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故里的青茶一定伴细雨而生

2022-04-15 13:10:33热度:92°C

 提起清明节,人们总会想到“死”这个字,在每一年这个和风细雨的日子里,这个字更添悲伤。然而,伴随着这个日子的却是“生”这个字。清明的由来决定这个日子的悲伤。相传春秋战国时,介子推割自己的肉救躲避祸害饿晕的公子重耳,然而重耳做了君主——晋文公,论功行赏却唯独忘记救过自己的介子推。这时有人就替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忆起往事就召见介子推,说要给他一个大官,可介子推不愿意见他就带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没辙,有人谏言放火烧山。晋文公一听觉得可行就下令烧山,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烧出介子推母子,等上山一看才发现他们母子抱着一颗大柳树死了。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去祭奠时,发现那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轻轻随风飘舞。晋文公看着柳树就像看见介子推,他折柳佩戴,并给老柳树赐名“清明柳”,又将这天定位清明节。唐代时,清明节持续三天,为了区分这三天,分别叫做大寒食、宫寒食和小寒食(即清明节),前面两天延续吃冷饭、祭奠习俗,到清明节就除外踏青、交流。宋朝时, 定在清明节祭祖。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也正是因为如此,清明节代表着思念、祭奠。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代表的却是生,是希望,是勇于挑战的鼓励。记忆里,从五岁到十八岁,每个清明节都是在细雨中度过,但雨中悲伤是别人的,欣喜与劳动才是我的。为什么那么久远的记忆却清楚记着呢?因为家族传统,女孩子通常不被允许去祭奠祖先,而每一年这一天不论离家多远、凡是沾亲带故的族人都会回来,六、七俩车驾呼啦啦停在小山村,那场面比小山村过年还要壮观。大家都上山去祭祀了,留守在家的小女孩也不能闲着,全部都被赶去山上采摘茶叶。清明时节,山上的茶叶刚冒出头来,在细雨朦胧中,嫩青的颜色看上去特别喜人,每当以为它很柔软,能够轻而易举摘下时,小女孩们却用了九牛二虎之力,而那时我总是小女孩们的一员。五岁时,被可爱的嫩芽吸引,总是眼巴巴地盯着山茶叶,专注地和它们较劲,最开心的莫过于一天采摘一大背篓回家被爸爸妈妈摸头夸奖。再后来上学了,每当这一天大家都去祭祀,留下都是女孩子,心里不平衡、委屈酸得自己直吐酸水,所以记忆特别清晰。然而,不论女孩子心里怎么不平衡,从小被教育成乖乖女的女孩子依旧老老实实去山上采摘茶叶。一年,两年,三年……从委屈到习惯再到顿悟,从采茶生手到熟手。渐渐地清明的悲伤离我越来越远,每年清明时节青茶叶散发出来的生机与希望却渐渐影响我。看,它们明明知道这个日子是人们悲伤的日子,但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机,有死也有生,这才是生命完整过程。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更加明白生的意义。蓼草扬 ,成都女子,喜欢用文字抒写女性日常生活,有尖锐深刻社会问题,有琐碎温馨点滴,还有比小说更精彩的故事。用心码字,用文传情的我,有温度、有态度!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笔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