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简述

2021-01-28 09:45:23热度:158°C

  众所周知,武夷岩茶的主要功效有明目益思,轻身(减肥)耐老(延缓衰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利尿消毒,祛痰治喘,止渴解暑,抗辐射,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等等,那对于武夷岩茶的制作大家知道吗?相关的介绍如下!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

  1、青上(萎凋)

  让茶叶的苦水走失,达到突出香气、滋味的目的,通常人们把这个过程叫萎凋或者做青。做青过程中有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交替进行,多次繁复。

  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可以让水分走失更快。等青是让水分走失的过程中,在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下起发酵作用,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要根据茶青的转化因素来决定摇次数,摇速度,摇多久,等多久等等,还要根据天气、湿度原因决定怎么摇。做青好了以后,把茶叶堆放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进一步让茶叶的滋味醇和,这个时间比较短暂。

  2、烘干

  茶厂采用薪炭加温的办法,比采用的油燃和气燃方法多了一种烟香,发现,烟是香的。

  烘干技术看似简单,温度的控制是关键,其实用多少温度把茶叶焙到几成干燥需留意。乘热揉碾,看似做型,其实揉碾过程让剩余茶汁挤压出来,在茶叶表面形成“霜”,也是闻干茶香的主要味觉来源。

  3、焙火

  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还多了一道特殊的制作工艺——焙火。传统的岩茶火功高,焙好后立即饮的话,火气未除会有燥感,所以一般要存放一段时间后再饮,这样滋味会更醇和。而且经过焙火的茶叶不但可以稳定和提高茶叶的品质,还可以长时间的存放。

  武夷岩茶制作特征

  种类包含年夜红袍、肉桂、吕仙茶、洞宾茶、水仙、武夷奇种、白鸡重庆 茶叶鼎茶叶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外形或者色喷鼻味特点取名。此中以“年夜红袍”最为宝贵。年夜红袍是无性繁育,亲本的长处能遗传而稳定异。

  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特色甘、清、喷鼻,光彩绿褐鲜润,茶汤呈深橙黄色,茶性以及而没有寒,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最适合泡时间茶,18世纪传入欧洲后,曾经有“百病之药”的佳誉。传播每一当采茶之时,要焚喷鼻祭天,让山公穿上白色坎肩,爬峭壁采摘茶叶,广东话把这类猴采茶称为“马骝摵”。

  1、必需是传统工艺制造的茶

  即每道工序都必需严厉依照传统工序规范去做,出格是焙火要焙透焙足。由于颠末炖火(高温久烘)后,能起到进步喷鼻气,熟化喷鼻气并稳固茶叶质量的感化,如许的茶耐贮存不容易变味。而幽香型的武夷岩茶因为轻发酵轻焙火,固然喷鼻气很好,但寄存工夫久了会呈现“返青”的景象,原本的喷鼻气酿成青涩的陈味。因而没有适合久存,倡议昔时以内喝完较好。

  2、质量较好的茶才有寄存代价

  工夫没有是点金的手指,能够把恣意质量茶都酿成好茶。比方质量好的茶外延丰厚,口感厚重,颠末寄存会更醇以及、条理感强。而差的茶自身喷鼻气味道就淡漠,乃至粗杂,跟着工夫推移,大概跟本身比拟味道会变患上醇些,但其实不能完整改动它粗杂的实质,并且,味道会愈加的淡漠。以是,质量差的茶即便寄存年初再久也意思没有年夜。

  3、需求精确的贮存体式格局

  陈年武夷岩茶的存储体式格局相称考究,起首要遴选优良的精制茶密封贮藏。正在武夷山普通从第二年起,年年焙火后再密封贮存(也有依据差别状况两三年一复焙的),以去除了其水分及外表的杂味,五年后则隔年焙火,二十年后没有复焙火,正在阴凉透风,枯燥无异味的情况下密封保管便可。若有前提,每一次焙火后最佳用内膜两层的木箱装箱以蜡封口,再放入米仓内贮存。而假如是正在南方较枯燥之处寄存,则完整能够没有复焙(密封妥当的状况下),如许寄存的陈年岩茶会更具风度!

  武夷岩茶的产地环境

  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2,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武夷岩茶丹岩产区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内除名岩产区的其他地区。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地质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根据生长条件不同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分

  武夷山的中心地带,盘卧着一条高低起伏的深长峡谷,谷底两侧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谷中松柏成林,竹海连绵,谷底成行成列的茶树娇翠欲滴。茶树倚山岩而植,是为岩茶。武夷岩茶的茶园几乎都在“九龙窠”的岩壑幽涧之中,借谷底冬暖夏凉,雨量充沛的条件,特别是这里的土壤属于酸性岩石风化后形成孕育出岩茶独特韵味。

  武夷岩茶茶艺的程序有二十七道

  1、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2、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3、丝竹和鸣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5、活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6、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7、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8、悬壶高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9、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10、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11、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2、玉液回壶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13、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16、鉴赏三色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18、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9、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20、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21、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22、领略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23、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24、自斟漫饮即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25、欣赏歌舞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26、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27、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岩茶采制工艺最为复杂的独特的要算乌龙茶。茶农说:“制好乌龙茶,要靠天、地、人”。这是乌龙茶采制的三要素,也是流传在乌龙茶区的一句茶谚。它高度概括了千百年来茶叶生产中的一条实践经验,也就是说,要使乌龙茶的形、色、味达到最佳境界,没有天时、地利和人为因素的完善配合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