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仅存墨迹全卷呈现,台北故宫推“人气”特展
2022-04-17 16:28:29热度:105°C
2022-04-17 16:28:29热度:105°C
澎湃新闻获悉,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正在举办“人气国宝展”,聚焦于台北故宫典藏的艺术史上的名品,所展文物皆为备受喜爱的人气国宝,如台北故宫的镇院之宝清翠玉白菜,被认为是唐玄宗传世唯一墨迹的《鹡鸰颂》、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鄂侯簋、宋《苏氏一门书法册》等。
该展横跨整个年度,从2022年1月25至2023年1月29日,分为四档,定期更换展件。其中唐玄宗以鹡鸰鸟作比以纪念兄弟情谊的传世名作《鹡鸰颂》当前也正全卷展出(1月25日—4月24日), 难得一见。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史称唐明皇,擅长隶书、行书。鹡鸰鸟因有“飞则鸣”、“行且摇”的特性,成群飞行走动时会互相联系,故在《诗经》〈小雅·常棣〉引申为兄弟友爱的象征。
对于这件稀世名品,既可从文章内容,也可从书法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开元九年(721)秋天,因臣子魏光乘献颂赞扬鹡鸰鸟聚集宫殿一事,故玄宗俯同作颂唱和并亲书此卷,以纪念兄弟情谊。唐玄宗借鹡鸰飞鸣时求其同类的本性,愿与自己的兄弟如同麟德殿翔集千数的鹡鸰鸟一样共患难。
《鹡鸰颂》卷,纸本,纵24.5cm,横184.9cm,由四纸接成,共四十四行,三百三十一字,每行字数不等,幅末有草书“勒”字及玄宗御押。前隔水绫绢各一段,纵24.8cm,横22cm,后隔水为绢本,纵24.3cm,横11cm。拖尾为纸本,纵24.8cm,横300.9cm,有蔡京、蔡卞及王文治三跋。
《鹡鸰颂》为唐玄宗(685-762)仅存的书迹,于北宋末宣和时期(1119-1125)装池成内府收藏的横卷样式,名为“宣和装”。此种形制的显著特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在画心四周钤盖“御书”(葫芦印)、“双龙”(方印)、“双龙”(圆印)、“宣龢”(连珠印)、“政和”、“宣和”、“政龢”(连珠印),合称为“宣和七玺”。拖尾部分,并另钤“内府图书之印”。在画心前方,还会附上宋徽宗赵佶(1082-1135)以“瘦金书”亲写的签题。本件中,未见徽宗签题及双龙圆印,宣龢、御书印亦仅存半,应是后代重装时遭到裁切,但亦有学者因此质疑本件是否为唐玄宗的真迹。
唐玄宗在文章前半段的序文中介绍作颂原委,后半段是颂诗:
鹡鸰颂。俯同魏光乘作。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为方伯。岁一朝见。虽载崇藩屏而有睽谈笑。是以辍牧人而各守京职。每听政之后。延入宫掖。申友于之志。咏常棣之诗。邕邕如。怡怡如。展天伦之爱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数。栖集于麟德之庭树。竟旬焉。飞鸣行摇。得在原之趣。昆季相乐。纵目而观者久之。逼之不惧。翔集自若。朕以为常鸟无所志怀。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才雄白凤。辩壮碧鸡。以其宏达博识。名至轩槛。预观其事。以献其颂。夫颂者所以揄扬德业。褒赞成功。顾循虚昧。诚有负矣。美其彬蔚。俯同颂云。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余兮。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慙化踈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 玄宗《鹡鸰颂》(局部)
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四十四年。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何传馨提到,唐玄宗即皇位之初,在家族中很有纠纷,必须笼络自己的兄弟,而又不愿他们实际干预政治,于是将五位兄弟派驻到远离中央的地区,每年一朝见,因此藉着这篇颂文表达思念兄弟之情,也寄望兄弟间互相照应,不会发生夺权之政争。
就其书法而言,唐玄宗的书法承袭晋代王羲之(303-361)风格,起收笔较少藏锋,线条丰厚腴美,遒劲有力,字迹更显沉著雄健,展现盛唐对于丰腴之美的喜好。“这卷书法自首至尾,运笔精力专注,清楚的交代每一笔画的开始、转折、停顿与收尾。在字形上,明显与王羲之《兰亭序》相似,只是笔画更为粗壮,可以看出从初唐以来,唐太宗倡导王羲之书法对于皇室后代的影响,也反映盛唐时期,对于丰腴之美的好尚。”
唐玄宗的书法真迹,据《宣和书谱》载,当时御府所藏玄宗真迹共二十五件,其中隶书四件,行书二十一件。唐玄宗现存世的书法作品,只有本件是墨迹,而其它存世的只有碑刻,像:《裴光庭碑》《金仙长公主神道碑》《青城山长道观敕》《内侍省功德碑》等。
对于此件是否确为玄宗真迹,学界尚有争议。曾有学者质疑《鹡鸰颂》为钩摹本,最早的质疑出现在《东图玄览》,徐邦达也认同这种观点。但是对这个问题更多的人则保持存疑的态度,像江兆申、何传馨等。但是台北故宫的侯怡利在经过目鉴和高清数字的观看之后,认为此卷当为墨迹写本无疑。
无论是坚持认为《鶺鴒颂》是真迹,还是认为是双钩摹写或伪作,大家都认为该卷书作承袭了王羲之的书风,同时又有盛唐的丰腴之美,具有唐玄宗时期的书风特点。
对于这墨迹本的年代,徐邦达认为《鹡鸰颂》完成时间不会晚于开元二十年,是玄宗四十二岁之前的作品。江兆申在《唐玄宗书鹡鸰颂完成年岁考》一文则提出完成时间应为“开元七年”,这个说法有相当广泛且持续的影响,台北故宫的林柏亭、黄伟中、谭怡令等人也沿用“开元七年”之说。
台北故宫的何传馨和方展里等人提出“开元五年”之说。台北故宫的侯怡利提出“开元九年”一说,并对拖尾上的跋文本身的真伪提出疑问,认为蔡京、蔡卞二人跋文书写质量稍差,并且有较多笔误,因此并非真迹而是有根据的临写本,本卷是在宣和年间由册页改成手卷的。
西周晚期鄂侯簋
北宋定窑白瓷划花牡丹纹碟
宋、辽 玉龙纹盘
清 雍正 珐琅彩五伦图碗
除了《鹡鸰颂》,“人气国宝展”第一档还将呈现西周晚期鄂侯簋、北宋定窑白瓷划花牡丹纹碟、宋、辽 玉龙纹盘、清乾隆金胎画珐琅西洋人物杯、盘等。宋《苏氏一门书法册》将在4月26日开启的第二档中亮相。
《宋苏氏一门法书》册 宋苏轼书尺牍
《宋苏氏一门法书》册 宋苏轼书尺牍
(本文综合整理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以及此前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