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未来之路是什么?

2022-04-17 00:17:48热度:155°C

这么好的问题,关注人这么少?

求关注。留坑。

过百关注我写个五千字答案吧。

好既然有茶友强烈要求我说一说,我就以不断向下更新的方式来聊。以下为一家之言,友商们,业内朋友们,师长们勿怪。大家尽情讨论,斧正,拍砖,因为市场纷繁复杂,我可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很偏的层面。

1 烂茶太多,好茶不够

要知未来,先看现状。我最熟悉的传统茶说起。国内茶业产销一言以蔽之:结构性产能过剩。就是说烂茶多的卖不掉,好茶抢的打破头。其本质当然就是茶叶种植生产的发展跟不上日益增长的茶叶需求。

看本答案的同行如果是做茶园做茶厂的,你手上的茶这几年品质是稳步提升,还是保持稳定,还是逐渐下降呢?大家心照不宣。

如果有真的有勇气来面对品质下降的问题的朋友,我给你点赞。我遇见过一些自欺欺人的老板,非把品质下降说成风格改变,或者品质一样稳定。当然,消费者咱们不能告诉他,不然他肯定会觉得就你家品质在下降,别家都在上升(狗头)。其原因第一位实际上是全球变暖,冬天太热,茶树休眠不足,春季温湿度气候对做茶不够理想。第二则是部分的茶园过度采摘,忽视养蓬,寅吃卯粮甚至打催芽素。第三则可能是生态恶化,土质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小环境变化。结果导致茶青质量确实下降。而工艺上设备上长期没有更新,老师傅还是惯性的按照以前的手法去做茶,然而茶青已经不是以前的茶青了。就进一步加剧了品质问题。

另外,大量新开茶园,新产能的加入(多数是地低端产能,原因后面会讲),进一步加剧了中低端茶的竞争。本来就供大于求,贴着成本在做。那么会导致茶园方面在水肥方面的投入降低,进一步恶性循环。

你问我茶业未来在哪?哪有什么捷径妙招?投资更好的山场,种更优良的品种,精准定位,精品化运作,加钱茶园技术学习和管理,加强制茶技术提高工业化数字化水平。这些都和废话一样的话,偏偏就是唯一路径,然后老板一般都不爱听,觉得是自己营销搞得不好,应该请漂亮的三线网红直播一下他的茶就好卖了。

就我本人还是见过许多茶园,茶厂的。实话实说,可改可提高的地方太多了,我就说一点,我去过的80%的茶园没有灌溉系统,靠天吃饭,偶尔有见的就是漫灌的方式。旱情来了只能靠拍大腿跺脚骂娘过日子。其实我想过是为啥。可能是茶农看着优质茶园那些不需要,觉得自己也不需要。你看武夷山正岩区那好山场需要灌溉?但是自己忘记了自己不是正岩区。我去武夷山市某村里,说高山突出来那部分茶园减产一半以上。然后就是舍不得花钱,也缺乏人力资源吧。

所以现代农业,不是下化肥农药就是现代农业。你得有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山场的优缺点,做好规划,提前整好设备,技术。让你家茶树欣欣向荣,还品质卓越。

2 产业发展,在于有规模的企业

几个茶叶公司好像要IPO了,我几个同学,师兄师弟亦在其供职,说实话我酸的不行,很羡慕嫉妒。当然是要恭喜大家发财。中国的茶叶企业还是太少(三五个人开个档口,一个农户搞个加工厂其实都还算不上有规模的企业),优质企业更少。所以我是非常希望这些大企业做大做强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中国茶难就难在分散度太高,难以优化管理。不像手机业这种集中度高,你如果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那么就是华米OV等几家坐下来想办法就行。中国茶叶太分散。很多地方仍然是茶农->批发商->零售商->茶客这种最原始的倒卖链条。有很多茶农只能从收购商那获得市场反馈,做出决策,而不知道消费者的感受。而为了获得和维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利润,批发商和零售商往往尽可能不提供详实的产品信息。那么导致整个链条唯一准确的信息只是价格信息。茶叶这种复杂特殊的嗜好品,反馈巨慢无比,市场有明显的滞后性。比如某地茶农推出几种特殊风味的茶,种植到能大量上市花掉五年,然后市场刚开始物以稀为贵价格高,尝鲜者就把茶喝完了,等其他茶农发现这个好做,改种追上来最少也要2年;然后大量供给,开始进行真正的市场检验,等大量老茶客喝了发现这茶喝的胃刺激性太大容易反酸,又是2年过去了,等市场反应过来产品滞销,价格逐年下降,又1~2年后茶农才明白这不是市场波动,而是产品不好,这过去了整整十年左右啊!然后茶农如果要靠改种,大批又要花1~2年改掉这个品种。

只有大型企业,连种植到销售一条龙的企业才能做出不一样的链条。才有足够的能力,比如先小规模种植,做出来找业内专家和大量的受众进行试饮和调研,分析。确定产品优质可做,再通过企业行为推广扩产。这虽然不快,但比茶农的方式还是效率提高无数倍。

一句话,中国茶业的未来,是大企业,强企业的天下。规模化不仅仅是产量的提高,更是产业链的整合,效率的提高,信息的传递。大企业在科技应用,数据采集,营销管理等多方面比小农散户强了太多。

3 茶叶产业化确有难处

可能大家也想问,主任你怎么总是收成品茶,难道不能和茶农签订长约,做企业加农户模式吗?其他多少农业类企业都是这样起来的,为啥茶叶不行?

还真是很困难。如果我每年定时去几个茶农处收茶,我可以只要他相对好一点的茶,而不要做失败了的茶。(当然有一些茶农是要求你必须好坏按比例收不然不卖给你的)如果今年他茶都不行,我大可以不收。因为茶农的品质其实是很难稳定的。每年的收购对他都是一次大考。那么他在平时的茶园管理和茶叶制作上,可不敢偷懒,不能乱来,否则茶就没人要了。而如果我给他签订了长约,反正我都要按某价收掉他的茶,那么他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多产鲜叶。忽略茶园管理过度采摘,制作品质降低这些自然出现。茶叶品质没什么量化指标,很难在合同上签成品质下降到什么分数我们就不收购。如果我需要派人盯着这些茶农的行为,成本又过高。所以很多大企业,直接就租掉茶农的地自己派人管理。像我们这种规模不足以每个产地养一个技术人员盯着的企业,基本上收成品茶就是唯一的办法。但这个办法效率很低的,每次去原产地随便都要喝上百道茶,对收茶的我来说是一件很折磨的事——即便这样还常找不到合适的茶。

