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喝到正岩茶村的名丛金、银、优质获奖茶,是什么样的体验

2022-04-18 02:34:01热度:75°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名丛,是一些有别于水仙、肉桂、大红袍等经典岩茶的、相对比较小众的岩茶。

它们或许久生于武夷丹山碧水,或许是半路横出的外来品种,或许是后世制茶人扦插嫁接所得。

就像红楼梦的下人们,分为家生子(如鸳鸯)和外来户(如袭人)一样。

但无论是哪一种名丛,都是独立于三大流行岩茶的、单独存在的岩茶品种。

它们小众,却极富特色,各有各的香型,各有各的妙处。

有了它们,武夷岩茶的万花园,才会万紫千红,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

故而,每年的斗茶赛,一定会有一个名丛类的比赛。

不比肉桂和水仙大红袍类目的比赛那么吸睛,但它确确实实,拥有一帮自己的粉丝,那是一群不流于俗的、不媚于世人的、拥有真正喝茶风格与品性的、有个性的茶人。

只有真正懂岩茶的人,才懂得欣赏名丛之美。

外行的只懂得贵价的岩茶,内行的才知道名丛的稀缺与珍贵。

这一次,村姑陈和李麻花,辛苦淘得正岩茶村斗茶赛的金、银、优质三重奖项的名丛,奉献于诸君,以飨口腹之欲也。

一次性喝到三个等级的名丛获奖茶,一盒囊括了三大奖项,岂不美哉?!

组合这三个奖项的时候,在定价方面,踌躇了很久。

市面上的状元金奖银奖,都卖到小五位数以上。

零售在四五万一斤。

然而,我真心不想让茶这么贵,获奖茶的分享,只是为了普及,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岩茶的魅力之所在,既是如此,又何必让价格那么离谱呢?

只有更多的人进来喜欢岩茶,武夷岩茶的未来之路,才会愈发宽阔而平坦。

不是么?

所以,村姑陈和李麻花商量很久之后,决定,用最平的价格,来分享这批获奖的名丛茶们。

真的是全网最平,并且,没有之一。

希望对武夷名丛感兴趣的茶友们,可以分享到自己心仪的这些好茶。

也希望这些辛苦做出来的获奖茶们,可以有幸得遇懂得欣赏它们的行家。

这才是爱茶人和好茶之间,彼此最幸运的事。

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

好茶,需要邂逅懂茶人。

【优质奖名丛】

在喝这泡优质奖的名丛时,其实是有点瞧不上它的。

因为优质奖,并不如金奖银奖的含金量来得高。

然而,闻干茶香的时候,它浓郁的酵味和中药香,入鼻的瞬间就已经让人刮目相看。

冲泡后,第一冲闻香,心里便坦然了,果然,能上数百泡名丛当中杀出重围,夺得优质奖,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干茶条索极紧结,颜色深褐,还带着白霜。

盖子上兰花香空灵隽秀,清新明快,仿佛正在幽静的山谷里采撷一朵散发着幽香的兰花。

汤水细滑,轻柔,仿佛是把兰花香采下来,泡进了山泉里,整个泉眼,瞬间充满了莹莹兰瓣上浸泡出来的清幽高洁的芳香。

这香,闻之便令人提神醒脑。

这水,喝之便令人香滑淳爽。

这是一泡,连入门级的茶友都能喝得懂的,传统工艺的,正岩名丛。

【银奖名丛】

干茶条索粗大,褐色为主,闻盖香时,有浓郁的发酵的味道,焦糖香气圆融,是一位遵循传统工艺的制茶师的手笔。

香气是极有特色的、极有穿透力的、极高雅的、栀子花香。

从前在其它岩茶里闻到的栀子花香,大多是妖里妖气,或是娇羞含蓄,更或者就直接是少林武功那般,刚、猛、直,香到刺鼻,香到发晕......

而这一款在正岩茶村斗茶赛上获得银奖的名丛,它的栀子花香,却与之前闻到喝过的栀子花香迥然两异。

它的栀香端庄、方正、纯和,是秀外慧中,慧质兰心的。

是你一闻,便会被俘获的那种高雅的香型。

不是那些浅薄低俗的庸脂俗粉可比。

是喜欢栀子花香的岩茶茶友,必须要体会一次的,奇异雅趣。

【金奖名丛】

首先,能在数百数千款参赛茶当中排进前五名的名丛,必定是香气综合的。

果真,这款金奖名丛,便是花香清郁而果香清馥的极品复合香型。

其次,能在数百数千款参赛茶当中排进前五名的名丛,必定是汤水淳和细腻饱满有内容的。

果真,这款金奖名丛,便是汤水饱满多汁,丰沛又丰泽的。喝在嘴里,一股丰腴之甘美。

喝它的时候,感受是两个层次的。

第一层,像是在吃一朵兰花,吃了之后,连带地自己也成为了个美人,气清兰蕊馥,香滑玉肌丰。

第二层,像是在吃一只饱满多汁的水蜜桃,刚从树上成熟并且采下来的那种,手稍微重一点,就能在光滑洁白细腻的果肉上留下指纹的娇俏可人。

那种香气雅致,那种果汁饱满,那种唇舌间的多重刺激。

那种花香与果香仿佛白青二蛇,迄逦而来,交颈缠绵之美。

是了,综合,复合,缠绵,这才是这款金奖名丛,最大的特色所在。

秦可卿原本乏善可陈,只因为身具钗黛之长,便有幸跻身《金陵十二钗正册》。

可见,既有世外仙姝的清高,又有娴静温婉的端方,才是最有代表性的美人。

可见,既有花香的娇俏,又有果香的袅娜,才是最有代表性的,名丛之味。

【后记】

这次的金奖名丛,其实是有实力问鼎最高奖的。

然而,它欠缺了一点运气。

它与最高奖的分数,差了一根头发丝的距离,这便注定它的身价,要屈居最高奖之下很多很多。

江湖传言,用最高奖一半左右的价格,便能买到品质与最高奖相差无几的金奖名丛。

真心替它遗憾。

当然,也许它本身并不遗憾。

能参赛,能拿奖,能雀屏中选,于一款名不见经传的茶而言,便已经是登上天梯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这阵好风,人需要,茶亦需要。

更多关于武夷岩茶的知识

同为武夷岩茶的四大名丛,市面上的白鸡冠,为什么会这么少?

除了水仙、肉桂、大红袍,武夷岩茶里,黄观音是名丛吗?

慧苑坑里好喝的岩茶,除了老丛水仙,还有老丛铁罗汉

武夷岩茶的盛宴,别只关注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这些四大名丛

武夷岩茶难解,四大名丛难选,这四款岩茶挑掉了村姑陈大把的头发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