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头采蒙顶甘露,万茶之母,甜如甘露,舌尖上的一口鲜!
2022-05-04 11:02:49热度:156°C
2022-05-04 11:02:49热度:156°C
经历了整个寒冬的蛰伏,万物复苏,春天的绿茶们已经蓄势待发,“春茶季”悄悄拉开帷幕。
此时,爱茶之人必定是迫不及待要抢到初春的第一杯好茶。
说道初春的好茶,那就不得不提有“万茶之母”之称的蒙顶甘露。
早春二月,四川雅安市蒙顶山的茶农们过完春节,就开始采摘这细嫩如丝的“初芽”。这里出产的蒙顶甘露,是比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还早的头春茶。气候温润、优渥的生态环境,使得茶树早早发芽,吐出一年中的嫩梢。之所以被誉为“万茶之母”,除了每年的采摘时间早,蒙山茶在历史上出现得更早。它是中国古老的名茶之一,被白居易尊为茶中故旧。它特别的滋味,自古便吸引了无数大家,不远千里来到此地,只为品上一口。蒙顶山入口处 图片来自网络蒙顶山茶因产于蒙顶山而得名,起源于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早期有人工种植茶叶的地方。蒙顶甘露是颇具代表的一款历史文化名茶,具有“形美、香高、味爽”的品质特点,还是中国十大名茶,被誉为“人间甘露”。注: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清代光绪《名山县志》
是“名茶”更是“贡茶”。从唐朝开始就迎来它的高光时刻,蒙山茶就被作为贡茶,此后的近千年间,如此受待见的茶在中国茶史上实属罕见。
历代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不少赞颂蒙顶茶的诗词歌赋。
唐代白居易在《琴茶》一诗中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宋代文人《谢人寄蒙顶新茶诗》:“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明代陈绛《辨物小志》中,一句“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让蒙顶甘露在当时更是掀起了一阵“茶界热潮”。且不论它的辉煌历史,到了现代也一直实力稳健。2001年,蒙顶甘露被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列入十大名茶,且多次被选为定制茶赠予国际友人。相比江浙地区的龙井、碧螺春等茶届大佬,地处交通、信息欠发达地区的蒙顶甘露,虽历史悠久,底子厚实,却显得小众低调许多。小众茶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相对较为薄弱,要找到一款传统的、能代表蒙顶甘露品质的产品就更为不易了。2022年早春头采蒙顶甘露▼现在,“淘茶集”团队有幸邀请到蒙山茶非遗传承人张跃华老师,一同为大家带来今年的“第一口鲜”——早春蒙山茶系列。不仅有“万茶之母”蒙顶甘露,更有同产自蒙顶山的“黄茶代表”蒙顶黄芽。
蒙山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张跃华
张跃华,蒙山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为“中国制茶大师”称号,是蒙山茶颇具影响力的匠人之一。张家老宅他出身于蒙顶山南麓的百年制茶世家,至今已传承七代人。作为土生土长的蒙顶山人,种茶、采茶、制茶是张氏家族不变的传承。
12岁起张跃华便跟随父亲学习传统制茶手艺,如今已有40余载。“万事诚为本,手艺莫欺心”的祖训,是张跃华制茶的初心。
张跃华部分获奖证书如今,张跃华已是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他于1994年创建了“跃华茶厂”,由他制作的茶品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并连续5年作为四川省接待贵宾的专用茶。张跃华亲制早春蒙顶甘露 成交价RMB25300元
2014年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上,张跃华老师制作的早春蒙顶甘露,以25300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当年拍卖市场上,绿茶的高纪录保持者。
此次的蒙顶甘露、蒙顶黄芽正是出自张跃华老师之手,优秀的制茶工艺代表着高品质的蒙山茶滋味,让你一口品到早春的味道。
蒙顶甘露,早春的一口鲜甜 这款鲜醇甘爽、甜到心尖的蒙顶甘露,原料均选自蒙山海拔约1000米的核心产区,严格按照单芽或一芽一叶的标准。干茶微微卷曲,紧实多银毫,色泽翠绿,茶香馥郁,令人心旷神怡。
冲泡时茶叶在水中渐渐舒展开,如早春萌发,豆香、板栗香、嫩香、花香,阵阵散发,富有层次感。
茶汤色浅清澈明亮,很是养眼,内质香高而爽。茶汤入口,滋味鲜嫩甘甜,甜中带鲜,味醇甘鲜,兰花香馥郁,一口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春意,恰似“人间甘露”。汤中可见丰富白毫,满满的茶氨酸,它是“甜如甘露”的主要物质基础。
叶底匀整,叶嫩芽壮,可见其采摘标准之高,品质上乘。2022年早春头采蒙顶甘露▼ 蒙顶黄芽,黄茶中的珍品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的小众品,属于微发酵茶,听过的人多,喝过的人少。
蒙顶黄芽是黄茶中的珍品,工艺与绿茶十分接近,但多了一道关键工序“闷黄”,酿造出黄叶黄汤的特性,带有“玉米香”、“竹叶香”,而特立独行于茶界。
