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名家】钟渭基为四川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22-04-12 14:49:47热度:124°C
2022-04-12 14:49:47热度:124°C
钟渭基(1934— ),茶树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从四川省茶树地方品种及野生大茶树资源中,发掘推广了早白尖、南江大叶茶等一批地方良种;采用人工杂交和系统选种育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茶树新品种,为四川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生平业绩
钟渭基,1934年1月24日生于浙江省诸暨新壁乡湖外坂村。当时,日军入侵,家乡屡遭浩劫。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考入县城关小学。1948年,他考人暨阳中学(诸暨中学)读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我国三大传统出口物资之一的茶叶带来新的生机。钟渭基出生于浙江茶叶产区,因此于1951年进杭州农校茶科学习。钟渭基学茶爱茶,成绩优秀,1954年农校毕业时由学校选送考入浙江农学院茶叶专修科(现浙江大学茶学系前身)学习。蒋芸生、庄晚芳、张堂恒、俞寿康是他崇敬的师长。他们对事业的执著求索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他心灵深处着意追求的措模。庄晚芳亲自带领到福建、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科研、生产单位及茶区调查研究和生产实习,并指导他所在的学生科研小组活动,加深了他对茶叶事业的感情,激发了他研究探索的浓厚兴趣。钟渭基热爱他的母校,所在班级是团结奋进的“三好”集体。他在学校里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热爱事业,不断求索,奋力拼搏的精神。
1956年,在全国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钟渭基怀着参加大西南建设的豪情壮志,从东海之滨到了天府之国,被分配到灌县茶叶试验站(1962年迁址重庆永川,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现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工作。四川是茶的发祥地,辽阔的茶区,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还有盆地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深深地吸引了他。20世纪50年代初期,四川的茶业恢复和发展较快,改进老茶园,改进制茶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满足新茶园发展的需要,每年只能从浙江等地调进大量杂种茶籽用于生产,茶树品种问题尚无暇顾及。钟渭基认为茶树品种是一项茶叶生产中带有根本性的长远起作用的措施,主动请求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经领导批准,并立即组建了品种研究组,由他任组长。他从1957年调查地方品种搜集原始材料入手,从此踏上了40年茶树育种的漫漫征程。当初他的“十年走遍四川茶区”的计划,有人以为是年轻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他的行动却证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肺腑之言。实际上,他的行踪超越了茶区,哪里有茶树种质的线索,他就往哪里跑,无论山有多髙,路有多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那个年代,一些县城都还没有通公路的情况下,需要的毅力和付出的代价是可想而知的。
钟渭基对茶树地方良种情有独钟,不仅力求全面了解现状,而且重视研究其历史演变过程。为了弄清楚地方良种早白尖的来龙去脉,他曾多次登门与报种人促膝长谈,虚心求教。为了寻求地方良种就地鉴定评价并繁殖推广的途径,1958年整个茶叶生产季节他都住在万家山的农民家里。
20世纪50年代初,外销红茶供不应求,不少产茶省区广引云南大叶茶,但多数都没有满意结果。四川虽引种成功,但各试种点差异悬殊,冻害严重,对此许多人心存疑虑。钟渭基于1958〜1964年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有计划的多点试验和大量的调查研究,查明了云南大叶种在四川适种的范围,为后来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根据对茶树开花结果习性的了解,钟渭基经过充分的准备,从1962年开始人工杂交育种研究。他采用远缘茶树优势亲本群人工杂交法,克服种种困难,经20余年的不懈努力,育成了一批国家级茶树新品种。此外,还以地方良种为材料,系统选种育成一批适制高档绿茶的茶树新品种。
1975年10月钟渭基任科研室主任,1978年5月至1992年9月任科研副所长。这期间,他发扬学术民主,重视科研队伍和试验研究基地建设,为研究所的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钟渭基于1959年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20世纪90年代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二届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茶叶科技》主编(季刊1975〜1994),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和四川省茶叶学会首届秘书长、第二至第四届副理事长。四川省第一、第二届科学技术顾问。重庆市首届科学技术顾问。1996年退休以后,他仍热心茶文化活动,任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副会长。
