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丰民富,品茶论道宋朝小商人谈茶叶生意!
2022-05-01 09:24:58热度:93°C
2022-05-01 09:24:58热度:93°C
大家好,我是东京汴梁人,家里世代经商,各种生意都做过,啥赚钱就倒腾啥,各位不要取笑我,商人都是逐利的,老话说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现如今,契丹占了北边燕云十六州,大宋朝和契丹既战争又和平通商,你猜契丹人最稀罕咱大宋朝什么物品呐,什么东西最好卖?是茶叶!且听我慢慢道来。茶叶其实唐朝就有了,但是生产规模和普及程度远小于我朝。唐朝人是\"吃\"茶,茶里还放盐,撒上面跟糊糊似的,这么个做法要是放到咱现在呀,真的是匪夷所思。说起吃来,唐朝老百姓真是可怜,你想吧,韭菜在唐朝都算一道名菜,诗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要是杀个鸡就了不得了,诗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您看看,这都是上的了台面的菜,也就韭菜和鸡肉。您要说还有唐朝生鱼片呢,那诚然是名菜,但仅限于达官贵人享用,而且热量不高。咱们大宋朝老百姓的热量摄入远高于唐朝,就因为咱们有了铁锅做菜,做菜多了炒和煎的做法,食物含油量直线上升,东京汴梁城里饭馆和早点夜市铺子,油炸鱼,油炸虾,煎的猪羊鸡鸭鹅,连面食都不放过,有盐煎面,韭菜饼都用羊油煎了才好吃,脂肪使人快乐嘛。再一个呢,现如今老百姓生物钟都和唐朝都不一样了。唐朝以前的老百姓天黑就睡觉,咱们是买卖昼夜都不带停的,半夜三更四更天的时候,游人才开始减少。等到五更天鸣钟以后,买早点的又出摊了。所以啊,油腻熬夜,我们的健康受到了挑战。而茶叶可以化解脂肪,兼顾养生,老百姓都知道一句口号,与其看郎中,不如买茶叶!这是保健治未病的良方。而\"菜米油盐酱醋茶\"这句名言,也是从我们大宋朝传开来的。可能您不知道,这个顺序也是有学问的:先是柴米解决温饱,然后油盐丰富口味,接着酱醋协助消化,最后茶的养润是终极的享受。怎么样,很有讲究吧?契丹那边也特别能喝茶。我虽然没有去过契丹,但我听我朝官员说,\"戎俗食肉饮酪,故贵茶,而病于难得\"。想必是一样的道理,人家整天吃肉喝奶,也需要喝茶来解腻,对身体都有好处。契丹对茶叶的需求简直是供不应求,他们可能分不清茶的好坏,只要是茶就行。其实茶有很多种,咱们大宋朝产茶地非常之多,下面我就讲讲茶叶的品类等级。我们大宋产茶的茶叶版图大致有五块:两浙,江南,荆湖,淮南和福建。可能您会说,为什么没有川渝板块!?没错,四川是产名茶,有广汉的赵坡茶,有峨眉的白牙茶,但是在我们这个时候产量还很小呐,还没有产业化,所以暂时还无法和四大板块相提并论,人家规模大得很。两浙板块有杭州,苏州,台州,衢州等十二州;江南板块有江州,信州,赣州,洪州等十州;荆湖板块有鄂州,岳州,峡州等七州;淮南有泸州,黄州,庐州等六州。重点是福建,人家虽然只有建州,南剑州两州,却种植了全国最好的茶。何以见得?那我就举这个例子吧:大宋官家体恤老百姓,下诏停止各州进贡,\"诸州贡物,朕恐官吏并缘劳民,皆已住罢。独福建贡茶,祖宗旧制,故未欲遽罢。\"这是一道可爱的圣旨,官家知道让各州进贡茶叶是劳民伤财的,良心发现后觉得应该停止。可又觉得全世界都可以放弃,怎么能失去那一口福建茶叶的清香呢,于是就说这是祖宗旧制里就说的,不要福建茶叶进贡那就是背叛祖宗,这下就心安理得了。这道圣旨从侧面说明了福建茶叶之顶级, 而茶叶的收购价格则可以直接正面说明:\"福建路建州,白乳每斤百九十文\"。190文一斤是全国最高的进货价格。当然,这个\"白乳\"茶还不是进贡给官家的,官家那个贡茶叫\"龙凤一号\",我都没见过。我能见到的最好的茶就是白乳,俗称白茶。您可能会说我有带货嫌疑,那我再多说几款其他品类好了。杭州的一号茶叶,进货价格要165文一斤,此外各州还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龙溪、雨前、雨后等等优良品类,进货价格在30文到100多文一斤不等,而最便宜的土产散茶是10文一斤。茶有两种,一种是片茶,蒸过以后在模具里定型,一块块像砖一样;另外那种就是散装茶叶了。同一个地方产的茶叶,散茶便宜是因为品相没片茶好看,其实茶叶本身都是一样的。反正贵的便宜的都有,老百姓选择面很广,多寡随意,丰俭由君。像我家各种茶叶都卖的,刚才提到的杭州一等茶,你猜猜能卖到多少钱?不好意思,卖917文。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便宜的散茶我家也有,洪州一号散茶进货价19文的,卖50文一斤,普通老百姓都买得起的。可能您会说,19文能买到的,干嘛非要花50文在我这里买。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大宋朝没有拼多多,没有团购众筹,更没有原产地直销,茶叶的生产、运输、销售都是由政府统一调配的,下面我来讲讲大宋的茶叶贸易。