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特别好的茶推荐?清朝皇帝喝的贡茶天尖茶,值得一试

2022-04-28 06:01:40热度:241°C

 

天尖茶是安化黑茶中对原料很挑剔的茶,被誉为黑茶中的“贵族”。其原料在一芽一二叶中再优中选优,将黑茶中散茶的条索和匀称度上升到一个巅峰的层次,由内到外都散发着尊贵的茶气。正因如此,天尖茶曾经一度是皇家尊享的贡茶,是公认的量少质优的奢侈茶品。在安化黑茶中,天尖茶自然流露出朴实而不张扬的气质,给很多茶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天尖茶本身的品质,还是它承载的历史荣耀,都值得让人瞩目与敬仰。如今我们也可做一回天子,来品一品天尖茶。

清朝乾隆年间(1711年至1799年),晋陕的茶商在安化采购黑茶原料后,一部分就地加工为散茶成品,分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生尖、乡尖、捆尖”,其中芽尖和白毛尖都是谷雨前后采制的细嫩芽叶,条索和滋味都是上等,被茶商们多用来作为馈赠达官、富商、亲友,是一种高级贵重的礼品。当时天尖以下各茶,质量渐粗,都是大众商品茶。

出身于湖南安化小淹镇沙湾村(现为陶澍村)的陶澍,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安化黑茶总是带在身边。年轻的时候他曾在文人会聚的京城国史馆任职,每当工作繁杂时,总要沏一壶安化黑茶。陶澍还在京城成立了诗社,以茶会友,并时常将礼品黑茶相赠,让安化黑茶逐渐走进了宫廷中。清朝军政重臣左宗棠,同时也是湘军统帅之一。他曾在安化小淹镇八年,期间天下黑茶的大半都从安化运出。在收复新疆后,他将销往边疆地区的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极大程度地促进了黑茶的流通。

道光皇帝(约1825年)在位时期,曾赞誉“天尖如雀舌”,并将天尖茶列为御品贡茶,专供皇室饮用。“天尖茶”有皇帝的垂爱,又有陶澍、左宗棠等位高权重的朝廷官员的推崇,以致迅速名扬天下。清末以后,芽尖、白毛尖、乡尖、捆尖停止加工,只有天尖、贡尖、生尖三种茶继续生产并延续至今,成为了如今赫赫有名的“安化三尖”,被称为“三尖茶”。1972年,因为经济政治上都忌讳产品名中的“天”、“贡”等字眼,认为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白沙溪茶厂为了将文化产品完整地传承下来,将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分别改名为湘尖一号、湘尖二号、湘尖三号,直到1983年才恢复原名,一直沿用至今。曾经的湘尖茶,虽然是安化黑茶文化发展中的一段小插曲,却也依然掩盖不了它的辉煌品质。

在安化黑茶的三尖茶中,尤以天尖茶最负盛名。天尖茶每年以谷雨前后采摘的春茶鲜叶为原料,外形条索紧结圆直,在三尖茶中原料的嫩度最好。天尖茶沿用传统篾筛筛选,经汽蒸、复揉、七星灶烘焙、拼堆、成型、自然干燥等多道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制茶过程虽不长,却处处都是关乎着茶叶品质的关键细节,细致的工艺造就了细腻的好茶。如今的天尖茶在原料的甄选下更为严格,尤其是有机天尖,对条索的匀称度和鲜嫩度的标准远超寻常天尖茶。工艺上的不断改进,基于科学化和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钧泽源在细节上的精确把握,让天尖茶的口感在黑茶中独树一帜,有着让人怀念的独特口感。

天尖茶的包装,如果是初次接触这款茶的人,一定会觉得它很特别。天然竹篾编织成篓,古香古色,自然和谐,收藏方便,彰显着尊贵的品质和浑厚的黑茶文化。钧泽源传统有机天尖茶的包装共有两层,从里到外分别为箬叶和篾篓,箬叶直接接触茶叶。在压制过程中,在茶叶内插入丝茅草,借此使得篾篓内的茶叶水分、热能得以散失。传统制茶工艺,每一处细节都更有利于保持陈香陈韵,历久弥珍。

乌润匀整的条索,橙黄透亮的汤色,醇厚甘润的滋味,黄褐柔软的叶底。独特焙火香,回甘绕舌,天然有机的属性中彰显着质朴高贵的茶园绿意风光,叫人心清脾开。如今的天尖茶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属,缭绕茶香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在礼盒里,在茶桌上,在盖碗内,天尖茶都传递着一片自然和谐、甘醇清韵的黑茶品质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