4 未来,茶叶的定位会分化

中国各地茶产业容易有一个误区,就是所有的企业都想做高端的。每一个企业给自己定位时都恨不得自己是特供,是领军,是茶中茅台。而每一个产区在进行品种选择,茶园技术推广时,也没有清晰的定位。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希望自己当地名茶成为西湖龙井,成为大红袍

实际上根据当地本身的资源禀赋,气候土质这些硬件,还有文化沉淀,应该要明白自己是做顶级名茶的,还是一流名茶,还是次一级的大众名茶,还是普通的消费型茶叶,还是做中低端原料茶。这几种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茶树品种的选择,栽培方式,制茶手段,运营方法全都不一样。不能生搬硬套。

说说顶级的名茶。它除了要有一流的自然条件,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茶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个积淀是在受众心里的,也就是不用宣传就有的。比如那些真正的历史名茶。狮峰山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正岩大红袍,乌岽单丛,金骏眉这些都可以是顶级名茶。顶级名茶注定是很多老百姓喝不着,几乎永远供不应求的。即使你在某不知名深山制作出和金骏眉一样品质的茶,你也无法重新起个名字就变成和金骏眉一样的顶级名茶。(也无法就那样轻松卖到五位数)因为缺少茶文化沉淀。包括历史,故事,树种的进化,工艺的流变改进等等。也就是说顶级名茶几乎就是生而尊贵,比如茅台,在我们出生以前就是顶级玩意儿了。

但如果你拥有和顶级名茶接近的品质,则可以做一流名茶。也就是做不了茅台,可以做红花郎和五粮液。这一类只要在市场上坚持做,总能收获到自己的粉丝,慢慢建立优势,甚至有可能挑战顶级名茶。比如竹叶青,其实在原始茶文化沉淀上不如蒙顶甘露蒙顶石花,峨蕊(应该就是现在的峨眉雪芽)等,但由于大企业运作得当,现在稳坐川茶头把交椅。(虽然我觉得问道级别以下我个人亦不太喜欢)没错,顶级名茶不需要品牌,因为其茶名本身就是顶级品牌,而且一旦有品牌往往很难操作。顶级名茶的玩法应该是私房玩法,客户的投入度高,一个山可以分出许多山场,搞出许多玩法。也就是顶级名茶本身应该走“无牌之牌”的高订路线。或者只有产品品牌,而无需渠道品牌。如刘国英的“空谷幽兰”,梁骏德的“浑然天成”,孝文的“牛首”。这个就等于变成了个产品品牌。而一流名茶则因为在客户心中没有提前打好基础,而且往往与其他大众名茶共用一个茶名和概念,所以需要企业品牌和渠道品牌来背书,并进行良好沟通。

大众名茶这个档次,是未来中国茶叶最需要发力,也最产生价值的一个档位。我可以预言,未来十年到十五年,这个档次会涌现十家以上的上市规模的企业(不一定真的上市)。而且非常挣钱,比上面两种挣钱多了。丰田大众永远比劳斯莱斯挣钱,也比奔驰宝马挣钱。因为基数不是一个数量级。这个档次里,品牌就不是第一位的了,运营和产品才是。能铺多少档口的货品,做多少个爆款产品,决定了企业的硬核实力。和五六位数的顶级茶搞奢侈品,以及一流名茶的几千一斤的轻奢品不同,大众名茶价格横跨一百多到一千多一斤这个最好的区间。

普通消费型茶叶,在未来量虽然减少,但会长时间的存在。他们可能没有品牌,甚至没有茶名。就叫绿茶红茶茉莉花茶乌龙茶。但中国庞大的市场底子还是会托着它的。但量大,利润却不够,不足以支持专卖店甚至是专柜。他们的渠道会慢慢走向超市,便利店,拼多多等。我在松溪、淳安看到的这种厂家,割草一样机器收回来的茶青,流水线进入杀青制作,很快就是整麻袋的成茶出来了。这一部分是对成本最敏感,是现在以及未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以前这些茶叫大宗茶。和上面说的名优茶加以区分。

更新了更新了哎。

最后就是调饮茶。新调饮茶。在以前,调饮是尾巴,最低端的茶拿去做调饮。高端的调饮茶很少见。而随着题中说的“喜茶”们的崛起,中端甚至高端的调饮茶都在涌现。以前对调饮茶的认知需要革新。以调饮需求定产必须提上议事日程。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做这一块。那么以后几百元一斤上千一斤的调饮茶一定会出现。这里面很重要是主流茶文化界对多元化品饮的接纳。以前调饮茶的基础茶以红茶和部分绿茶为主。未来则在乌龙,白茶黑茶等多方面发展。

既然可以开启追更,我就继续更新下去。今天拉通产业链价值链来讲一下。

5.茶叶产业链及技术进步

推动茶行业进步的是奶茶这种新消费形式,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夹带茶叶出海的新机会,是小x茶,x益,中x,澜x古茶,x马等等大企业品牌运作。但茶业行业进步最根子的动力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茶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根本推动是技术进步。

我曾经开玩笑说茶叶的技术进步:富人靠科技(智能化工业化生产线什么的),穷人靠变异(茶的品种变异)。

我们现在从整个产业链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一下每个环节的技术进步情况以及问题。产业链模型:

茶生化基础研究(包括基因以及分子生物学)——育种——种植——加工——审评——茶艺与消费——茶文化与产业形态

加工后另有一个分支——深加工——茶叶保健

有些公司和产业是技术驱动型,有些是市场驱动型。以前茶整个行业都是市场驱动型,未来会出现技术驱动型。

茶生化,这是整个技术进步的底层推动力。但由于一会提到的断层等问题,它现在对产业的推动非常低。现在研究主体是各大学,研究所。由于这种项目经费好拿论文易过,所以一眼望过去还比较欣欣向荣,但革命性研究不多,对产业影响非常有限,可转化为生产力的少之又少。由于是纯投入,无产出,受到经费限制这一块研究不出太多东西。做的人都很艰难。企业是不大可能做这一块基础研究的。

茶育种。这一块也是大学,茶科所等机构在做。农业其实品种方面实在是太重要了。茶方面,好的品种效益是差品种的n倍——从质和量都是。但是现在力度和理念都跟不上。原因就是无法产生专利效益。育种出优良品种其实只是对产业做贡献,对育种方好处并不大。你做不到品种专利和品种垄断,也就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来支持下一代育种。就像鸭屎香单丛刚出来时价格贵,很快大家就偷剪枝去扦插,很快满凤凰山都种了鸭屎香。对品种的源头发现者来说几乎没太多的利益。茶科所和大学育种由于和实际商业化的种植生产离的较远,实际上有时候所选育的品种不一定适合市场(只是适合向上级反馈,以便获得经费)。

