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书香爱茶人必读的茶学经典
2022-05-05 23:50:01热度:131°C
2022-05-05 23:50:01热度:131°C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关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神农。关于茶的书自古而今浩如烟海,今天为各位茶友重点推荐这两本爱茶人必读的茶书,希望通过书香将茶文化宣传给更多人。
《陆羽茶经》
陆羽所著《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艺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茶经》将普通茶事升化为一种文化,赋予“茶”独特的审美内涵。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陆羽二十一岁时决心写《茶经》,为此开始了对茶的游历考察,他一路风尘,饥食干粮,渴饮茶水,每到一处,即与当地村老讨论茶事,将各种茶叶制成各种标本,将途中所了解的茶的见闻轶事记下,做了大量的“茶记”。经过十余年,实地考察三十二个州,陆羽最后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开始对茶的研究著述,历时五年写成《茶经》初稿。以后五年又增补修订,这才正式定稿,前后总共历时二十六年,才最终完成这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的巨作《茶经》。《茶经》作为事茶人绕不开的经典,自它一问世,就被竞相传抄。千年来,有关它的点校、注译和解读,甚至是译本层出不穷,更不用说有关它的研究文献了,但至今仍有不少存疑。王建荣老师选择南宋咸淳九年刊百川学海本为《茶经》底本,同时参校其他的版本,对其缺字、误字、前后说法相斥等进行校改。王建荣老师对于《茶经》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解读,在浩如烟海的《茶经》研究文本中,独树一帜。比如茶树的生长环境“阳崖阴林”就包含四层含义:阳,向阳;崖,指的是山坡同时也说明了茶的适宜土壤为烂石;阴林,说的是要有大树遮荫。考虑到不同于古时的阅读习惯,也为了方便阅读,在原文点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句读,你看到的不再是成篇的文言文、一堆不认识的字,而是一句一句的解读,每个生僻字的注音,让你不知不觉读完一本《茶经》。
此外,本书的每一篇章前都附有古文的复原,并穿插历代文人的茶画和茶具图。历代茶画如《品茶图》《斗茶图》《陆羽烹茶图》……传世茶具如春秋原始瓷弦纹碗、汉代青铜兽耳釜、南朝点彩青瓷碗……透过这些经典,慢慢品,细细感受,你能隐隐闻到有茶香溢出。
▲更有配套茶书上提到的茶,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陆羽茶经》签名版+茶叶组合:茶者 上者生烂石
售价:288元 读书日特别定制:258元/套
《大观茶论》
中国历史上,茶学专著层出不穷,但有一本非常特殊,那就是《大观茶论》,因为它是一本由皇帝御笔亲撰的茶书。
宋徽宗赵佶不太会当皇帝,但在艺术方面极富造诣,将宋代茶文化推崇至鼎盛。他不仅精于茶事,还擅长茶艺,更有趣的是,他竟放下皇帝之尊,亲自为臣下烹茗调茶。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继《陆羽茶经:经典本》之后,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再献力作,倾情解读宋代著名茶学专著——《大观茶论》,让爱茶之人更懂中国茶的精髓。
全文经典释义,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不再是研习茶书的拦路虎。生僻字的注音,词语短句的注释,简洁易懂的译文,让读者看得透彻、学得明白。历代茶书大观,明晰茶道的演进历程。
对应北宋时期的茶树种植、茶叶制作、茶品鉴别,展现不同时期茶道的技艺流变。现代解读,体会当今茶人的传承与发扬,现代科技手段下的制茶、煮水、藏焙等方式和以往都大不一样,但仍然留住了茶之真色、真香、真滋味。
本书文字扎实详尽,图片也精准还原历史细节。宋代制茶与点茶的手法、备茶的茶器、复原茶百戏、古代传世茶画……都能近乎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王建荣老师手边的参考书总是堆积如山,有专门校证的,有展现传世茶画的,也有讲历代茶道的……他反复修改原文释义十多次,还把宋徽宗首创的词语标记出来,除了想给读者详尽靠谱的译文,还希望能让大家领略宋徽宗语言的细腻讲究和对茶的深情挚爱。
当将书中的精彩内容以手绘插画呈现时,王建荣老师也费了很多功夫。他收集了大量参考图,一点点截图分析,从器具用法到人物服饰、动作,匠人专注、坚持的精神流露得淋漓尽致。
学茶三十余载的心得,来之不易。作者编写的一字一句也承载着中国茶文化,以书香之味传递给更多爱茶懂茶的人。
▲更有配套茶书上提到的茶,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大观茶论》签名版+茶叶组合:茶的品格
售价:238元 读书日特别定制:208元/套
茶,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延承,茶文化,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问山希望可以带领更多的人喜欢茶,通过茶获得自在和宁静,通过茶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THE END--
往期精选
问山严选|安徽自古出名茶,想尝一口最正味的徽茶三剑客吗
问山活动|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你准备了茶香书香
春日大赏|我们把今年的名优绿茶摆了个龙门阵,总有一款对味你
上一篇 : 世界读书日10本茶书,教你成为半个懂茶人
下一篇 : 绿茶喝“鲜”,与其纠结保质期,不如学会这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