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普洱茶膏的制作特点
2021-01-29 12:35:02热度:179°C
2021-01-29 12:35:02热度:179°C
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环节:
1.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
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2.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
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3.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份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4.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
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5.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清宫普洱茶膏的制作有着较大的特点:
1.制作工艺的严谨与考究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
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份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
2.超贵族身份
从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沿着
贡品的这条线一路走来。几乎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这就使它从一诞生到后来的发展,极少被世人所了解。一是由于其产量极少,一般百姓很难得到;二是强烈的皇权意识,皇室的御品是绝对不允许平民染指的,就连王公贵族也是得之不易。
3.差异化及多样性
很多人认为茶膏就是黑膏,其实不然。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洒第一,绿色者更佳”。可知,茶膏既有黑膏也有绿膏,其中黑膏又有几大品种,如蒙顿茶膏中的“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在清代,普洱茶膏有十几种,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上一篇 : 值得思考的普洱茶膏价值
下一篇 : 清宫时期普洱茶膏的主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