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裁员,网红奶茶们也不好过
2022-04-11 04:20:44热度:77°C
2022-04-11 04:20:44热度:77°C
当网红没那么容易。
本文来源于外滩TheBund(ID:the-Bund);文、编辑:strawberry
最近,乐乐茶关闭了在广州的最后一家门店,彻底退出华南市场。
同一铺位上,新入驻的Peet’s Coffee无缝衔接,当天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装修,诠释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事实上,奶茶界的顶流们,似乎都在经历寒冬。
就在不久前,喜茶被曝大规模裁员,连年终奖都发不出。虽然喜茶很快作出回应,称传闻不实,只是正常的人员调整优化,但经营问题可见一斑。
同时,奈雪的茶发布了业绩预警,预计2021年经调整净亏损1.35亿元-1.65亿元。这是它连续第4年亏损。
更不用提此前茶颜悦色关闭了长沙87家门店,占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虽然几大奶茶巨头纷纷遇冷,但无数人还在前赴后继地涌入这个赛道。
刚开到上海的阿嬷手作,一个多月以来,每天小程序一开放就能瞬间卖出2000杯,线下排队8小时才能喝上,让人仿佛看到了喜茶当年的盛况。
一家奶茶店倒下了,千千万万家奶茶店站起来。
但奶茶生意,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风光。
入职不到半年
部门被裁员50%
春节前夕,在喜茶工作的安妮满心期待着年终奖的发放,却突然接到了裁员的通知。
安妮入职不到半年,一直表现得不错,不仅提前转正,年底的个人绩效评估还拿了优秀。
她记得面试时,HR向她描绘了极具诱惑力的发展前景:行业头部企业,N轮融资,未来潜力无限,工资也比同行普遍高出1-2千。“只要努力干,一定有回报。”
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对方就换了说辞:公司业绩不好,需要大量裁员,考虑成本问题,会优先裁掉刚入职不久的。
当初为了方便通勤,安妮特意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如今租约没到期,工作先没了,让她欲哭无泪。
但安妮觉得自己还不是最惨的,她认识一个刚来3个月的同事,在试用期最后一天被通知走人,连赔偿都拿不到。
不满的情绪在员工之间蔓延。年底,喜茶举办了公司年会,与想象中喜气洋洋的氛围不同,直播间里全是问“为什么不发年终奖”和“为什么不涨工资”的,场面十分尴尬。
包括安妮在内,许多员工把自己的经历发到了脉脉平台。根据他们的爆料,喜茶这次的裁员幅度达30%。其中,门店拓展部门被裁50%,信息安全部门甚至全部被裁。
尽管喜茶出面否认了以上信息,但也证实人员确有“调整和优化”。
这家极速前进的网红奶茶鼻祖,走到了需要重新制定发展策略的岔路口,令人唏嘘不已。
2017年,上海喜茶首店在来福士开业,门口的队伍能一路排到和平影都。高峰时期等上5、6小时都是常有的事,甚至还催生了黄牛代购业务。
我的第一杯喜茶,就是加了100块跑腿费才喝到的。一张手捧喜茶的照片,是当年最有面子的朋友圈。
喜茶走红后,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同类型品牌也开始在全国扩张,每到一处都掀起打卡狂潮。
乐乐茶凭借网红甜品“脏脏包”圈粉无数,我的深圳朋友甚至为了尝上一口,专门去广州排队。
奈雪的茶版图更大,连日本大阪都有门店。去年6月,它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创始人彭心称“目标是成为国际品牌”。
而现在,它们亏损的亏损,撤店的撤店。网红奶茶到底怎么了?
互撕抄袭,内卷严重
盈利的不到一成
作为一个奶茶上瘾的90后,血管里流的都是芝士奶盖,对“喜茶们”很有感情。
以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为代表的高端茶饮的出现,让奶茶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在此之前,奶茶多为粉末勾兑。而这些品牌不仅用真奶真茶,还加入了新鲜水果,在口感上的确有质的飞跃。
只不过,当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抢占市场,只能疯狂内卷,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此前,奈雪创始人彭心和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就因为“抄袭”之争在朋友圈互撕。
彭心说喜茶“抄完奈雪的芝士草莓,又抄霸气蜜桃,抄霸气黑提,又抄霸气石榴……我都替你没意思了。”聂云宸直接在下面留言回复:“我们一向是用市场结果说话,而不是做一些无意义的无病呻吟。”
几年后,乐乐茶被曝或将由喜茶、元气森林收购。喜茶在否认消息的同时,不忘暗讽一句:“这些年来,我们会很迷惑地经常看到这位LLC(乐乐茶)跟我们的形似。”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奶茶店的确缺少不可替代性,喝谁都行。
比如一杯草莓奶茶,在喜茶叫“芝芝莓莓”,在奈雪叫“霸气草莓”,在乐乐茶叫“草莓酪酪”。同理,喜茶的“多肉葡萄”,奈雪的“霸气葡萄”,乐乐茶的“葡萄酪酪”, 就像上校鸡块和麦乐鸡块,本质上也是同一种东西。
不仅如此,奶茶品牌为了不断推陈出新,几乎把各种冷门水果做了个遍。
比如黄皮和油柑,都是两广地区的小众水果。如果你不生活在华南,大概闻所未闻。但去年夏天,“霸气玉油柑”“黄皮仙露”等饮品在全国各大城市随处可见。
一家店实验成功了,其它店蜂拥而上。连潮汕的果农都说,往年最多8元一斤的油柑,如今能卖到25元一斤。
至于什么螺蛳粉奶茶、西红柿蛋汤奶茶、香菜奶茶、火锅奶茶……匪夷所思到让你只想问老板一句:“生意真的这么难做了吗?”
奶茶市场的繁荣,让其他行业也想插一脚。凑凑火锅的自制奶茶比火锅更受欢迎;王老吉开起了养生奶茶店;连复旦医学院都不务正业地推出了病历卡奶茶。
即便这片市场再大,也架不住这样激烈的厮杀。
联合利华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起,一二线城市茶饮店的关店率就已经超过了开店率。新增的奶茶企业,盈利的不到一成。
一边翻车,一边扩张
降温也许不是坏事
残酷的竞争已经让奶茶店力不从心,更糟的是在营销和食品安全上频频翻车。
这些年,奶茶品牌的跨界联名层出不穷,从零食、甜点,到衣服、彩妆,谁也不甘落后,想尽一切刁钻的角度吸引流量。
喜茶甚至和冈本、杜蕾斯有过合作。杜蕾斯在微博发布海报“今夜,一滴都不许剩”,配上喜茶的画面。喜茶则回复“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瞬间点燃了大家的怒火,称这样的营销过于低俗恶心,逼得喜茶赶紧道了歉。
卫生问题也让我们拉黑了不少奶茶店。
去年8月,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被曝地面有蟑螂、用发黑的芒果、生产标签随意更改时间、后厨脏乱……被市场监管局约谈,当天股价爆跌8%。
这些让顶流奶茶跌落神坛的负面消息,其实都暴露了它们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遗留了一系列的经营问题。
然而,没有人选择踩下刹车,反而加速狂奔,继续开店扩张。
截至去年年底,喜茶已在海内外80多个城市开出了800多家门店,仅2021一年就新增了200多家店。
奈雪的茶奋起直追,去年净增门店326家,全球门店总数达817家。
一边艰难维持收支,一边比拼烧钱,网红奶茶渐渐把自己卷得喘不过气。
也许,奶茶市场的降温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为各大品牌调整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契机。
回归真实的供需关系,将焦点转移到产品本身,这条路或许会走得更远。
END
上一篇 : 一盏茶的特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