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商》

2022-04-28 21:40:54热度:105°C

茶与商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一个温暖的字。茶可以入诗,让人品出许多雅趣和情致。中国人对茶的感情成了一种情结,对茶的认识亦在代代传承中完成。茶是苦涩的知音,它以这种特质进入一个人的生活,用暗示和契合的方式,通畅了人对于世间万象许多理解上的障碍。在茶道与功夫茶里,纷攘的名利如烟云浮过眼眸,淡化了俗世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少了许多的浮躁,眼光也随之变得柔和。每每将滚水倒入玻璃茶杯,看着水面上的茶叶杂乱无序地翻滚之后,然后慢慢地减速,缓缓地静止,然后坠向茶杯的中游,稍作暂缓,最后相继舒展,沉入杯底。

年轻人其实应该能从这杯茶水中悟出一些道理的:毕业的时候刚刚踏入社会,漫无目的地四处奔波,就好比刚刚被沸水冲开的茶粒一样,在工作中表现得心浮气躁,做事繁忙不堪;然而随着时间的酝酿,我们的心态会渐渐地舒缓,慢慢地成熟;然后在找到工作方法懂得人生意义之后,开始规律地在工作中稳步前行,渐渐地沉着,渐渐地舒展。茶叶最终沉底,我们工作的心态也最终变得恬静,变得释然……茶香四溢,我们做人的味道也就变浓了。“人生如茶,渐浓渐淡”,一杯茶叶能影射出种种的生活含义,善于品茶的人士总喜欢把盏深味这品茶的奥义,“懂得品茶,就懂得品味人生”,这句话着实有一番意境。

人过中年饮的是下午茶,人生的诸多况味都被很感性地道出。一杯简单的下午茶,我们在享受片刻清闲的同时,得来的或许是受用一生的真谛。将茶作为人生必喻,是再恰当不过的生活修辞。年少时,许多人生境界是难以体会的。曾经有一位海外的游子,在茶季里回到故乡,他的双眼咸涩而潮湿。山坡上,那一排排绿意盎然的茶树躬身相迎,优美而虔诚。风低低地吹过山岗,茶叶们在挥手与茶树告别。世间的茶树都坚守着家园,而茶叶却注定要在外漂泊,流落他乡。人生之境亦如茶啊。

一只烫过的景德瓷杯,一把瓷壶,一碟冻顶乌龙,一双纤细的巧手用一把银匙,将少许香茶置于杯中,倾入近沸的纯水,于是一杯冒着氤氲水汽的香茶摆在了我的面前,散发出如梅似兰的香气。这梦幻般的水汽,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

和平共处的法则:茶融入水,水走向茶,于是两个本不相识的人遇到了一起。这便是命运。从此,茶和水的后半生便联系在了一起。从此要和平要共处要共享幸福苦难,惟一的法则便是包容。

  幸福和快乐:茶说:“水,时时围绕着我。使我感到了被人重视的快乐。”水说:“茶,起初绕着我旋转,熟识后静静地躺在我的怀里,使我感受到了被人依赖的幸福。”原来有时快乐和幸福竟是如此简单,无需物质,只需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明媚的笑颜……

空间:茶与水处在同一个空间,水与茶命运相连,但总有分开的那一刻。分开的一刹那,没有一个难过。因为无论是茶,还是水,它们早已与对方的灵魂融合在了一起。除去茶,水中还有着茶的芬芳气息与淡雅颜色;撇开水,茶中还留有着点点水汽。在一个地方中有着两个人的记忆。这便是空间的最好解释。

隔阂:若有这么一天,茶与水产生了隔阂,互不理会,那么他们便失去了其人生的意义。最起码对茶来说是的。没有了水,茶便无法享受飞舞的快乐,水也无法体会有颜色的美妙。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是一环套一环的,缺了一环,人生便失去意义。

总结:1.我们与这个社会的关系便是茶与水的关系,掌握好这一道理,我们便可与这社会和谐共处,不再怨天尤人。

2.人活在世,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么让我们活得开心一点吧。无所谓的开心才是真正的快乐! 

3.记住在我们身边停留过的每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驿站,进行一下心灵的登记吧!

4.找对自己的那一环,让我们的人生轻舞飞扬!

茶道与商道有什么关系吗?

一直以来,茶似乎只是文人的点缀。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商界巨头、各色商贾都特别看重喝茶——喝罢还不算,还得接着谈,清谈。尤其在日韩,茶风甚盛。不管是起源于印度还是中国,茶叶都不过是大自然中树叶之一种,里头究竟有什么嚼头?据说茶是藏在女人裤腰里流进西方的,王室间为争茶甚至还流了血。

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经去求教千利休,问茶里有什么。千利休本是一富商,痴迷于茶,颇有道行,他一旦称赞哪种茶碗好,那种茶碗立即就千金难买。但他对丰臣秀吉的回答却出乎意料:没什么,烤干了煮,煮完了喝,除此之外没什么。这竟惹恼了丰臣秀吉,最后,千利休终被权臣丰臣秀吉莫须有地赐死。千利休在日本被称为茶圣,因茶而成圣,欺世盗名的事是不做的。

茶客辈出,茶义必然汇流成海。茶树遍布四海,可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发了摘,摘了再发,周而复始。在云南藏民的眼里,茶是血,是肉,是生命,懂茶就是懂人生。茶有千千道,喝茶的商人,可以享受到茶对人的启蒙,茶香会告诉你,何为人?何为商?

