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茶

2022-04-20 22:15:25热度:75°C

“采茶”在我们信阳方言中叫“打茶叶”,信阳茶只采摘清明节前后茶叶的萌芽尖部,又称“毛尖”。只能靠人工“打茶叶"。以下几张照片来自1990年前后所拍摄的信阳采茶老照片,照片的背后书写有文字说明及拍摄者,拍摄者名叫“马宽”。照片(及文字)是群里的王宇梁先生提供的,感谢他。

“马宽”,在《中国摄影》杂志和网络里搜寻到有三篇文章里提到了他,河南摄影界的往事中这么写到:马宽是个很有故事的人,是一位90年代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极端、另类…最近一次的消息是:马宽大概是疯了…《中国摄影2018.2》…陈晓琦【河南摄影四十年】至今大家仍不断提起的人物是马宽,1980年代《现代摄影》发表了他的一组《洗澡》,拍的是夏天在郑州尖岗水库洗澡的人群,画面非常凌乱、找不到视觉中心,照片洗放后马上销毁底片是他的一贯做法,他以极端的情绪对抗流行,在当时十分不可思议,但却在后来的时间里不断给人以启示······陈卓:《烤串,小鱼与卡拉OK机 》1:昨晚和一些河南摄影界的老师和朋友们吃饭,过程中聊到一些河南摄影的往事,比较年长的于德水老师在席间说出了一个叫马宽的名字,并讲述了很多关于这个人的故事。诸如他如何当着父母的面用老虎钳拔掉了一颗自己的牙齿,以及和朋友们吃涮羊肉到最后把眼镜下锅开涮的往事。

2:李媚老师在05年的一篇文章里提起过这个名字。文章里这么写道:河南的摄影人大多数都一直坚持纪实,只有极少的年轻人一直在探索观念表达。早期的马宽就如同现在的王豫明、田野和更年轻的人一样,只是马宽没赶上现在的年代。而且马宽身上更多的是与这个社会不相融的多余人姿态。记得有一次,当我大谈理想与使命而忘形的时候,旁边从不太吭气的马宽突然说了一句话:“要负责就要有能力!”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沮丧和刺痛…3:在几个前辈们口中,马宽是一位90年代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但因为马宽经常烧毁自己的底片,而且在那个摄影师梦想是登上杂志的年代,我很遗憾不能在网络上看到他的任何一张照片,并通过照片去了解他。4:因为古怪性格和晦涩的脾气,马宽结束了他在报社的工作。之后他沉溺在郑州九十年代著名的“黑灯舞会”,就是当时花上一两块钱便能体验关灯短暂几分钟性体验的舞厅。几年以后,他和在舞厅里认识的一位带着孩子的离异女性一起结合过日子。从四五年前开始,这些朋友们便没有了他的消息。5:当时马宽告诉我,找一个女人只是想找一个熬稀饭的人一起生活”。于德水的口气里有些无奈和叹息,“之后几年再见他的时候,我会以暗语的形式询问他的近况,现在稀饭还喝着不?,马宽笑笑回答我,喝着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