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农扬名临沧茶

2022-04-14 04:52:10热度:96°C

今年春茶采摘季,临翔区邦东乡邦东村昔归荒田组村民刀正荣比往年更忙碌。每天清晨,他都要带外地来的游客赶往自家茶园,待客人选定茶树后,马上组织人手将鲜叶采下,立即送到自家的初制所进行杀青、晾晒,下午,游客就可以带着茶叶返程。“整个过程都在客人的监督下进行,买的人放心,我们也卖到了好价钱。”刀正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茶园里大树、小树、古树共可采鲜叶1250公斤左右,按均价每公斤2000元算,毛收入近250万元。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亲自到昔归买茶的游客很少,昔归茶多数通过茶商外销,今年墨临高速公路通车后,每天都有很多自驾游的客人来到昔归买茶。“这次我买了15公斤古树茶的鲜叶,每公斤5200元。”从昆明来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昔归茶,尤其是现在可以亲自参与茶叶采摘加工全过程,买到的都是放心茶。

采茶、制茶,卖茶、收茶,茶农、茶老板,本地的、外来的……春茶季的临沧,处处是人流,户户有茶香。“茶”成为临沧春季里最生动的词汇之一。很多人,是因为临沧的茶认识临沧、走进临沧、爱上临沧。

村村寨寨采茶卖茶,家家户户种茶制茶,老老少少喝茶爱茶。对临沧而言,茶产业既是一个富民产业,也是一份情怀。临沧历届党委政府坚持发展茶产业、爱护茶产业,临沧的茶叶由解放前的7.5万亩发展到现在164万亩,目前,全市茶叶产量14.5万吨,实现产值230亿元,面积居全省第二、产量居全省第一,实现人均茶叶收入3642元,占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28%。茶叶已成为临沧140万茶农名副其实的“致富树”。

品牌引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战略要求,始终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抓实抓牢。形成市县工作领导小组强势推进、乡村党委政府抓实、新型合作组织牵引的工作态势。打造出凤庆滇红、双江冰岛、临翔昔归、永德忙肺、镇康马鞍山、耿马户南、沧源帕拍、云县白莺山等一批“临茶”区域性知名品牌,引领临沧茶叶走出市外、漂洋过海走向国际市场。“临沧普洱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国家九部委认定为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凤庆县被列入全国农产品出村进城示范县。

集群发展。我市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有茶叶产业基础条件的村,把茶叶作为“一村一品”来打造,并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村村相连形成支撑,确保鲜叶在有效时间内得到加工,全市建成茶叶庄园30个,形成万亩以上的茶园10块,5000亩以上的茶园30块,千亩连片茶园比比皆是。我市共有茶叶专业村500余个,占全市937个建制村的53%,为加工企业提供规模生产的平台。双江被列入全省首批“一县一业”示范县,勐库镇被列为全省10个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之一,凤庆县滇红小镇、双江冰岛茶小镇、临翔昔归普洱茶小镇建设加快推进。

龙头牵引。我市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全市277户茶叶精深加工企业、4304个茶叶初制所与164万亩茶园140万茶农紧紧的联结在一起,在政策和项目扶持上重点向4户国家级龙头企业、19户省级龙头企业和39户规模企业倾斜,在龙头企业的牵引下,实现茶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用好扶贫挂钩资源,支持华中科技大学与临翔区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扶贫茶厂,中远海运集团与永德县建立合作协议投资办厂,与其他企业建立茶叶购销帮扶协议,推动挂钩单位与企业联动发展。

绿色生态。绿色、有机、生态,是临沧茶的生命线,这已成为临沧茶农、茶企和政府的共识。我市围绕国际、国家、省、市标准,推动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建设。全市建成有机茶园17万亩,雨林认证茶园4万亩,标准化茶园65万亩。引导各企业、合作社按照“绿色”“有机”“生态”的理念管控基地,确保“第一车间”质量标准。以县为单位,组织企业、合作社取样,按程序逐级送检,确保达标。对达标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参与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展销活动和评选活动,在项目和资金扶持上给予重点支持;对不达标产品严格控制。推行“一饼一码”追溯制度,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推动二维码扫描链接获取产品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同时,依法护茶。各村按照《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临沧市锦绣茶尊古茶树保护实施办法》《临沧市古茶园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村民挂牌保护古茶树。而且还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管理联动机制,依法保护11万亩栽培古茶树珍稀资源。

来源:今日临沧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丽青

审核:祝小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