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叶到茶业--武夷山茶的“蝶变”之路

2022-04-23 14:18:43热度:128°C

茶,像一颗明星闪耀在武夷山璀璨的历史星河里。

武夷山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接一代,武夷山人专注做一件事:弄潮市场经济,振兴武夷茶。

70年茶园耕耘,从一片茶叶到一个产业,武夷茶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武夷山市茶业局首任局长陈泽财见证了这一过程。25日,陈泽财向记者讲述了武夷茶从“茶叶”到“茶业”的蝶变故事。

从统购统销到自由流通

1949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8000多亩,产茶58吨,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襁褓”中的武夷山茶业。1959年,成立崇安县茶叶局,武夷、星村、五夫、城村、吴屯、岚谷等6个公社分设茶叶收购站。公社茶叶收购站则帮助茶区社队发展茶叶生产,为社队培训茶叶技术骨干,并负责收购、调运各茶区的毛茶。

1978年,改革开放成了武夷山茶叶发展的分水岭,武夷山茶叶种植面积24596亩,产茶325.2吨,是1949年的5.6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1984年,国家将茶叶由2类物资管理降为3类物资管理,彻底放开茶叶市场,武夷山的茶业日渐恢复生机。陈泽财回忆,1984年,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崇安县茶叶局又改名崇安县茶叶公司,武夷岩茶通过总公司下属的武夷山茶叶精制厂,从茶农手中送到厦门进出口公司。1989年,撤县建市后,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实施岩茶工程,岩茶总公司更名为茶叶管委会办公室。

“武夷岩茶是福建省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陈泽财说,上世纪80年代,大红袍无性繁殖成功。2002年,武夷岩茶被国家确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也是在2002年,时任武夷山市茶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的陈泽财提出:“要发展茶叶,必须组建一个专门的职能局。”2006年,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重组,武夷山市茶业局成立,陈泽财任局长。茶业局无缝对接武夷山茶企茶农,并从增加面积、扩大规模、提升质量、提高附加值等13个环节提出了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规划。

从重焕生机到树立标杆

1999年武夷山摘下了双世遗的桂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武夷山。以大红袍为核心的茶文化推广,让武夷岩茶也随着武夷山的旅游业一起迎来发展的春天。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武夷茶人有了文化担当。2007年《乔家大院》的热播,让横贯中俄的“万里茶路”,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2008年,武夷山首次举办茶博会,此后茶博会永久落户武夷山。2010年全国首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开始公演,让游客首次体验武夷慢生活的同时,以更加通俗的方式了解武夷茶文化。

不仅如此,近年来,武夷山市一直扶持企业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有机茶基地。通过整合现代茶业生产项目优惠政策,鼓励开展茶园排蓄水系统、品种改良、茶园低改等建设工作。

在打好质量的基础上,武夷山着力创建品牌。“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红袍,首先要让本省人了解。”陈泽财说,武夷山从2006年开始的茶旅营销,至今不曾停止。如今,茶叶也成为全市茶农的“金饭碗”,出口每年上万吨。武夷山为全国茶业树立了一根标杆,对全国茶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

从一片茶叶到一个产业

“一片神奇的叶子兴了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带动了武夷山10多万人就业。”陈泽财感慨地说。从茶叶到茶业,不是简单的名词差异,而是“叶”到“业”的效益集聚和利益分配。

从2008年开始,武夷山在全国率先制订了一系列管控规范性文件,严控茶山开垦行为。2013年起全面禁止开垦茶山,严控茶园面积。同时,着重提升茶叶质量,从源头做起,严控茶园用肥用药。

茶业政策释放改革红利,引发了武夷山茶业之变:自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1.29亿元,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10万亩。2018年9月,武夷山全面启动有机茶园建设工作,目前,武夷山已在39家茶企的25000多亩茶园推广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2019年,武夷山还计划实现项目区内化肥使用量降低15%以上,有机肥使用量增加20%以上,提高土壤有机质0.1个百分点。

从一盘散沙到一盘棋,70年来,武夷山茶业经历了一场“聚”变。目前,武夷山市共有注册茶企业4491家,规模茶企31家,SC认证企业718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15家,茶叶合作社129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2018年,茶业总产值21.42亿元。从“茶叶”到“茶业”再到集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茶旅融合模式,武夷山茶业将永远敞开这扇改革之窗,拥抱发展新机遇、新挑战。

☉本报记者 李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