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自江西的这款茶,有人说,它是不该被遗忘的“红茶鼻祖”
2022-04-10 09:12:01热度:97°C
2022-04-10 09:12:01热度:97°C
一说到武夷山,大家往往会想到福建,并且似乎跟江西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其实,正经的武夷山在江西,武夷山景区的主峰叫黄岗山,就在江西铅山。铅山还有武夷山镇(前身是1957年设立的武夷山垦殖场),历史上也早于1989年由福建崇安县改名的武夷山市。
这是江西的遗憾,正如江西的这款历史名茶一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和正山小种一脉相承,都是红茶鼻祖。
这就是铅山的河红茶,只可惜,这款“最有可能是中国红茶鼻祖”的正宗红茶,竟然在众多茶叶版图上找不到她的位置,岁月洪波下,她甚至一度被遗忘。
在这个世人皆知武夷红茶“正山小种”的年代,我们很有必要给河红茶正名。如果你对这些感兴趣,那么接下来,楚秋将为你简述那段曾一度辉煌背后的心酸往事。
毋庸置疑,红茶起源于武夷山,但武夷山茶有山南山北之说。山南有我们熟知的“正山小种”,山北则为江西武夷山,铅山的“河红小种”正产自于此。
▲河红茶
所谓“小种”,即量少品精,不可多得。可以说是山南山北的原住民共同创造了红茶的起源。
而无论山之南北,无论技艺还是商贸,武夷片区的茶都与江西铅山有着重要的联系。
▲黄岗山
铅(yán)山,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人们记忆中的铅(qiān)山。南唐保大年间置县,也正是因为铅山,才开始让“铅”有了yán的读法。
铅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相费宏、状元刘辉、文学家蒋士铨、开国将军陈仁洪、奥运冠军徐诗晓、演员陈红等皆为铅山人,同时,葛玄在此隐居修道、朱熹幼年读书于此、辛弃疾在此定居二十余载......
同时,铅山的茶也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在不同的时代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铅山有三宝,除了铜、纸之外,就是茶。其制茶历史悠久,北宋时,铅山的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等就是贡品。
明朝时,铅山推广种植茶叶,铅山所产河红茶,更是名噪一时。据明《铅书》记载,当时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又据明万历版《铅山·食货书》记载:“铅山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钹山丹霞地貌
甚至还有研究发现,当时在这里有一叫“江西乌”或“乌堆”的茶,才最有可能是中国红茶的鼻祖,以至后来福建这边出产的红茶,也统称之为“江西乌”。
▲河口古镇上的老字号
到了后期,在诸多历史和地理条件下,铅山河口镇迎来了空前的繁华。一度成为“八省货物集散之地”的河口镇,那时车马辐辏、商号云集。
▲走了千百年的茶马古道
当时,武夷山区(无论山南山北)的茶农,或肩挑背驮或搭乘小船将毛茶(初加工后的茶叶)运至河口镇,在这里加工成红茶,制成的茶统称“河红”,重新装船,由信江外运至海内外,形成了广州、上海两条主要茶路。
▲万里茶路第一镇河口镇之水运码头
同时,晋商又打通了“万里茶道”,河红茶被运输到全国各地,以及外蒙古、欧洲地区。并受到了欧洲贵族和皇室的喜爱,被欧洲人誉为“茶中皇后”。
河口镇也成了汇集了当时全国最多的茶商茶行、培育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的“万里茶道第一镇”。不仅是红茶贸易中心,也是红茶制作技术中心。
▲中西合璧的建筑师当年河口的见证
据《铅山乡土志》记载,清乾隆、嘉庆年茶叶贸易的鼎盛时期,铅山茶叶外销金额“每年不下百万金”。
美国威廉·乌克思在其1925年所著的《茶叶全书》中写道:“河口镇为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茶市。”
