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品香线上“喊话”维权背后小罐茶、竹叶青、西湖龙井等茶企皆被侵权
2022-04-14 04:53:15热度:96°C
2022-04-14 04:53:15热度:96°C
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某电商平台,多个店面售卖晒白金、品品香,如“青花缠枝莲”、“九州一品堂”等,这些店面未展示相关授权文件。
其实,随着茶企对品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维权案例越来越多。以2013年的“金骏眉”通用名称商标行政纠纷案为节点,茶企重视商标以及相关知识产权的程度明显提升。2018年,“小罐”茶仿冒知名品牌“小罐茶”,被处罚4600万元。2019年,竹叶青诉成都天源居授权四川蒙顶山大众茶叶集团使用“新飘碧”、“雪潭”等商标案等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茶业品牌注重维权是企业品牌意识的提升,品牌价值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也可倒逼茶产业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不过,从目前看,茶业存在众多小企业,销售灵活,维权取证难度大、维权周期长等难点。
品品香维权加码,打假还是营销手段?
11月16日,品品香茶业在其发布声明称,在电商平台使用“品品香”“晒白金”等商标均需取得品品香茶业书面授权。
品品香茶业在公告中称,品品香茶业是第号注册商标“品品香”及第号注册商标“晒白金”商标所有人,有权对侵犯授权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制止、取证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就互联网及电商平台经销“品品香·晒白金”系列商品,使用“品品香”及“晒白金”商标行为,品品香茶业称,在互联网及多个电商平台使用“品品香”“晒白金”商标均需取得本公司书面授权;自本声明发出之日起在各电商平台销售“品品香·晒白金”系列商品,使用“品品香”及“晒白金”商标的经营者应在7日内联系本公司磋商授权事宜。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前述商标。
蓝鲸财经记者在某平台注意到,在搜索栏中输入“品品香”后,显示的第一个链接并非品品香的旗舰店,而是名为“半兮茶舍”的店面。该店面销售多款晒白金产品,号称“3年老店”。数据显示,该店已售1万件产品,店铺简介只有一句“汇集优质茶叶、茶具”,并未展示相关书面授权书。
就授权问题,蓝鲸财经记者询问店面客服,回复为“产品均为正品,薄利多销售,直接厂家供货,没有中间商,所以价格比较实惠、性价比很高。”
一位业内人士的认为:“品品香如此声明,也是在营销。无授权经销售商多,说明产品畅销,被商家追捧。”
对于品品香发布的声明,利川星斗山红茶公司副总经理赵龙江认为:“授权许可是应该的,这可以防止假冒伪劣,鱼龙相混。”
据了解,品品香茶业成立于1992年,是福鼎白茶的龙头企业,连续四年成为福鼎白茶纳税第一的企业。主营“品品香”和“晒白金”系列福鼎白茶产品等。目前以自营和加盟的方式在全国建有数百家店面。福鼎白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品种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2017年,白茶新国标发布,明确提出白茶可长期保存,为收藏白茶提供依据。
品品香作为福鼎白茶头部品牌,并且白茶普洱化趋势明显,或许是诸多线上店“蹭”品品香的重要原因。《茶业战争》作者周重林认为:“十几年,白茶从形式上模仿普洱茶做了紧压茶,近些年白茶陈年化凸显品饮艺术以及金融属性,白茶逐年涨价是随普洱茶而来。”
维权事件频发,茶业品牌加速升级
除了品品香,近几年,茶业很多领域多次维权事件,且越来越多,且已经发展到对企业商标和包装的仿冒上,说明一些企业品牌已经被消费者认可。
其中,以2013年“金骏眉”事件为标志,茶企品牌意识的加速提升。该案件成为当年十大案件之一。
据了解,正山公司2010年申请了“金骏眉”的商标,但桐木公司等当地茶叶企业提出了异议,认为“金骏眉”为通用名称,应该是集体商标。不过,商标局核准注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也认为,桐木公司主张 “金骏眉”属于约定俗成的茶叶名称的内容缺乏事实依据,据此判决驳回桐木公司的诉讼请求。经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令撤销一审判决与商评委原裁定,由商评委就“金骏眉”商标的异议复审申请重新作出裁定。
金骏眉案例作为典型案例,带有中国茶行业“品类即品牌”的特点。在茉莉花茶领域的一个案例也有些相似,但更多体现了企业品牌维权。
1999年“碧潭飘雪”被注册成商标并使用,并成为了四川知名的花茶品牌。后经授权,竹叶青取得了“碧潭飘雪”及“新碧潭飘雪”商标的独占许可使用权。但是,成都天源居名茶有限公司注册的“新飘碧”、“雪潭”,授权给四川省蒙顶山大众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使用。虽然这两个商标单独看与“碧潭飘雪”相差很大,但在包装上组合后就形成了“新碧潭飘雪”。竹叶青起诉了成都天源居,终审判决竹叶青胜诉获赔15万元。