种植。茶叶种植技术,茶园管理,专用肥料等中国现在都是发展的较差。大部分茶园种植上都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这一块的研究和技术进步的比较慢。由于土地流转等基本问题,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茶农都是小农模式,规模以上的大型茶叶种植园还是太少。而大型种植企业同时做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更少之又少。一条龙企业由于前期失之毫厘后面谬以千里的放大效应,它有动机去提高种植技术下肥标准。在前面多投入一分钱,在销售端可能挣回来十块钱,非常划算。有了这种改善的需求,不论是研究方还是供应方都是正向刺激。对于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种植户来说,多产茶青一斤就是多一份钱,品质在大家一个水平线上就可以了。改善种植投入高见效慢,可能一次性投入很多,但每年茶青也很难比别家卖贵10%。而改变种植还有巨大的风险,做坏了茶叶批量死亡或者病虫害增多怎么办。而对于收青加工企业,买你普通茶园精心管理贵一点的青,还不如去买好山场的青也是一个成本,它那个还在终端有加成buff。另外市场的非理性上,由于后面讲的审评系统,茶艺系统的缺失,非知名产地通过良好的种植管理制作出接近甚至比原产地还好的茶,也因为缺乏历史文化buff可能卖不到原产地的高价。这一切都在阻碍这这些环节的技术进步。

加工。现在大学,研究所,农科院等的经费里,毕竟偏分子生物学那些看起来高大上容易发文的,育种还是有点经费,而种植加工在这个角度看来应该是企业为主体来研发的事。所以几乎没什么项目和经费。而企业对加工研发其实并不上心。已经达到垄断级或接近垄断级的茶企不需要研发,因为赚钱太容易了,竞争压力不太大,占领资源的需求远大于获得技术,只要我把最好的山头霸住,你其他企业很难玩的过我。而中小企业倒是想研发新加工技术来挑战大企业,奈何实力不允许。加工的改良有时会从茶叶的品种,加工中生化反应的底层原理,加工设备的改良设计制造,还要搞数据化和培训,这么一套复杂的工程,还要在市场上跑新口味来测试。只有垄断级大企业能搞的动,中小企业根本没办法。能做的创新充其量就是把原来烘干变成抽湿机抽干,原来炒锅杀青变成微波杀青这种办法,或者让师父制作时调整调整手法试试看。我有个师兄有专利的红茶发酵数控提示系统,通过对茶中茶黄素茶红素比例来传感器感知茶发酵度,来控制发酵时间,这是多好的设备!可是这个装备很难卖出去。设备贵(它得分摊研发费用),操作有门槛(农民伯伯用起来难)没有对接环境(有些红茶厂根本没有WiFi没有网络没有电脑也没有及时停止发酵时愿意迅速干活的工人,没有空气温湿度控制能力)。现在,这个推动加工变革的居然是那些小的加工器械厂。比如制作新的仿手工摇青机。但由于能力有限,推动速度很慢。那种有人工智能采茶机采摘茶青,进厂后机械化数字化加工成品的未来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审评与检验。我就不吐槽了。老系统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早就该改革了。由于会触动的利益太多,这个系统大家都默认它是不存在的。不要去动,不要去改变。谁改估计会遭到群起而攻之。没人敢触这霉头。我也不敢。为啥搞汽车碰撞测试的不会被车厂追杀?为啥搞手机数码评测的不会被厂家追杀?怎么茶叶这个领域就基本属于不好动不要动的状态?我也不知道。如果一个系统好用,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各个企业在用,各个机构在用,各个商家进货也会用。现在有多少在用?

6.今日感悟:“有机茶”不是茶叶的未来之光。

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这么一个争议很大的观点。有机茶是不是茶叶未来?我认为不是。

有机种植是一种在植物成长过程中完全使用自然原料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施肥和害虫控制。个人和商业机构都可以进行有机种植。其中,商业机构生产的有机食物会只进行少量加工,并几乎没有化学保护剂或其他添加剂,这些食物也被称为健康食品。

之前我也觉得,尽量使用自然的方法种植,不要用化肥不要用农药,努力采用各种生态防控,自然种植,确实种植出的茶相对香气好,品质较高。前几天看到的资料:我国摆脱饥饿,农业产业是依靠工业化才能做到。30kg的化肥提供的肥力,用人畜粪差不多需要一吨。另看到的资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茶叶平均亩产260多斤(绝大多数是绿茶),现在中国平均亩产110-120斤。(都是指每年每亩的干毛茶)

回归到植物生长本身,植物的芽叶不外乎是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糖类等等),蛋白质(氨基酸构成),脂类,叶绿素,还有化合需要的酶,等等。这里的大头的CHO这些元素的收集,是靠植物光合作用合成。也就是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这只能提供CHO三种元素。而生理功能核心的蛋白质,脂类,ATP,DNA、RNA,叶绿素等等这些,需要氮磷钾镁等许多元素。这些只能通过根系从土壤吸收,无法自造。肥力达不到,植物生理能力达不到最大化,对阳光的吸收达不到最大化,首先就是植物的总体生理指标不足,发芽量以及新稍里的营养不够。而这些肥,如果纯粹靠自然生长是远远达不到高产的,靠纯自然产生的肥料,成本则是特别高昂的。要实现未来老百姓也喝好茶的目标实在是太难。因为看上去种茶都是在荒郊野地,土地不值钱,实则适合生产好茶的地方未见得那么多,要尽量发挥这些不错山场的产能,差的山场要制作高品质茶则所花的成本更高。

实践中,使用纯有机种植的茶园干茶成本比非有机的高出不少。具体高出多少我手上数据不足,但据了解的几家是高出蛮多。导致实际上喝着一样的两个茶,“真有机”的比不是有机的贵挺多。于是必然这种茶仍然是滞销的。如果有机茶畅享,中国到处都是做有机的了,茶农也不傻。而生产有机茶的厂商还是抱怨国标不像欧标那样帮他们打击竞争者,抱怨消费者不愿意为安全买单,抱怨市场混乱信用缺失等等。然而,消费者用人民币投票的结果是,那个更安全保障安全,只是作为加分项。比同等口味茶贵个一点点,一两成可能大家还能接受,再多就不行了。而且安全要求其实是茶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档次体现。高端消费他主要要消费茶的高端品质,也就是高端的香气滋味稀缺性。普通老百姓则更在乎性价比。

好吃便宜的苍蝇馆子有人吃,干净安全但不好吃的高端餐厅没人吃。能吃高端餐厅的,干净安全只是基本要求,不能作为高端餐厅的卖点。

不能自己推动自己的机制就不是好机制。有机茶在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茶叶市场里还滞销,说明它并没有扭转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能力。

