立贡茶古茶山:(菜园、班中、碧胜、勇溪)

  位于墨江县联珠镇碧溪,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气温16.9-18℃。年降水量1323-1435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须立贡茶在清代为皇家贡茶,联珠镇是茶马古道上著名驿站。

  古茶山面积643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菜园村的大叶绿茶、碧胜村的须立贡茶等。相比较而言菜园村茶园的管理比须立贡茶所在的碧胜村要好一些,长势更强。碧胜村的须立贡茶园内保存了一定树龄比较老的古树,是清代贡茶的原产地。

  龙坝古茶山:(竜宾、勐里、大乜多、竜场、打洞、石头、曼婆)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通关龙坝乡,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0-17.9℃。年降水量1350mm。土壤为红壤和黄红壤。

  现有古茶山面积287公顷,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迷帝贡茶古茶山:[新抚乡](界碑、新塘、班包、那宪)

  主要分布在墨江县新抚乡。海拔1300-19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8.3℃,年降水量1293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明神宗时期已开始种茶,清代进一步发展,成为茶马古道驿站之一。原称米地茶,因为成为清代贡茶受皇帝喜爱,故称“迷帝”茶。界碑赵氏家族曾保留有皇家所赐“岁俸京师”牌匾,文革时遗失。

  古茶山面积195公顷,代表品种为界碑村迷帝贡茶,最大的老茶园有300多亩。

  通关古茶山:(永平、新武、景坝、毕库)

  位于墨江县永平镇,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气温14.9-16.8℃,年降水量1391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古茶山面积2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永平村大叶绿茶和新武村大叶绿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坝溜古茶山:(羊八寨、老朱寨、老彭、骂尼、大山梁子)

  主要分布在墨江县坝溜乡。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气温11.9-16.4℃,年降水量2197mm。土壤为红壤。

  历史上玛玉茶原产墨江县的坝溜乡。在过去坝溜的管辖面积非常大,绿春的骑马坝乡,墨江的那哈乡、泗南江乡过去都属于坝溜。四百多年前系用木甑蒸茶,竹筒筑装,用火烤干,也属竹筒茶之类。

  景星豪门古茶山:[景星乡](新华、景星凤凰窝、正龙)

  主要分布与墨江县西部景星乡,北回归线附近。海拔1530-199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6.9℃,年降水量1360mm。土壤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

  宁洱县:

  困鹿山[宁洱县](野生古茶),新寨[磨黑镇]。

  板山、困鹿山[宁洱县](宽宏、西萨、谦岗)、磨黑、凤阳、德安、黎明、勐先。

  宁洱县原为普洱县,2007年更名为宁洱县,困鹿山原作困卢山,是清代贡茶产地之一,宽宏村的哈尼人种茶历史超过400年,现森林覆盖率达46.65%,古茶树(园)面积五万多亩。随着茶叶种植逐年增加,预计十年后将成为普洱市产茶典范。

  困鹿山古茶山:(宽宏、西萨、谦岗)

  位于宁洱县宁洱镇凤阳乡,地处无量山系南段,海拔1090-1640米,常年平均气温16.5-19.0℃,年降水量1700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困鹿山原作困卢山,是清代贡茶产地之一,故又称“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1万亩,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是目前宁洱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著名影星张国立出资认养了三号古茶树。

  困鹿山的特点:条索好,显毫,一年的茶汤色黄绿,香不强但持久,有苍老强劲的感觉,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涩不强,能化生津,汤质饱满、甜滑,缺山野气韵。

  孟连县:

  腊福茶[勐马镇](腊福、腊福大黑山),芒中茶[娜允镇]

  腊福古茶山

  位于孟连县勐马镇腊福村,海拔1570米。离边境只有几公里路程。土壤为黄棕壤。

  芒中古茶山

  位于孟连县娜允镇景吭村,海拔1020米。娜允古镇是孟连宣抚司所在地,土司府至今保存完好。芒中的古茶园即是孟连傣族土司的御用茶园。

  江城县:

  田房茶[国庆乡],博别茶[国庆乡]

  江城县:牛洛河、国庆(络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别、和平)。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国境相连历史上,江城茶叶生产经过了一个萌芽、兴盛、衰落又到发展的过程。以牛洛河茶厂等为龙头。

  国庆古茶山:[国庆乡](络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别、和平)

  主要分布于江城县国庆乡,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2360mm。气候湿热多雨。土壤为赤红壤。

  江城历史上是易武茶北山的必经之路,受六大茶山贸易影响,江城很早开始种茶,在络捷、田房等地种茶历史都超过200年以上。络捷即是彝族语“茶叶”的意思。

  西盟县:

  佛殿山古茶山:位于西盟县西部,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近3000毫米。海拔1700-2200米。

  西盟佛殿山一代的野生古茶近年来引起关注,从初步考察来看,无论就面积还是树龄,都是屈指可数的。除了野生古树茶,佛殿山也发现了一些过渡型古茶树群落,这些茶树群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