大茶客乾隆决定让位给儿子道光,一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乾隆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道:“君不可一日无茶。” 金口玉言,茶为天下的树叶争了光。茶是教诲商人的大师,商人只是一介学徒。现在的商人们被视为时代的脊梁,钱本不在话下,一上市,钱比刘三姐采的茶叶片还多。现在的企业家最不缺“术”,八仙过海,他们的神通已经很匪夷所思了,他们缺的是“道”,把企业做到家,但道行尚浅,茶则是他们精神修炼的门径。酒太俗,多言不利于保守商业和情感机密,饮酒量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焦虑程度的指标,相比之下,茶自然是种更好的载体。于是叶公好龙,幽深的茶馆门口停满了宝马香车,美人来,权贵走,几番沧海桑田。

一时间,茶被投机者用来洗刷新贵的身份,和高尔夫一样具有层层漂白的功效。茶道原本求的是尽善尽美,不得其法,就算茶水漫灌而过,露出的还是三代以上的黑色。当年就有人把茶叶放到锅里煮上几分钟,然后把锅里的水倒掉,再一根一根地吃茶叶。现今,不少商人也还是这样,留不住嘴边的精华。但滚滚红尘中,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宁静过。茶之本意,在于清静六根。“唯从无底之心,方能深知茶意。”

茶门如佛门,它永远温柔地敞开着,对所有人,即使入门者现在还是强盗。但混入容易,要得道就得付出不平常的功夫。茶是宽容的,也是苛刻的;既是平等的,也是孤傲的。一期一会,看你结出何等缘分?而商圈里怪现状,用茶道稍可缓解。

刚传入北欧时,茶被怀疑对人体有害。瑞典人找了个判死刑的囚犯来喝,如果他同意每天喝几杯茶,就可以免其一死。死囚犯自然抓住这根稻草,喝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结果越活越健壮,于是这种贵族迅速走进日常百姓家。

茶是商人自我修炼的道具——得道之具。茶传入朝鲜半岛后,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修行。在茶桌上,无君臣、父子、师徒之差异,茶杯总是从左传下去,茶水均匀,中正而平和。真正成功的商人,人如其心,人如其商,人如其茶。

茶道不仅仅是口头的妙解,内心的澄清,也是通过商业行为体现出来的芳泽。没有盈利,谈不上茶道,盈利不够光彩,也不是茶道。捐款是一种茶道,如何捐,捐向何处也是茶道。不言之茶教给商人的是骨子里的优雅。富豪们“不可一日无茶”,茶是养性之妙品。好喝的东西很多,只有茶惟一贯通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奥妙无穷,根繁叶茂。

助人长寿是其中一端:茶圣陆羽活了72岁,茶僧皎然活了81岁,“五十斤茶”和尚活了130多岁,乾隆活了88岁,“尝尽天下之茶”的袁枚活了82岁。历代只禁酒,而没有禁茶的。富豪中那些跳楼者、猝死者、雇凶杀人者,如果懂点儿茶,路会越走越窄吗?“生命就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可以撞大运,也是实力的较量,没有一位富豪经过排练和预演。他们的自我实现要越过无数的偶然。如何做富豪,也没有现成的剧本,主角也得自找话说。滔滔的利,滚滚的名,都不是自在。

茶道无边。一叶茶,取自山野,小而又小,但汇聚了山川之灵秀,日月之精华。喝茶先入口、再入心、后入神,其实是和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最大的和谐。诚心品茶,而不是牛饮,就是在领悟自然借助茶给人的启示。所以,喝茶自然需要一点机灵做成本,最后产出则是人生的大智慧。通过喝茶,通过悟道明理,整个人就为万物所养。喝茶是商人反璞归真的最佳途径,所以,祖师说:“吃茶去!”豪门最好的是茶,不妨说,喝茶就是在练功,茶道就是经商的指南。商人茶道,并不涉世外话题,相反,紧扣世道人心。有道者,举手投足处处是茶道,风流四散。茶道在身,仿佛饮水,而冷暖自知。譬如隐士,小隐隐于山,大隐则隐于市。道中高手可以不上榜,但不可荒废茶道,道中有榜;可以不附庸风雅,但不可以不懂风雅,不可以拒绝风雅。商海无涯,茶道无边。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道家之“道法自然”一如茶道之“道法自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品之使己之心境至清静、恬淡、寂寞、无为,随茶香弥漫,与宇宙融合,即为返朴归真的“悟我”之境界。

  佛家之茶道,多伴以青灯孤寂,志在明心见性;道家之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生;儒家乃以茶励志,与人为熙,积极入世。“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话茶杯意更幽。”任其佛、道、儒三家之“茶道”具是: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故:品茗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