(有一些公司,比如有一百亩有机,有认证,其他几千亩都不是,但全公司都以有机作为卖点,话术上宣传上模糊一点,这种“有机”茶就只是贵那么一两成大家尚能接受。这种我不称之为“真有机”)

未来主流的茶园不应该,也不会采用纯有机种植的方式。化肥,农药,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养活中国十四亿人的根本。有机种植的思路其实是逃避去改良化肥农药的努力,只适合搞点“特供”的不计成本的“领导茶”。

应该发展更安全的,环境友好的,高效低毒无毒的化肥农药。使用工业化生产的肥料农药,它完全可以通过大规模现代化、自动化生产降低成本。使得茶叶高品质、高产、高安全性、低成本成为可能。

基肥与土壤改良:

现代化的茶园和任何种植园在前期都应该做基肥和土壤改良。按照生产高品质茶叶的要求,对土壤进行生化成分、物理特性、微生物环境的分析。然后给土壤开方子,进行针对性的改良。(我有个师妹的公司专门做这个)

综合施肥

研发适合茶叶这种叶用植物,既能够提高品质又能提高产量的肥料。(虽然实际上品质与产量有拮抗作用)适当的施肥补肥。它肯定不是某种单独的肥料而是结构复杂的复合肥,配方肥,或者有机肥与复合肥结合。由于茶叶种植比其他许多作物有复杂性,肥料的要求更高。而肥料还需要考虑到保护土壤的物理特性,保护土壤的微生物环境。这样的肥料现在看来还没有真的出现。(如果出现了通知我,哪个公司在研发吗?也请通知我。)避免土地因化肥造成板结,造成微生物群落变化。茶叶种植中的生物固氮,微生物作用是很大的。

修剪与采摘控制

通过合理的修剪与采摘进行养蓬和控制虫害。

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现在的除草剂,杀虫剂还处于太低级阶段。物理除草,害虫生态防治物理防治这些,也是在之前说的安全廉价有效,生态友好的前提下进行综合的设计,多重手段相结合来进行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总而言之,就是搞又低成本又高安全性高生态友好的综合性方案,该方案不能排斥工业化的化肥农药,而是应该发展更好的化肥农药。安全性这些应该以实验来进行反复科学验证,而不是无脑堆成本上有机。如果你去过我国广大的茶区,你就会理解我说的,让这些茶园全做成有机茶,是不现实的。

当然,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未完待续,欢迎追更。

中国茶的战略困境是冰火两重天:一小部分中国茶的深度嗜好者,大部分现代人并没有将茶当做生活必需品,反而被咖啡、立顿茶这些非中国茶饮品替代了。中国茶企的核心战略是两化:规模化、消费品化。

  也就是说,必须由领先的茶企品牌率先崛起,才能逐步打破中国茶消费小众化的现状,重新让中国茶成为大众化、日常化的生活必需品。

  上述论点是对中国茶产业破局的战略结论,但还不是进行战略落地(即战术执行)设计的时候。中国茶的复杂性决定了,在总战略方向之后,要对茶叶的商业模式进行梳理,才能为中国茶的各路主体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提供坐标系。战略目标+商业模式+战略定位三点一线之后,才是针对性的茶叶营销模式设计。

  希望借本次对茶叶商业模式的完整梳理,让有志在中国茶产业掘金的各路主体,看到中国茶的丰饶性与纵深度,为茶品牌创新提供广阔天地,摆脱战略错误、营销低级、模式同质的中国茶产业“三宗病”。

  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收入及利润的方式,一片小茶叶可以变化出十种商业模式,每种商业模式都具备产生强大茶品牌的基础。

  强大品牌是什么概念?按目前茶产业总产值及TOP10茶企规模,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茶品牌来说,至少是年销售额10--30亿元,如果考虑未来3—5年茶消费的升级,20亿元是每种商业模式下茶品牌老大的目标。

  按照产业生态的理论,一个第一品牌20亿元的品类,将至少有2-3个3-10亿元之间的第二阵营品牌,以及众多1亿元以下的地方品牌——这是中国茶营销的专业研究及实践,可以为中国茶产业做出的最大贡献,超出了帮助单个茶品牌崛起的价值。

  本文所指的茶品牌,皆是以茶叶为基础,不包含以香精、添加剂调配的茶饮料。

模式1:品类品牌。

  释义:品类茶即是中国茶的六个基本种类,2011版《中国茶经》收录绿茶153种,红茶3类11种,乌龙茶14种,白茶4种,黄茶4种,黑茶6种。该版茶经对乌龙、黑茶、红茶品种收录数量少了点。坊间所谓7万家中国茶企,绝大部分就是指围绕六大茶种产业链形成的各类茶叶主体(茶农、茶商、茶厂、茶贸易公司)。

  目前水平:六大茶种消费的地方化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从严格意义上看,中国并没有任何一个茶种实现了“全国化”消费。可喜的是,六大茶种的认知度全面复苏,尤其以红茶、普洱、黑茶、白茶的表现为近5年的亮点。这种复兴伴随着各种炒作,但本质上是中国茶消费化复兴协奏曲里的一段旋律,市场机会的价值大于炒作的杂音。

  目标顾客:除福建、广东的乌龙茶是全民老少皆饮之外,其他茶种的消费顾客以男性、中年(30岁以上)偏多。

  消费驱动力:地方生活习惯是核心驱动力,高价茶炒作是第二驱动力,品牌连锁专卖店是第三驱动力。这种驱动力现状,决定了品类茶仍然处于消费品化、全国化的初级阶段。

  市场潜力:普洱、乌龙是虚火,白茶、黑茶有亮点,但后劲不大,绿茶仍处细分品类割据阶段,红茶崛起迅速——这个格局意味着:白茶、黑茶要走高端化,红茶、普洱、乌龙都到了全面普及化关头,绿茶各品类必须走先树高端品牌(垄断优质产区),然后再大众化渗透的路线,特别是传统十大名茶里的茶企。

  关键成功要素:按照产业营销图谱里“价值化”与“规模化”两类驱动引擎的规律,制定从品类中快速成为领先品牌的营销模式,抢夺品类第一品牌制高点。

 模式2:渠道品牌。

  释义:主要有茶叶市场(茶城)、茶行(零售店)、品牌连锁店、网店四类,是茶叶销售的主要形态。

  目前水平:茶叶市场依然是内销的主流渠道,品牌连锁店是茶城、茶行的精致化,网店则是前面三种的电子商务版。综合性渠道品牌比品牌连锁发展要好,乌龙茶、普洱茶的渠道品牌做得比其他茶种要好,如天福、八马、大益等。显然,其他茶种确实被“细分品种纵向切碎”了,甚至没有看到“横向”做渠道品牌的巨大机会。