发掘四川省的茶树种质资源
古老的四川茶区群山环绕,峰峦叠障,产茶县多达150余个,是人类饮茶、种茶最早的地方之一。据史料记载,宋代四川茶叶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生态条件的多样性和悠久的产茶历史,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茶树品种资源。钟渭基从1957年以四川茶树地方品种调查整理搜集保存为题开展研究。历经9个春秋,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区的确是一个茶树种质资源的大宝库,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从高大的乔木到矮小的灌木,从大叶到小叶,茶种演化过程的各种类型应有尽有。
经过反复的比较逐一核实,在解决了同种异名和同名异种的问题之后,钟渭基把各具特色并有一定代表性的27种材料,按茶种演化顺序归纳为乔木大叶、灌木大叶、灌木中叶、灌木小叶四类,于1965年发表了《四川省茶树地方品种资源初步整理》一文。这是我国最早系统整理茶树地方品种资源的省区。
发掘种质资源的目的在于利用。钟渭基十分重视地方品种就地鉴定评价、就地繁殖推广。他说:“让广大茶农长期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尽快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茶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育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经他考察、鉴定、评价,并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属于国家级传统茶树良种的有早白尖,认定为省级传统茶树良种的有牛皮茶、崇庆枇杷茶、南江大叶茶3个。这批良种都进行了大量繁殖,在生产上发挥了较大作用。如早白尖制工夫红茶条形秀丽,金毫披露,能赶早春抢新上市,深受中外客商和消费者的欢迎,1985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第22届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有关地方品种调查整理的科研成果于1978年获四川省科学大会成果奖。
钟渭基认为有性群体的个体差异,是茶树种质资源保存的难点,同时又是进一步研究的广阔空间。他把不同性状的植株分离繁殖成株系与群体同时入圃保存,既可减少优异种质流失,又可为深入研究和快速利用创造条件。这是他建设资源保存圃的一个特色,深受同行专家赞赏。他所在的全国茶树种质资源系统鉴定和综合评价课题协作组,从来自不同省(区)的大量材料中评选出28种优异种质,其中就包括来自地方有性群体的无性系早白尖1号和南江1号。该项成果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推动云南大叶茶成功北移
四川省云南大叶茶原产云南西南部,产量高,制红茶品质优异。1952年引入四川盆地试种成功,但因冻害等原因未得到迅速大面积推广。钟渭基于1958年立题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原产区与四川茶区气候环境条件的比较和试种情况的具体分析,明确提出云南大叶茶在四川盆地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坚定了大面积推广的信心。其次是通过有计划的多点试验,明确了在四川盆地范围内北炜30°以南,海拔1000米以下,及北纬30。〜32°,海拔800米以下的广大浅山丘陵茶区,一般年平均温度15°C以上,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一6°C的情况下,可直接引进云南大叶茶神籽作大面积经济栽培。
在研究过程中,钟渭基经常往来于各试验点之间,观察记载的同时,与参加试验人员共同分析研究,集思广益。1958年1月的一天,气温骤降,大雪纷飞,他从灌县奔赴海拔1200米的蒙山试验点,察看冻害状况,研究解决办法。1961年春天,他因工作劳累,健康状况欠佳,但仍坚持按原计划到西双版纳等云南大叶茶原产地作调查研究。此外,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亲自参加组织调运种籽和指导栽培技术等推广实践。1965年他发表了《云南大叶茶在四川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一文,系统地论述了云南大叶种在四川栽培有关技术问题,推动了云南大叶茶在四川盆地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盆地推广云南大叶茶面积已达15万公顷之多,仅南川县就有3300余公顷,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0,有力促进了四川外销红茶的发展和品质的提髙。该成果于1987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对四川省野生大茶树与茶树原产地进行研究
