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罗坪“万亩茶乡”催生多元发展

2022-04-15 08:27:34热度:102°C

 

红网时刻常德4月1日讯(通讯员 陈圯谟)罗坪乡位于石门县西北部,西与湖北鹤峰县相接,南与桑植县相邻,北与壶瓶山镇接壤。全乡平均海拔600-800米,森林覆盖率86%,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内辖13个行政村,人口1.7万人,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占比98%以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以前,由于生产技术不科学,不文明,种茶效益不高。近年来,罗坪乡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实施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现已建成生态茶园2.8万亩,年产值约1亿,先后荣膺“中国有机茶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佳示范乡镇”等多项殊荣。

罗坪乡高山有机茶园。

行政推动明确有机创建目标

罗坪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土壤地质条件,导致传统农业产业难以实现高产稳产。为了走深走稳高山云雾茶的新路子,1992年起,乡党委政府实施多种措施推进“万亩茶乡”战略,打出了“寸土必争种茶,见缝插针造林,千方百计创收,用活政策致富”的宣传口号。在茶园建成之初,有的茶农施用化肥壮苗,更有甚者,采用叶面喷施肥增加鲜叶产量。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对高品质有机茶更加青睐,罗坪乡发布了《关于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部分农药的通告》,支持“天画罗坪”“ 安溪茶业”两家企业通过了产品质量认证。该政策有效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罗坪乡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者、受益者。

为凝聚全乡绿色发展共识,推动全民有机种植行动,2012年,罗坪乡成立了茶叶产业协会,专门协调全乡茶叶产业发展。2015年,罗坪乡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质量监督小组,乡党委政府制定出一系列强茶叶种植、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围绕“稳步发展、依法监管、品牌带动、体系保障、创新机制“五个方向”开展茶叶“三品一标”的认证,并在全乡范围内印发了《罗坪乡关于加强茶叶种植、生产环节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石门县罗坪乡茶叶发展管理措施》等规章制度,强化辖区茶园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双增双减”行动,打造良好的茶产业基地发展环境,提升罗坪乡茶叶整体形象。2020年,罗坪乡以人大表决的形式通过了《关于将罗坪打造成有机茶之乡的决议》,通过改变病虫害的防治方式,彻底消除农药化肥对茶叶的影响。号召茶叶从业人员按照“四化十不准”规范制茶工序,实现从源头控制化学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坚决做到零污染、零农残。并明确提出要在2025年前实现全乡有机茶园覆盖率85%以上的目标。

罗坪乡注重培育茶叶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政府负责给政策、给服务、给环境,让他们带领全乡茶农改良种植技术、改进茶园管理、开展茶园创建,实现茶叶质量、效益以及茶农收入同步齐升。罗坪乡鼓励并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对于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签订利益联结合同,带贫成效突出的给予经济奖励,并在申报项目、申请货款、创新创业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了新型经营主体竞相带贫的良好氛围。2022年,罗坪乡将坚定不移地打造全域有机茶叶产业,规范生产标准,统一原生态品牌,整合天画罗坪、安溪茶业、茗峰茶业3家规模企业、3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推进茶企合作社的兼并联营和股份制改造,走“集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形成利益联动机制,提升茶叶品牌效益。

企业把关严格有机创建标准

对于罗坪乡出台的茶叶生产监管各项规章制度,“天画罗坪”等龙头企业率先实行,坚决落实。在茶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禁止使用农药、禁施化肥成为收购农户鲜叶的基本要求。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带头示范作用,成为政策制度和群众意识的“交接棒”“引路标”。石门县天画罗坪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唐小雷这样说道:“只有紧跟政府的路子,发挥企业的点子,保护生态的样子,才能种好绿色的叶子。”

龙头企业、知名企业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力、雄厚的经营实力、成熟的种植技术等优势,率先采用有机茶肥代替化肥、绿色防控代替农药等措施,建设标准化示范茶园,给全乡茶企茶农“打样”。村民不敢用、不会用、不想用的的科学设备和先进种植方法,示范田“亲自试用”,试用好了的再向全乡推广。试用田、样板田作为有机种植的宣传海报,引导全乡茶企茶农以“依葫芦画瓢”,带动统一标准的全域有机种植氛围,持续推进茶叶产业有机化、生态化、高端化发展。