  目标顾客:渠道品牌的本质是生活圈(或商圈)客户,目标顾客是比较泛化。

  消费驱动力:定价、品质、服务是核心驱动力,与零售品牌基本相同。

  市场潜力:各品类里的全国性渠道品牌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乌龙、普洱的招商加盟品牌很多,但大多对于零售店即渠道品牌的经营没有成熟模式,圈钱、虚火的倾向比较严重,没有按照零售店的消费规律去设计运营模式,即使如八马这样有大广告轰炸的品牌,也可能后劲乏力。

  关键成功要素:选址标准、客户培育模式、生活圈(商圈)营销——让每家店都能赚钱,才是渠道品牌的根本,而不是明星代言与大广告。

模式3:包装品牌。

  释义:有原叶、原叶茶包、制品茶包三种形态,以KA、AB、CVS为渠道的超市包装茶品牌。

  目前水平:以立顿为代表的制品茶包一支独大,原叶袋泡茶包、原叶茶粉袋泡茶包技术上皆无瓶颈,却不被重视,原叶(散)包装茶也没有大品牌。一茶一座的袋泡茶、龙润的普洱OfficeTea袋泡茶、帝泊洱的普洱冲调粉,推广都不成功。

  目标顾客:大众化,尤其是办公用茶的理想形态。

  消费驱动力:口感诱人稳定、包装简洁个性、价位适中、潮流时尚。

  市场潜力:可以在立顿茶之上创造高一价位与品级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中国茶品牌。

  关键成功要素:渠道、定价、品质、推广,要按照消费品的规律认真研究动销模式。

 模式4:茶馆品牌。

  释义:星巴克式的茶馆品牌。

  目前水平:个体化、地方化、餐饮化、棋牌室化,主业错乱模糊。

  目标顾客:混乱。

  消费驱动力:非正餐的娱乐动机。

  市场潜力:传统茶馆模式除高端会所级或娱乐性品牌以外,都没有太大发展空间,也没有可复制的品牌模式。

  关键成功要素:投资人的经营兴趣。

 模式5:茶艺品牌。

  释义:以教授、训练茶文化、茶艺为主的教育品牌。

  目前水平:茶道、茶艺作为琴棋书画之外的国学,是进行传统教育、个性教育的最好载体,少儿茶艺教育、专业茶艺师认证教育都在各地兴起。

  目标顾客:少儿、年轻人为主。

  消费驱动力:个性修养。

  市场潜力:中国茶艺将会是少儿培训教育产业的黑马,市场潜力巨大。

  关键成功要素:课程标准化、定价合理化、师资多元化。

模式6:原液茶饮料品牌。

  释义:茶叶原液萃取,不加任何香精、糖精的即饮产饮料。包装形态有PET瓶装,铝罐装、铁罐装等。

  目前水平:澜沧江、帝泊洱等都推出了普洱原液饮料,皆不成功。日本的原液茶饮料技术较先进。

  目标顾客:尴尬。产品定价较高,在饮料里是高价位产品。

  消费驱动力:原液无糖。但这个说辞驱动力不够。

  市场潜力:有成为创新茶品牌的机会。

  关键成功要素:解决消费者利益点与渠道动销模式,即必须研究清楚究竟什么人会喝,为什么会经常喝的战略问题。

模式7:原液现泡品牌。

  释义:在Nessprsso(咖啡机+咖啡原液)技术启发下衍生的原液茶现泡模式。

  目前水平:一个些品牌在做探路者。

  目标顾客:写字楼白领。

  消费驱动力:原液现泡、口味丰富、茶水温度配比科学、提供了办公茶的新选择。

  市场潜力:有成为创新茶品牌的机会。

  关键成功要素:性价比、普及化的价格门槛、时尚基因。

 模式8:礼品茶品牌。

  释义:中国万亿礼品产业里的茶叶品牌。

  目前水平:都在做礼盒装,打礼品诉求,却没有一家茶企明白“礼品茶”的做法——如何塑造一个礼品茶的全国性的、符号化的品牌。红岁、八马不属于礼品茶,徽府茶行、国礼徽茶之类的所谓横向茶产品,是对“横着做产品”的误读。

  目标顾客:中国人送礼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的礼,这是礼品茶设计的原点。什么人都能送的礼品,就不是礼品符号。

  消费驱动力:礼品符号化。

  市场潜力:巨大的处女地。

  关键成功要素:品牌符号化、产品固定化(性价比)、时尚化。

 模式9:茶食品品牌。

  释义:主要有茶糕点与茶饭包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

  目前水平:地方化、特产化、零碎化。

  目标顾客:广谱人群,适应性广,无限制。

  消费驱动力:茶香、健康、口感、特色。

  市场潜力:无论是作为功夫茶点心,还是独立的茶食品,包括煮饭用的茶包(煮出色味营养俱佳的“茶饭”),都有很好的销售潜力。

  关键成功要素:产品研发、品牌化、市场推广。

模式10:茶铺(Teashop)品牌。

  释义:类似奶茶铺、水果捞的原液茶现饮模式。

  目前水平:无原叶茶品牌。

  目标顾客:年轻男女,街客。

  消费驱动力:茶香、无糖健康、混合口味丰富、解渴营养。

  市场潜力:具有发展出全国性、规模化连锁现饮铺品牌的潜力。

  关键成功要素:产品研发、连锁模式、供应链管理。

  从上述茶叶十种商业模式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茶具有深入现代人生活消费的巨大空间,各茶叶主体需要从战略与商业模式角度重新思考企业的定位与方向。

  从未来茶产业资源的发展趋势看,如果仍然千军万马在一条道(第一、第二种模式)上,资本投向高度同质,不仅不能利用中国茶叶的产能、推动中国茶的日常消费化,而且必将在优质资源集中化、垄断化的收官阶段,对中国茶农、茶商乃至中国茶产业造成巨大伤害。

  中国茶营销,必须呼吁、帮助中国茶在上述十种商业模式上,塑造“领先品牌”,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中国茶产业形成以“消费拉动产业链”的良性生态系统。

  中国茶既是一门技术活,又是一个需要大资本撬动、激活的产业。但只有资源、技术、大资本,却不知道战略方向、不选择商业模式,上游茶园并购是低投资回报率的盲动,营销活动(代言人、广告等投入)是花拳绣腿的假把式,不会对塑造品类或商业模式的第一品牌有真正驱动力。

  用战略视野洞察、商业模式定位指导、设计中国茶企的营销,才是快速成就第一品牌、投资回报率(ROI)最高、最快的破局正道与王道。

这么大的问题,让我想起纠结我整个青春时期的困惑,生命的意义究竟是啥,当然我现在也没有考虑出什么结果来,虽然走过了很多路,看过了很多书,效果依然不是太好,只是早已没有当年的那种执念。也许什么时候这个想法又能蹦出来,三两黄酒配一叠花生米把这个邪恶的念头灭了。

中国茶的未来之路是什么?作为茶行业从业者我们应该说每天都在思考和尝试,从茶叶的口感,包装,拼配方案,销售渠道等等。就目前来说中国的茶叶还是非常传统、非常农业、非常零散且不够规模。年收入过5个亿的茶企都寥寥无几,更不要说品牌。

茶叶的起源在中国,中国是世界茶叶生产量最大的国家,然而7万家茶企却抵不上立顿一家茶叶公司,为什么?

