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倍薪资吸引人才回流武汉今年将推10万个“高薪优岗”
2022-04-26 06:25:09热度:105°C
2022-04-26 06:25:09热度:105°C
原标题:翻倍薪资吸引人才回流,武汉今年将推10万个“高薪优岗”
“依迅公司急聘有汽车电子研发经验、有卫星导航产品开发经验的硬件工程师和嵌入式工程师,月薪酬20-50k,工作地光谷。”14日晚间,武汉一家从事北斗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开出比一线城市同岗位高出一倍薪资的招聘广告引发关注。
依迅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高嘉汛表示,上述招聘广告发出后,公司已收到有效简历30多份,其中来自深圳、杭州、北京、广州的简历占比超过30%。
在武汉,像依迅公司这样不惜代价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吸引人才的高科技企业不在少数,仅武汉东湖高新区内就有一大批企业正在高薪揽才,其中不乏产品线总经理、副总、高管、主管等高端职位,年薪最高达百万元。
近年来,武汉围绕人才的“引、育、留、服”,创新构建了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评价机制,以环境引才、以制度育才、以事业留才、以平台用才。据统计,2021年,武汉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34.5万人,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今年,武汉将推动全年新增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万人,筹集“高薪优岗”10万个,引进“965”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200人。
翻倍薪资抢夺高端人才
依迅公司是武汉北斗军团“追星”产业链上的一员,该公司本次招聘的各类技术与销售人才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息息相关。
高嘉汛介绍,虽然武汉整体薪资水平与一线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依迅公司的薪资水平相对武汉市场及行业市场来说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某些关键岗位的薪资水平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
“拿嵌入式开发岗位来说,在北上广深,本科以上学历、5~7年工作经验的工资待遇一般在18~25K/月,而我们可以给到20~35K/月,只要是真正合适的人才,公司都愿意把待遇给到位。”高嘉汛说,公司有几位技术骨干负责人的年薪达到了50万甚至100万元,销售骨干光提成也可达到五六十万元,这还不算公司为他们申报到的3551、黄鹤英才等各类高端人才补贴。
除了翻倍薪资外,一些企业还祭出“保姆式”员工福利包招揽人才。比如杰开科技在招聘广告中明确福利待遇包含“六险一金、全额公积金缴纳(12%比例)、试用期不打折、7天带薪年假、春节超长假、餐补、生日节日礼品、专利奖金、绩效奖金、结婚生育礼金、免费体检、员工旅游、团建活动、社团活动、1对1专业导师培训等”。
丰厚的薪资福利待遇吸引了不少一线城市的人才到武汉发展。高嘉汛表示,公司很多应届毕业生员工并不是在武汉读的大学,都是从全国其他地方来汉就业的,其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比接近两成。而且,很多非一线城市的应届大学生现在更愿意来武汉这样的新一线城市发展。
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资深人士,高嘉汛认为,人才是科技型企业最大的依仗和财富,高薪可以吸引人才,要留住人才更多需要价值认同,人才只有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发与公司共进退。
“年轻化、高学历化是很多光谷高科技公司的亮眼标签。据我所知,这些年轻员工中不乏家庭环境优越者,但他们都能做到自我驱动、团队优先。”高嘉汛说,以依迅公司为例,有武大博士外派驻点项目4个月回不了家的,有应届毕业的女员工独自出差对接大客户的,有海归人才放弃铁饭碗加入公司的,“正是这种干事业的氛围才让光谷的高科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越做越大”。
全周期对人才“引育留服”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自去年武汉升级实施“学子留汉”工程以来,全年累计吸引了34.5万名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有11万留汉大学生选择了光谷。
武汉东湖高新区招才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人才的“引、育、留、服”,光谷先后出台“光谷人才11条”,优化“3551光谷人才计划”,设立10亿元光谷合伙人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人才;推动组建光谷人才集团,建设国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放“光谷数字人才卡”;推行荐才有奖、育才有奖、用才有奖、留才有奖,引导各界力量关注人才发展,全周期、一体化提升人才服务能级。
同时,做好约束的“除法”、激励的“乘法”,以机制突破提升整体竞争优势。上述负责人介绍,为构建有利于知识创造的发展机制,光谷出台了“知识产权10条”,激励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动学界、产业界人才无障碍流动,形成“知识+技术+资金”的长效链接;破除“四唯”,推行人才注册制、积分制,向用人主体和市场充分授权,赋予重点企业、创新中心、新型产业研发机构人才举荐权,并且以赛引才构建多元化人才成长通道;对于海外人才,光谷设立了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权限下放和市级出入境窗口前移,外国人签证办理不用出区,最快5个工作日就可拿到签证。
武汉城市吸引力对大学生越来越强。今年,武汉将持续发力“学子留汉”工程,推动全年新增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万人;组织校园招聘会50场以上,筹集“高薪优岗”10万个;深入实施“千企万人”计划,引进“965”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200人,进一步提高博士后人才待遇,支持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提高武汉人才生态的辐射力、吸引力,让人才活水不断流向武汉、持续留在武汉。
上一篇 : 武汉昨日新增28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及轨迹通报
下一篇 : 武汉试点对核酸应检未检人员赋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