在我们宋朝,茶叶是政府统一从茶场收购,茶商再从政府开设的集散中心进货。茶商和茶农之间不允许私自交易,更不允许茶商私自贩运到境外,违法都会受到严惩,商人如果用牛马把茶带出境的,是要判死刑的!政府从茶农手里收购到的茶叶,运送到就近的茶叶集散中心。茶商要先给政府交钱,政府给一张单据(官方叫法叫\"交引\"),茶商凭单据再去就近的集散中心拿货。集散中心都在长江边上,这样设置明显是便于运输,政府考虑得很周到。全国有六个集散中心:江陵府(荆州)、真州(仪征)、海州(连云港)、汉阳军(武汉)、无为军(芜湖)、蕲州(蕲春)。估计您已经看出来了,这种方式等于是政府负责了茶叶采购、运输和集散中心管理等环节,可以说是很到位。可是有一段时间,有些朝三暮四的同行就向政府抱怨,说政府这种管理方式成本太高了,变相把茶叶拿货价抬高了,而且集散中心那里茶叶堆积,难免会拿到旧茶,不如取消集散中心。他们想交了钱拿着单据直接去茶山取茶,这样政府的管理成本也降了下来,那样就可以给商人们低一点的价格了。想得挺美,政府竟然回复说:嘿嘿,行,试行一阵子吧。于是把集散中心取消了几个月时间。果不其然,这下更多商人抱怨了,长江的水路好晕船哦,下了水路去茶场的路也不好走啊。说到底他们还是没算清楚帐,茶商各自去茶场取茶的费用还是挺高的,于是又向政府闹着恢复集散中心。于是政府就说,好吧,那就这样定下来以后都走集散中心,别折腾了。所以啊做生意就是这个样子,东西贵都有它贵的道理,存在即合理,不要老想着去降低价格,多想想如何拓展渠道。政府里面有很多这种能人,考虑到商人老抱怨收到旧茶,于是政府设置了盐茶史,盐和茶一起管,统一调控。盐的买卖也是类似茶叶,给政府交钱凭单据去地方领盐。这个时候政府就可以通过禁止私人卖盐来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比如我去年进盐交完钱拿的单据,恰逢今年茶叶有富余,政府就说禁止贩盐,去年的买盐单据去换茶吧。那我就可以拿着这个单据按照一定的比例去集散中心拿茶叶,反正盐和茶在大宋朝都不愁卖不出去。所以在这种调控下,集散中心的茶叶基本都是新茶了。这个政策本来平稳运行的,但是连年和契丹断断续续的战争,政府又推出了鼓励商人运输粮食政策,两个政策一叠加,感觉就又不对了。先是打仗需要军粮,政府借用商人的销售运输渠道,让商人不要运卖其他货品,改为自行采购粮食并负责运送,按军粮的数量算上运费,折合成茶叶单据给你回去换茶叶卖。然后呢,小仗还好,要是遇到一场大仗打下来,运上个几年的军粮,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场景:突然发现政府给商人发的茶叶单据有点多了。六大集散中心的茶叶都不够支取,这是商人们万万没想到的,以前都怕拿到集散中心堆积的旧茶,现在旧茶都拿不到!有些商人甚至要预约几年以后提茶,同时,茶叶单据是可以交易的,这就引发了茶叶单据的挤兑贬值。商人开始叫屈,政府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修改了政策,规定运送粮食的直接按粮价给钱,不用换茶。于是乎商人就把粮食价格炒起来了,粮食价格从战争初期的100多文炒到了檀渊之盟停战后的300文,我也是活久见了,当然,这种事我也没去参与,良心上过不去。到后来,300文的粮价是在仁宗强力干预下恢复了,这些都是后话了。我经营茶叶多年,亲历了茶叶从供大于求,到调控平稳,再到供不应求,最后又趋于平稳。感慨于大宋政府对于商业贸易的干预的有效到位,大宋朝政府做事几点特别让商人称道,一是会让官员召集商人讨论经济问题,二是会派能人到市场做调研,研究政策。这样官商之间的沟通就不会中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好了,说了这么多,聊聊我这间小茶铺吧。茶铺不大,前面店面后面仓库,平时我和小伙计在店照顾生意。要让客人进店来,必须要从文化下手,这可是东京汴梁,文化人多,扔块茶饼出去可能都会砸到两个进士。所以我们不管什么店,都得有文人气息,连卖熟食的铺子都要挂名人字画,吸引客人。 像我这种高雅的茶叶生意,更需要文人字画了,现在店里就求了一副苏老爷子的字在墙上供着,诗词书画是我们这个时代开店的标配。经常来我这买茶叶的基本是邻里街坊,每个街坊爱喝哪个州的茶,我都记得,还是刚开始说的那句话,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每天生活都需要。要是街坊家里有喜事,得准备好几块上好的茶饼。 按照现在的风俗,男方给女方下定礼,一般都得有茶饼,跟缎匹放在一起,还要牵上两只羊;女方给男方回礼呢,其他物件可以是男方的一半,但是必须得有一块茶饼。然后还有,完婚后第三天,女方家长看女婿,也要带上茶饼以及鹅羊鲜花彩缎等礼物。茶在这个时候算是很高档的礼品了。每天坐在店里,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想啊,一个社会如果崇尚书画,爱好喝茶,文风盛行,熙熙攘攘,应该算是清平盛世吧。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