近两年,发生在小罐茶身上的维权案件,就完全体现的是企业专用商标和包装的纠纷。2018年4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执法人员依法对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学苑大道南山智园A3栋7楼的前海先河(深圳)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经过调查,前海先河(深圳)实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图片”标识的小罐茶,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现场依法查扣15000罐涉嫌侵权的“小罐”茶。后来,该企业被处罚达4600万元。
2018年,小罐茶诉小笋公司、壹茗公司、观复公司等企业未经许可,在“小匠茶”产品中擅自使用了与“小罐茶”近乎完全相同的包装、装潢。2021年,经过二审,小笋公司被判令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小罐公司经济损失300万元,及合理开支等费用。
几乎知名品牌都有被仿冒的经历。2021年,杭州警方也破获了涉案金额达7000万元假冒西湖龙井的案件。上海警方缴获假冒品牌普洱茶饼10余吨,初步估计假冒的品牌普洱茶价值高达18亿元。
对此,赵龙江认为,企业品牌被侵权多发生在溢价较高的畅销类产品品牌,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溯源二维码技术的升级,厂商可以从品牌商标使用授权、经销权授权、产品防伪二维码溯源查验三个方面主张权益,通过法律渠道维权。
新消费模式推动强品牌意识:维权取证难、周期长成痛点
在一位关注长期关注茶企品牌维权律师看来,茶企维权增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结果。在当前新消费环境中,企业茶企品牌意识增强,多渠道、多平台打造其品牌,并且投入越来越大,先做品牌影响力,再根据需求推出各种产品,所以带来流量和品牌溢价较高。如果被其他企业仿冒相关商标和包装,对茶企品牌影响很大,茶企不得不加大品牌保护力度。
公开资料显示,近几年,多个茶企都在打造独立品牌上不遗余力。2019年,竹叶青与分众传媒签订了6亿元的合作协议,并邀请两位明星同时代言。小罐茶的广告也不断更新,代言人也满足新消费群体的需求,打造高端茶的定位。大益通过赞助了广东宏远篮球队,吸引一波年轻人的眼球。
竹叶青相关负责人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竹叶青作为品牌,我公司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竹叶青商标打造成了中国驰名商标。随着‘竹叶青’商标的知名度、美誉度迅速提升,广告力度的加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各地的假冒侵权‘竹叶青’品牌,将‘竹叶青’商标用于店铺名称等案件屡屡发生。企业要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重视商标的保护,让更多的消费者喝到放心的茶叶。”
不过,茶企维权依然存在诸多难点。一位茶企负责人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茶叶是农副产品,生产门槛低。很多门店主要销售散装茶,时常是顾客去买散茶时才用侵权的包装盒为消费者组装,这样就导致茶企取证难,有时发现侵行为因其量少处罚上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上述律师看来,茶企提出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不过,除了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都是目前存在的难点。“如果是复杂疑难案件,一个案子从一审开始,到再审结束,2-3年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是一般的两审终审,走完二审+执行,差不多也要至少1年。”
据了解,小罐茶与小笋公司的纠纷一审在2018年,但2021年终审才结束。这还未算上前期的取证时间和后期执行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中小茶叶企业都在努力希望通过当地的地理标志商标,实现迅速增加规模,希望挣快钱,忽略自有品牌的打造。对此,上述律师认为:“从以往的案例看来,自主知识产权才是正道,靠擦边球可能赚快钱,但是风险很大。”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上一篇 : 富农扬名临沧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