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结保障机制,茶叶合作社牵头实施,支村两委组织协调,统一为茶农收款、购苗、发苗,全过程透明化、程序化,延伸延长茶业信任链、利益链、发展链。茶叶合作社和茶农双向发力,采取合作社补贴大头,茶农自掏小头的茶叶资金融合的方式,为茶农统一发放黄纸板、灭蚊灯、有机肥等病虫害防范设施,从源头上管控茶园生态环境,彻底消除农药化肥对茶叶的影响。为避免清明时节祭祀等传统活动导致的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部分茶企出资出力提供祖坟祭祀清扫外包服务,服务代替监管,用好用活“软措施”。部分茶企、合作社利用自身利润补贴社员,除了以高于市场价的30%收购鲜叶,还免费为社员家庭送肥料、修路、助学,开展大病救助等惠民服务。近年来,栗子坪茶叶专业合作社不仅为本村修路花费82000元,为学校捐赠13000元,而且为患大病的10户社员捐助2万元,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践行在群众百姓的心窝上。

村民自治激发有机创建活力

燃放烟花鞭炮是土家族上千年的习俗,但鞭炮燃放会对生态环境和茶叶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茶农们以朴实的生态理念,清醒认识到生态优先才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由此,村民们商议自觉修订村规民约,把禁鞭禁炮、禁打农药、禁烧秸秆、禁施化肥等一系列生态文明行为写入其中,积极宣传燃放烟花爆竹和在茶园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鼓励选择鲜花、喜庆音乐、黄纸板等安全环保的替代方式过节日、办喜事、促生产,坚持典型引路、制度约束、奖惩并重,实行村望村、户看户、人盯人,为实现茶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攻而不破的生态环境。

全乡成立环保协会、茶叶协会等109个群众自治组织,践行“政府监管、村民自治、源头管控”的无污染种植模式,对好做法好典型给予奖励推介,对乱施农药违规户举报属实者实施惩戒教育。对于举报属实者奖励200元;对于被举报查证属实者,按照村规民约规定给予200-1000元的罚款,要求全乡范围内各茶厂不得收购该户(合作社)茶叶,并在全乡通报批评,对污染茶叶实施集中销毁,避免流入市场造成负面影响。若有多次违反规定的户(合作社),茶叶协会将其纳入营销黑名单。该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零污染、零农残的全民全域有机种植。

2015年,在外打工的寨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老曾回老家时,悄悄将自家的4亩茶园打除草剂,被人举报后,400多公斤茶叶遭到全乡范围的茶叶加工厂拒收,结果所有茶叶发霉后只得做垃圾处理。自知理亏的他主动找村干部写检查,并在广播里宣读。同年,放弃了外面优厚待遇回乡发展的种茶专业户老覃,作为村规民约的主动践行者,如今已种植有机茶30余亩,实现了家门口务工致富的愿望。通过不懈努力,从一村试点、一户带头到各村自觉、全乡覆盖的转变,罗坪乡逐步实现了茶叶生产“三不”规范。2022年初,整个春节全乡听不到一响鞭炮声,“禁烟花鞭炮”已经成为了全乡共识。自2021年乡政府号召实施“反哺工程”以来,主动返乡支援家乡建设的本土人才已有30余人,为罗坪乡茶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山清水秀生态美,人间仙境长梯隘,土家山歌飘四方,天画罗坪茶醉人。勤劳质朴的罗坪人紧紧依靠生态优先的行动自觉,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益”同创格局。目前,罗坪乡近8千亩茶园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其中1260亩茶园同时获欧盟认证和国际公平贸易认证,实施有机茶转换的茶园1.4万余亩。31个茶叶种植基地全面按照有机茶产地生产技术实施培管,一条有机茶发展的道路在罗坪乡越走越宽,行稳致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茶旅融合在罗坪初现雏形。2021年,全乡共出口欧盟有机茶10万担,人均茶叶收入达到6000元。目前“两园一景区”(两园:国家级石漠化公园、省级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一景区:长梯隘景区)的宏伟蓝图正逐步成型。

罗坪乡将依托生态有机优势和民俗文化资源,以“茶旅+文创”为核心,引导茶农有机种植、促进茶企合作社的兼并联营和股份制改造,规范茶企生产标准,打造原生态茶叶品牌。实行茶旅、生(态)旅、民(宿)旅、文(化)旅、食(绿色富硒食品)旅“五旅”融合发展,深度开发。打造成为湘鄂四县边境区域“五个中心”,构建茶、旅、文“三位一体”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罗坪乡创新型茶旅产业小镇,把罗坪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