四川野生大茶树自古有载。这些大茶树从何而来?与茶种起源有无直接关系?钟渭基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细致的调査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1980年,他发表了《四川野生大茶树与茶树原产地》一文,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1957年春天,崇庆县晴霞山茶农反映,四川的大茶树是180多年前从云南带回来的。当时钟渭基对此信以为真。后来在各地的调査研究中,发现大茶树具有许多特殊的原始性状,诸如乔木型大叶、分枝稀疏、叶片下垂并极富光泽、叶尖长而后仰、新梢和叶柄多紫红色、茸毛稀少、大花多瓣、花萼碗状、果少并多呈梨形、果轴肥大、种籽肾形、外种皮粗糙色深等等。此外,还有秃房的,柱头三、四、五裂同树同枝的,咖啡碱和茶氨酸含量极低而且茶味极为苦涩的等等多种特殊性状。云南大叶茶人川何以出现如此之多的返袓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的钟渭基后来经继代实生繁殖观察,发现野生大茶树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而与云南大叶茶后代很相接近。同时,在调查中陆续发现长江及其上游金沙江沿岸的20多个县(市)都有大茶树的分布,范围在北韩27°〜30°、东径102°〜103°之间,这与黔北、滇东北发现野生大茶树的分布区相连接。雷波、马边等地在人足迹罕到的大山深处也发现大量的野生茶树。据此,钟渭基认为,四川大茶树不是从云南引进的,更不是云南大叶茶的后代,是一个在当地经长期演化的古老的自然分布群落,与云南大叶茶同样古老。后来,随着各方面研究的深入,认为四川大茶树在茶种起源演化中的位置应与云南发现的众多野生茶树并列,比栽培型云南大叶茶更具有原始性。
根据四川大茶树在茶种起源演化中的地位物神进化原理,参考古地质学、古气候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专家的研究成果,钟渭基坚信茶种起源于云贵高原,同源茶种在地壳的历史性变迁中被隔离分居,长期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繁衍滋生、演化传播,认为四川大茶树是被隔离分居在云贵高原北麓的原种后代,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地带自然属茶树原产地的范围。这一观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共识。
育成8个国家级茶树新品种
我国茶树现代育种工作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系统的研究还在1949年以后。钟渭基是我国系统研究茶树育种的先驱者之一。在他的主持下育成了8个国家级、4个省级茶树新品种。
茶树多年生,常异交,育种周期长,难度较大。育种工作者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有锲而不舍毕生为之奋斗的献身精神。钟渭基重视育种的准备阶段,一方面广泛搜集育种原始材料,另一方面对不同类型茶树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广泛的观察研究(1957〜1961)。现有栽培茶树都是杂合体,他认为一般品种间杂交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1959〜1961年,他进行了栽培品种与野生大茶树的杂交,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认真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后,他调整了杂交组合,土居的中叶群体与云南大叶茶群体分属于不同变种,亲缘关系远,系统发育的生态条件差异大,各自的优势突出,并互为不足之处。于是从1962年起开展了两大群体的人工杂交育种研究。根据生物学原理和茶树开花结果习性,他创造性地采取优势亲本群的多元花粉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特定优势母本株授粉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著提高了人工杂交育种的成功率。
“文化大革命”中,身处逆境的钟渭基顶着种种压力,巧妙地保护了难得的育种材料,千方百计地坚持了研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几经周折,终于在1982年育成了第一个茶树新品种蜀永1号。该品种集双亲优质、髙产、适应性强的优势于一体,并有较强的抗茶半跗线螨的特性。为支持蜀永1号的繁育推广,四川省财政拨专款建立了繁育基地。1983年,该项成果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4年,钟渭基又育成了蜀永2号和3号。蜀永2号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5成以上,制红茶品质优异,1985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述两品种1987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蜀永3号与后来育成的蜀永307、401、703、808、906等6个新品种,经全国统一区试,1994年被审定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蜀永系的8个品种茶叶品质各具特色,制红茶都达到第二套标准样的水平,而且早、中、晚生性配套,适应四川和重庆各茶区栽培。此外,以地方良种为标准,系统选种育成早白尖5号、崇枇71—1、南江1号和南江2号4个省级茶树新品种,适制高档优质绿茶。上述新品种为四川和重庆茶叶生产良种化和品种结构合理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钟渭基,这位怀着“建设大西南”的豪情从东海之滨到了天府之国的茶学系毕业生,在巴蜀大地上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茶树育种专家,为四川茶叶生产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钟渭基先生以身事茶的敬业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
世界茶文化图书馆:读书、赏书、荐书、藏书
倡导雅致生活、构建精神家园、传播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