闷黄工艺较难掌握,比较依赖于经验积累,有些在售的黄茶以隔年绿茶顶替,因此这也是黄茶日渐小众的原因之一。
高品质的蒙顶黄芽有着“甜醇”的口感,既有绿茶的“鲜甜”,又有红茶的“醇厚”。因此能品尝到纯正滋味的蒙顶黄芽,实属不易。这是因为在制作蒙顶黄芽时,杀完青后,用竹草纸包成小包,进行长达24小时的堆放闷黄,期间需不断地翻茶观察发酵程度,方才酝酿出蒙顶黄茶专属的甜醇滋味。蒙顶黄芽的干茶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毕露。
叶底全芽,嫩黄匀齐。冲泡后,汤色黄亮,玉米一般的甜香渐露,带有竹叶的清香、豆香,韵味悠长。
茶汤入口,鲜醇滋味从舌尖传来,汤感柔滑如丝,绿茶的刺激性已渐褪去,甜香浓郁。两款茶品,一黄一绿,均是蒙山茶的代表,建议同时入手,品味不同的滋味。
“头采”款包装,则选用了景德镇冰裂釉瓷罐,搭配天然竹盒,以此营造了一个适宜的存茶环境,密封又恒温。景德镇冰裂釉瓷罐,开片清晰,瑰丽古朴,盎然春意从心底油然而生,用它来装头采的茶再合适不过。外部竹盒的顶盖有磁吸设计,拿取方便,盒上绘有鎏金花团图案,古色古香。
“头采”款,内附有相应的珍藏证书,包含了茶品信息、采摘量、匠人介绍等。一证一码,既可溯源又能确保正品,货真价实,不管自饮、赠礼都十分合适!2022年早春头采蒙顶甘露、▼ 蒙顶山核心产区,造品质好茶 张跃华生态茶园所在地张跃华的茶园坐落于蒙山核心产区。蒙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邛崃山脉之中,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山顶有五峰,状如莲花,清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
俯瞰蒙顶山下青衣江
这里全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恰好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长年烟雨蒙蒙,减弱了太阳光的直射,形成散射光,有利于茶叶中的芳香物质的形成、积累。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又经过整个冬天的休养,使得其内质极为丰富。蒙顶山生态环境地处非工业地区的蒙顶山,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宝地。放眼望去,茶树根系深栽,与花草植被共生,郁郁葱葱。
待到早春二月,蒙顶山气温早已回暖,雨水十分充沛,此时蒙顶茶就可以采摘了。采摘的芽头制成的蒙顶甘露,便是开园头采的明前春茶。
“轻轻一提”是蒙顶甘露的正确采摘方式,嫩芽不用尖利的指甲将其掐断,而是要用指腹摘离树枝。若是想蒙混过关,指甲掐下来的嫩芽,炒制出来颜色便会呈黑色。
如此苛刻的要求,加上蒙顶甘露的品种为川茶中小叶群体种,芽叶细小的特点,制作1斤上好头采甘露,大约要经过9万次采摘,其品质可想而知。张跃华在制茶蒙顶甘露的制作,张跃华沿用了明代的传统工艺,简称为“三炒三揉”。手工揉制是这道工序的关键,张氏炒制茶叶也主要以手工炒制为主。
鲜叶摊放采摘细嫩,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
杀青是把经过萎凋的鲜叶放在铁锅里翻炒,温度需控制在140℃~160℃度之间。适当的闷茶提高它的温度,同时不断用手抖茶,蒸发水分,使其散发青草味。
杀青的关键是要控制温度,抖、闷手法的结合,手工小份量茶青,让茶青受热均匀。
手工炒制
手工炒制时,经验丰富的师傅通过感受茶叶状态,及时调整炒制时间,控制茶叶的品质。
手工茶虽费时又费力,但依然不能被机器取代,实在是因为蒙顶甘露灵魂深处的滋味,只有靠手艺精湛的师傅深深体会,慢慢炒出。揉捻
揉捻,是蒙顶甘露特色的制作工艺之一。
揉捻的目的,为了使叶片组织细胞挤压破裂,富含营养的细胞液渗透到叶片纤维当中,使茶叶的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物更容易溶解到水中,喝起来茶的滋味也更饱满。
经“三炒三揉”,茶叶从最初的扁直舒展变成紧密弯曲的螺旋形。
干燥干燥,是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
出锅的新茶平摊在竹制的烘笼里,用没有烟的炭火烘焙。茶叶在烘焙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产生着复杂的变化,甘露茶的豆香、板栗香被充分激发出来。最后再经整形提毫、烘焙、复火包装。
2022年早春头采蒙顶甘露▼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的冲泡方法
蒙顶甘露冲泡方法:作为绿茶,非常娇嫩,泡法多有讲究,水质以矿泉水为上。杯泡:水温90℃,采用先冲汤后投茶的上投泡法,茶水比例1:50。
壶/盖碗泡:水温85℃,采用先投茶后注汤的下投法,茶水比例1:30。冲泡第一道后,99%的茶叶沉入杯底,冲泡后的蒙顶甘露汤色杏绿鲜亮,清澈明亮;香馨高爽,香气嫩香馥郁,水中无杂质,银毫在水中若隐若现。蒙顶黄芽的冲泡方法:
黄芽的冲泡方法有2种,不仅可以用热水冲泡,还可以用放凉的水来冲泡。
热泡:先将少量的沸水冷却至90℃,根据个人口味放入适量茶叶,泡30秒至1分钟,用壶冲水至八分满,静待2至3分钟即可饮用,饮用后留1/3水量以便第2泡。
冷泡:用水壶将70℃左右的开水,先快后慢冲入盛茶的杯子,至1/2处,使茶芽湿透。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满为止。约5分钟后,即可品饮。
注:本文内容及部分图片由商家提供
2022年早春头采蒙顶甘露▼注:本文文案由品牌方提供,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