好在茶行业已经有一些大佬和一些发达的茶文化国家,很多他们走过的路,我们可能会一一再走过。江湖高手最怕无敌,为啥?无敌就完了,打败你的不是敌人,而是寂寞。记得任正非有说过,之前思科,阿尔卡特,爱立信,西门子,都非常牛的时候,我们还是小跟班,小跟班的好处是啥呢?前面的路都是现成的,我们依葫芦画瓢,总能做点东西,也很清楚需要做点啥,走着走着,有不少领域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甚至是领先世界水平,现在前方已经没有路,或者说到处都是路,走那一条才是未来?谁也不知道。茶行业,我们还有立顿,还有日本这样同为茶文化发达国家可以参考。

如果以我们在茶行业的认知和对消费者的趋势做一个茶行业的预测的话,还是比较乐观的。

茶叶之所以比咖啡出现的晚,还能在英国刮起龙卷风,让整个英国陷入东方神秘饮料的疯狂。跟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是大国,其次是神秘的东方。简单说就是有钱的神秘国度的流行产品,流行的会更广泛。咖啡只不过是奴隶种植园的饮料罢了。

这个跟未来中国茶的未来有什么关系?这里借用川建国的一句话,“让中国再次伟大”这次肺炎的副产品:我们国家的经济将更快的融入世界,更快的速度反超美国,“千年老二”即将轮到美国,有经济才有文化,这个历来都是这样。英国的工业革命前后诞生了巨大的文艺作品,美国,日本,中国的唐宋墨奴如此。大家有看过多少非洲的文艺作品?我相信有杠精会来挑战,可以奉陪。随着中国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文化,茶文化,茶产品将会再次高大伟岸起来,要知道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出口却比不过肯尼亚,在世界的口碑不如日本。未来会更多的改变,随着经济的不断膨胀,溢出效应。这个是个大前提。

其次标准化,有很多人不认可,我只说主流是标准化,你说茶叶不好标准化?咖啡很容易标准化麽?所有的标准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走标准化,你让大众消费者了解马头岩肉桂和九龙窠肉桂的差异?让大家了解武夷山的三五百个乌龙茶品种的区别?国外的立顿也好,日本今年比较火的绿碧茶园也好,国内的小官场、三顿半咖啡,这些都是走的类似的通道,标准化。所以未来标准化会是一个主流,而且不再羞羞答答的,非得拿个传承人来坐镇下,哪个山头,哪里的故事,未来的茶客未必会关心这些,他们关心的是设计好不好看,味道好不好喝,喝起来是否安全,是否简便,你一做宣传就是正襟危坐,焚香静气,插花挂画,这让都市的小朋友情何以堪,有那么多时间去搞仪式感麽?没有的,不只是我们 没有,日本银座的小伙伴也没有。

大农业,也就是大茶厂,大茶叶公司,这个涉及的层面会很广泛,我在上面的链接里面有做更多的解答,也就是涉及到土地兼并的问题,还有金融介入的问题。农业目前还是老大难,每年国家会出台无数的惠农政策,为啥有惠农呢?但凡国家鼓励的,基本是比较困难的或者社会稀缺的,比如我们要鼓励老人摔了需要扶起来,那说明什么?现在老人摔了,大家马上去扶起来的概率比较小,社会风气变了,如果这是理所当然的现象,我们还要鼓励麽?原来为什么不把农村土地跟城市土地一起搞类似70年产权的处理呢?首先,我们需要优先让部分地区富裕起来,部分地区就是北上广深,就是一线城市,然后是二线,三线,,,,五六七八线,如果农民都在村里安居乐业?谁来发展城市?现在城市化进入到一定的时期了,一线很多城市也容纳不了那么多农民工,就会逐步的回流,到二三线,或者五六七八线,农村?我太难了,,,,另外,土地兼并引发的后果是毁灭性的,请参考巴西的景点电影《上帝之城》,我们之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上帝之城》,跟我们此前咬定的土地政策有很大关系。

目前茶就是茶,未来茶会更多的融入生活,茶的提取物,茶粉,茶各种精华,目前的茶产业,更多的还是茶农(主流是农民群体)在从事,未来会有更多的精英人士进入,脑白金都能成就一方霸主,茶元素的空间将会更大。有历史,有消费群体,有沉淀,有文化,围绕茶叶会有更多的作为。

先写这些吧,算是抛砖引玉,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再来补充

每次看到这样的大标题,我都觉得有些人就是格局大,忧国忧民。我都不大想这些问题。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茶行业,热点是什么?古树茶,小产区,名山茶,龙井,金骏眉,放养茶,是这些,并不是CTC,说明什么?说明内销为主,养生为主。在国外卖冰岛十几万一公斤,不是疯了么?

市场自有其规律,拿一些国外的现象或产品来套中国茶,是非常不明智的。如,红酒,普洱茶行业大都在关注都在学习红酒的模式,这么些年过去来,谁成功了?学这些模式都偃旗息鼓了。为什么?因为水土不服,因为文化的差异。

举个例子,茶可以入道,好茶可以感受到天地之灵气,这些你和老外说,不是找打么。他们喝着CTC,挺香甜的。当然,也有很少的老外会认同这些。

还有人多次跟我犟,说要让年轻人喝茶,就需要年轻化。这个我承认,但我看到更多的是,曾经年轻的80后,很多从奶茶转到了原叶茶。难不成00后不会转么?

奶茶,调饮茶,要不要做?立顿要不要学习?当然要,但不需要去举旗子,市场自会有企业去推动这些,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

茶的路,已经非常明显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组建自己的小工作室玩茶;茶农越来越文化了,各种有逼格的小作坊林立山头;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会客室搞起了比茶企还专业的茶空间;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茶和书结合的茶空间.....

这些,就是中国茶的未来!

至于走向全球,就更不应该担心。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茶和中文、中国文化都会成为世界的热点。

从实际来看,目前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中国茶的崛起已经提上日程,“佛系”了几千年的中国茶,如今想要一块世界招牌~

不过在中国茶真正崛起之前,我们需要思考一些问题:过去落寞的中国茶,做错了什么?跃升为“新流量”的中国茶,又做对了什么?我们的茶,离世界品牌还有多远?

