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茶丨安溪铁观音(一)历史起源
2022-05-07 10:32:24热度:309°C
2022-05-07 10:32:24热度:309°C
安溪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类的代表。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安溪铁观音的起源故事和历史发展吧。
一、历史发展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最早始于唐末。
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庙、道观或农家均已产茶。
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
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
清代名僧释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后焙不争差”的诗句,这说明清代时已有溪茶生产,后来由安溪茶农创制了铁观音。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是中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
铁观音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又一重大革新。
光绪年间,安溪铁观音就已传播至邻近的永春、南安、长泰、漳平、华安等地和闽北建瓯、武夷山等茶区。
到了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两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
据记载,民国九年至三十六年(1920-1947),安溪人开设在东南亚地区的茶号有一百多家,这就是安溪铁观音的首次全球化。
解放后,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亦陆续引种。
2000年以后,安溪铁观音发展迅速,高端安溪铁观音重金难求。
到了现代,安溪铁观音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的声誉也因此传遍全球各地。
二、故事传说
1、观音托梦
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安溪崇信里南岩村邻村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有位制茶师傅,姓魏名荫,一生勤于种茶。
他信奉观音,每日晨昏都要在观音佛座前点三炷香,敬奉三杯清茶,十分虔诚。
一天夜里,魏荫做了个梦:自己荷锄出门,沿着林间小径来到一道山涧旁,周围古松耸立,水雾缭绕,一片迷蒙。
恍惚间,他隐约看见水潭边石缝中长有一株茶树。
正当他准备上前细看时,有个声音从上空飘来:
“这是一棵茶树,念你虔诚,特赐予你。望你悉心培育,广为传播,造福人间。”
魏荫好生奇怪,正欲探身采摘,忽传来一阵犬吠,把好梦扰醒。
次日清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打石坑”小溪边的石隙间发现一株与众不同的茶树。
只见其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枝繁叶茂。
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
后来,魏荫将茶树压条繁殖,种在自家的茶田里,每日细心栽培,依照苏龙制茶技艺采制成茶。
凡饮过此茶者,均赞不绝口。
由于该茶苗是魏荫发现栽培的,人们都称之为“魏荫种”。
此后,魏荫繁殖出一批批茶苗即铁观音茶苗,送给茶农们栽种。
不久,“魏荫种”便在安溪各地安家落户,并世代相传,香飘四海。
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便被取名“铁观音”。
2、乾隆赐名
“铁观音”的得名与清代桐城派创始人方苞颇有渊源。
方苞初入国子监游学京城时,安溪名儒李光地已是朝中内阁大学士。
看到方苞文章后,李光地惊叹方苞是“韩(愈)欧(阳修)复出,北宋后未有”之才。
受茶乡影响,李光地颇喜欢饮茶,时常邀约方苞等人至府邸品赏家乡安溪乌龙茶。
茶水泡开,常有一股兰花香弥漫室内,幽静绵长,韵味无限,丝丝缕缕刻在方苞的记忆深处。
乾隆六年(1741年)秋天的一个午后,方苞正伏案捧读《皇清文颖》,侍从呈报门外有位儒生求见,进来的便是李光地的同乡邑人王士让。
王士让,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于安溪崇信里尧阳乡(今西坪镇南岩村),自幼苦读经书,却屡试不第。
直到乾隆二年,已届四十五岁的王士让才考中进士。
此次依例奉召进京,王士让前来拜谒方苞,并将随身携带的家乡茶叶赠送方苞。
方苞一见王士让拿出的茶叶便觉眼熟,知是昔日李光地府邸品赏过的安溪茶,但又与昔时所饮之茶略有不同。
面前的茶叶更沉甸厚实,投入杯盏铿锵有声,尚未注水,已有轻微的香气溢于杯外。
次日,方苞入朝觐见乾隆皇帝,举荐王士让,并把此茶献给皇帝。
乾隆发现此茶绿叶赤边、条索密实,命人注水,一启杯盖,芳香扑鼻而来;轻饮一口,则齿颊留香,心醉神怡。
心下大异,便传来王士让详询此茶来历。王士让面圣后,细细讲述了安溪茶繁育传播的故事。
王士让一番奏禀,让乾隆也暗暗称奇,细细观察掂量,感觉此茶乌润茁实,粒沉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
又因为这种茶栽植于西坪南山观音岩下,于是乾隆给这种茶赐名“铁观音”,并且御封铁观音为皇家贡茶。
王士让一听,赶紧跪谢,自此,铁观音被传遍天下。
后来王仕让便令后代种植铁观音,研发铁观音的制作技术,这才使铁观音得以出世,传承至今。
安溪铁观音因“观音托梦”、“皇帝赐名”而名扬天下,更因其具有独特“观音韵”和“兰茶香”等优异品质而传承数百年,至今仍然为世人所喜爱。
茶友们还不赶快泡一杯铁观音,让自己疲惫的心在这份美好的古典意蕴中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