一、过去,年轻人不爱喝中国茶

市场上,“茶”一直都受欢迎,严格来说,奶茶、果茶都是茶饮的一种。现代年轻人“续命”要么靠奶茶要么靠咖啡,在十几年与咖啡的竞争中,奶茶从不示弱。

就算是纯粹的饮茶,上世纪90年代,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正式进入中国,用茶包迅速占领国内袋泡茶市场,一度占到80%的份额。2008年新华社的一篇报道,让“中国七万茶企,不抵一个立顿”的振聋发聩之言流传至今。”

中国人不懂茶吗?

至少大部分人都能够叫出龙井、毛尖,或者绿茶、红袍之类的词汇。

中国人喝茶吗?

年轻人喝得非常少,与喝咖啡奶茶的频率相比,几乎等于是不喝了,这是为什么?

(一)喝茶有门槛:中国茶门道多

在中国,人们喝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许多人眼里,喝茶是一件日常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讲究的事情。比如用什么温度的水,怎么洗茶,用什么器具泡茶,怎么泡,泡几次等等。

从茶叶分类来说,中国茶不仅有六大茶系列,从产地上细分更是品类繁多。要弄清楚这些,一定得花费时间和精力。

于是,“与其考虑这些门道,干脆去买一杯奶茶或者咖啡好了。”——大概是不少年轻人不喝茶的心声。

(二)茶与咖啡有不同的“标签”

诚然,茶的门槛确实高,专业的咖啡门槛也不低,但这依然没有阻挡人们对咖啡的热爱,那怎么高深的茶文化就把年轻人阻挡在外了呢?

当谈到咖啡的时候,一般人们的印象是提神、高端、商务、白领、中产、娱乐,而提到茶,一般人们会想到生意、城府、老干部、传统。。。前者的标签天然符合年轻人的追求,而后者很难吸引年轻人。

(三)产品、包装都很难戳中年轻人

目前中国的零售茶叶,主要为散装茶叶。不是说年轻人不爱喝散装茶叶,而是散装茶叶常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而年轻人对产品质量向来讲究。

包装也是年轻人不选择茶的原因之一,或者说当前茶行业在包装设计上很少考虑到年轻人。在颜值时代,年轻人对于产品包装设计有独特的品味,好看、有调性、时尚都是诉求点。然而眼下许多茶叶外包装并没有迎合年轻人的审美,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设计画风。

连包装都戳不中年轻人,还怎么让他们购买呢?

(四)亟待解决的三大基础问题:工业化,标准化,全供应链缺失

一是工业化水平不高,很多地方的茶企还处于小农经济业态,生产模式为作坊式,从采摘到制茶,人力参与程度高,这就带来了生产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生产加工的效率低等问题。

二是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标准化不仅体现在预制包装形态上,还有种植、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运输、仓储环节的标准化以及口感、风味等方面的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如何保证每片茶叶的质量都一致?

三是供应链问题。常见的全供应链模式, 即为种植者将茶原料提供给加工商, 加工商(包括包装)再以批发、零售等模式销售给消费者。很少有企业做到包揽全供应链。如果缺乏全供应链模式,很有可能产生下游需求旺盛、上游生产跟不上,或者上游产能过剩、下游库存积压等问题。

(五)品牌少,为年轻人而做的茶品牌更少

提到咖啡,人们叫得出星巴克、瑞幸;提到奶茶,人们叫得出茶百道、一点点;提到中国茶,人们只能叫出龙井、毛尖这种品类名词,很少有人能够叫出一两个品牌,最多一个小罐茶,这还是近几年的,在过去根本没有。

品牌少,为年轻人而做的品牌更少,这也是中国茶在过去的问题。

这个时候再回来看看咖啡和奶茶,特别是咖啡,它几乎不存在以上五个问题,尽管它也有非常复杂的门槛,但它已经有了完善的市场化链条,而且咖啡本身是来自资本社会的舶来品,天生就充满了小资气息,在中国,最初的咖啡定位于白领市场,最大的连锁咖啡店星巴克也是在以售咖啡之名而卖社会名片之实。

咖啡天然符合年轻人对高大上的追求,对比之下,年轻人不喜欢茶就很容易理解了。

可能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几年,各路资本纷纷加入中国茶赛道,围绕中国茶的竞争,大有越演越烈之势,中国茶又要流行起来了~我们又不禁问,跃升为“新流量”的中国茶,又做对了什么?

二、中国茶的“新流行”

近日,茶颜悦色通过官方一口气发布5款新品,其中3款都是新式包装茶。也就在前阵子,永璞咖啡刚刚宣布旗下中国茶饮品牌喜鹊原野正式上线。

(一)打破中老年标签

点进小红书,搜索“茶包”,显示有12万+条笔记,内容以安利测评为主。据艾媒咨询数据,在喜欢袋泡茶的消费群体中,40岁及以下的人群占比为88.2%。这比传统茶企的主力消费者年轻了10岁,且女性数量基本与男性持平。

小红书上的茶包相关笔记;图片来源:小红书

(二)茶品牌,也新潮起来了

过去,由于地域品牌效应突出,一直以来,茶厂、茶商便以地域和茶种为卖点继续放大宣传,形成对地域品牌的正向循环叠加,这和农产品是同样的思路。

但如今,除了知道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这些地域名茶,大家开始认牌子了。在天猫9月发布的新中式茶饮赛道榜单中,新式茶品牌CHALI茶里、茶小空、TNO与茶颜悦色、奈雪的茶一同进入热度榜前五。

传统茶品牌中的大益、八马、正山堂等,也陆续推出更加年轻的产品线或子品牌。

产品、包装、场景、营销,被“重做一遍”后的茶,变得好看、好喝、容易喝。

除了颜值年轻化,包装的功能改良也在被开发放大,如泡饮更充分的三角茶包,替代过去的扁平茶包成为新主流。新锐品牌TNO主打的立式茶棒,加水搅拌即可得到一杯茶,其推出的另一款水滴茶则被做成了美妆蛋造型。

TNO自然之茶系列茶棒;图片来源:TNO公众号

(三)制茶工艺的多元化

如茶小空、Chabiubiu、CHALI茶里等许多品牌通过冷萃技术推出冷泡茶,不限水温,让炎炎夏日也可饮冰茶,大受年轻人欢迎。根据CBNData《2020天猫茶行业趋势报告》,2020年天猫平台冷泡茶消费规模增速比整体茶品类快10倍。

獭吨吨、喜鹊原野、八分之三、TNO、胶囊茶语等一众品牌,用咖啡思路推出茶粉、茶块、茶原液等产品,让饮茶进一步便捷化,也为茶的精深加工拓宽了可能。

而为满足不同需求,品牌们围绕茶原料和口味的DIY,堪比新茶饮。在原叶茶基础上,分化出另一条产品路线——拼配茶。通过原料拼配打造养生茶、功效茶、水果茶等系列,进一步开发出熬夜茶、晚安茶、上班茶等细分场景。奶饮、花果、中药材、滋补品……茶的强大适配性,咖啡看了都要说一句“柠檬”。

(四)亲民的价格

与动辄几百上千的传统包装茶不同,目前网上销售的小分量速饮茶,价格多在100元/件以下,茶包还可重复泡饮,一天喝上一颗/袋只用几元钱。

当老气横秋的茶开始年轻美丽,热情拥抱大众,“年轻人不爱喝茶”的传统论断,是时候被打破了。

三、中国茶的世界之路充满挑战

当中国茶开始流行,崛起之间,我们不禁思考它的未来,底蕴深厚的中国茶什么时候可以拥有自己的“立顿”?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如今的21世纪,国产茶品牌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巨头林立的森林。

据欧睿国际2019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全球茶企前三名分别为联合利华(立顿、PG Tips、T2等)、印度塔塔(Tetley等)、英国联合食品公司(TWININGS)。其他大品牌有日本伊藤园、新加坡TWG、斯里兰卡Dilmah、俄罗斯PrincessJava等等。多数巨头已形成集团化、全品类发展,触角遍及全球,想要从中撕开一条裂缝,并不简单。

对于中国茶世界化这个命题,我们不试图在此给出空泛的答案,而希望通过一些案例,带来一些思考。

(一)Twinings的弯道超车

国人熟悉的外国茶品牌,除了立顿,定位高端茶的Twinings川宁也是其中之一。

位于伦敦strand街,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伦敦川宁茶店;图片来源:Twinings官网

就在2019年,具有300多年历史的Twinings,通过年轻化创新首次超越了老牌冠军PG Tips,成为英国最畅销的茶品牌第一名。

功臣之一,是2018年冷泡茶和功能性茶的推出。通过聚焦年轻人,在社交网络上大活跃,Twinings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大批粉丝,引发新式茶饮的潮流。另外,把握到英国茶饮者从红茶转向绿茶、花草茶的流行趋势后,Twinings随即打造了Superblends系列花草茶。

Twinings产品;图片来源:Twinings川宁官方

与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定位高品质的Twinings,在推广上很重视茶文化的传播。Twinings家族第十代传人、形象大使Stephen 曾在采访中以Tea Master的身份,对泡茶的温度、时间以及用水等进行科普讲解。2011年,Twinings启动“茶学院”计划,宣传品牌悠久的历史和工艺,让人们可以学习茶的来源、制造、分级,以及茶饮茶点的搭配。

在宣传上,Twinings活跃在各个社交网络,并发起“Here for you”等多个广告系列,请知名人物和网红举办活动和播客,围绕茶产品如何帮助人们改善情绪等话题进行讨论。

(二)印度塔塔的并购之路

从本土品牌到全球第二,塔塔全球饮料公司(印度塔塔集团旗下)的崛起有明晰的路径。

2000年,印度公司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跨国并购行为发生了——塔塔集团斥资4.35亿美元,收购了大于自身三倍、原全球第二大茶商英国泰特莱茶叶公司(TetleyTea)。2007年,塔塔再度收购波兰茶品牌Vitax和Flosana商标,使其市场营业额跃居波兰市场第二。

目前,塔塔饮料业务涉及品牌茶、散装茶、咖啡和其他饮料,在60多个国家有业务往来。旗下有五个主要品牌,有不同定位和侧重,比如通过Tetley、GoodEarth、JEMCA品牌销售红茶、绿茶、水果茶和草本茶,以及向美国出口速溶茶粉。

塔塔集团旗下茶、饮料、零食等产品;图片来源:塔塔官网

塔塔关于茶的全球化实现了。不过,走并购捷径虽然可以“一口吃成胖子”,但如何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品牌,仍是值得考虑的新问题。

(三)澳大利亚T2的“中国风”门店

世界公认的茶起源唯有一家,因此,想打文化牌的一些外国茶,也玩起了中国风。

澳大利亚最大的茶叶零售品牌T2,在连锁门店打造上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年轻人发现喝茶也可以很酷,T2将时尚和现代元素引入门店、茶品、茶具设计。另外,在店铺装修上,每家店都以黑色木质墙面为基调,墙壁上贴满了中文旧报纸做的墙纸,以此表现茶文化的起源。

在货架设计上,则使用几乎占满整面墙的黑色方格架,方格里有各种茶叶茶具,按照名称种类一一摆放。据说,这一灵感来源于中药铺。

T2门店内,采用类似中药铺的黑色方格货架,部分产品礼盒印有“茶”的汉字;图片来源:T2官网

(四)一个做中国茶出名的英国品牌

成立于2004年的JINGTea是一个英国品牌,它的出品却主要是中国茶。品牌名“JING”取自中文“精”字,而在中国茶体系里,“精茶”专指毛茶精制加工后的成品茶,也是茶艺四要的开端。

JING Tea仅用数年时间便成为众多高级酒店、米其林星级餐厅的御用品牌,茶包在国内主要见于东方文华、威斯汀等酒店,基本上以茉莉花,大吉岭、乌龙、龙井和普洱等经典茶品出现。从理念到设计,JING Tea以简约的东方美学独树一帜。

JING Tea产品包括散装茶、茶包、茶具、礼品系列等;图片来源:JING Tea官网

随机撷取一些国外品牌案例,可以看到它们发展的高度成熟。但国产茶品牌的突围并非不可能。受访时,林川指出,中国茶在工业化、品牌打造积极性上比较落后,但外国茶的局限在于,普遍聚焦在特定类别上做专业化,比如立顿的红茶绿茶、日本的煎茶和抹茶。而我们不但有六大茶,更有独一份的茶文化底蕴。

从世界第一茶企联合利华开始剥离茶业务的动作中,我们可以嗅到全球茶市场的新变局。有变局,便有裂隙和机会。

四、结语

饮茶,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开门七件事”之一。经历过社会动荡、文化断裂,茶依然生生不息。从煎茶、点茶到泡茶,从民间到士族到皇家,从东方到西方再到世界,茶似乎无所不包,无一不容。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21世纪的当下,向“年轻”“快消”大步迈进的中国茶,会为书本上的茶文化赋予怎样的新内涵?自我重塑后的中国茶,又该如何作为品牌和文化符号,被世界重新认识?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期待见证。文章来源:[1]“佛系”了几千年的中国茶,如今想要一块世界招牌,FoodTalks,2021-11-02,DoD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