河口历史上的商业繁荣,与河红茶的兴旺分不开。
但历史偏偏就在鸦片战争后转了个弯,也让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口通商,福建茶商逐渐由福州、厦门等地出口。河红茶货源基地缩小,这是一个拐点,但河红茶人一直在寻找突破。
由于河红茶声名在外,有大量外需,上海等通商口岸的进出口茶叶公司正需要大量的工人做茶,一大批制铅山的茶师傅纷纷赶到上海、福建、广东等地制茶。“河红茶叶通四海,河帮茶师遍天下”也就传扬开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跟西方贸易几近中断,河红茶少了销路,市面逐渐萧条,每况愈下。在这种情况下,全国都倡导红改绿。
至此,河红茶销声匿迹,长达半个世纪。河口茶厂虽然也一度小规模地恢复红茶生产,但后来也就不再生产了,一直是以生产绿茶为主,还生产过普洱等。
到本世纪初,红茶开始慢慢恢复,但当时的制作工艺及包装都非常粗糙,价格也低。
与此同时,山那边的福建武夷山市抢先一步,1989年,原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紧接着福建方面又开始申报世界遗产;2003年恢复红茶生产,命名为“正山小种”,并向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对与铅山县紧邻的三港、星村等地申报了原产地标记注册。
2005年,再进一步,研发高端红茶,首创金骏眉、银骏眉。此后,各种宣传遍布全国。
福建领风气之先,让世人皆知正山小种是红茶的起源,也让很多人因为一款茶而认识了武夷山,武夷山也成了福建的标签之一。
这种抢先一步举全力的努力,自然是值得点赞和借鉴的,但遗憾与尴尬给到了江西这边,反倒给人的感觉好像只福建的那边才叫正山,江西的这边倒成了外山。
回想无比辉煌的过往,陷入沉寂的河红和在茶界被埋没的铅山,倒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
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椽曾这样表述:“桐木关生产小种红茶,一面属福建,一面属江西铅山县,很早时期铅山河口的河红也在世界上负有盛名,就是生产小种红茶,至今江西还生产小种红茶。”
《中国红茶经典》:“小种红茶在市场上多以地名分类,有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星村小种)......主产地在福建武夷山桐木关(原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高地)、江西铅山,附属产地有福建光泽、江西广丰等。
▲桐木关
这些都是历史的阐述,但真正有几个茶人知晓这段历史以及这其中代表的关系。
▲武夷峰茶园
我们能看到的是,山南山北呈现了极为不一样的一面:即山南(福建)那边,旅游开发和茶叶种植,都做得风生水起,占尽武夷山风光;山北曾风光无限的河红茶却被遗忘。
甚至,江西在2015年制定茶叶品牌发展战略之时,河红茶没有被列入”四绿一红”名单之内(原因是规模和茶从业者不及其他几款茶),这就意味着河红茶失去了江西重点茶叶品牌之名分。
现如今,相比“正山小种”等众品牌的发展态势,确实不得不令人唏嘘。
就像当地茶人都知道,当年山北所产茶青品质非常受青睐,尤其是石垅、西坑,这其中有一半是被福建那边茶商买去制作红茶。
但当地有识之士和茶人并没有选择放弃。正如部分专家所言,江西人一定要重视河红茶,因为那是江西的历史。
确实,从世界第一款红茶、红茶鼻祖的发源地到历经繁华的河口古镇、“万里茶道第一镇”,这些闪亮的标签,都是江西不可或多的珍稀牌面。
随着当地的重视,近些年来,河红茶的发现与复苏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成效。
当地有识之士、茶商举全身之力在推动河红茶的发展。从河红茶文化的发掘、“河红茶”制作技艺国家申报“非遗”到“河红茶地理证明商标”的申报。
这里面的行动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表。总之,所有的努力,有些已经初见成效,有些还在一一进行着。
当你再次走进铅山,再度看到河红的身影,或者当你无意之中看到了有关于河红的宣传,那就是这些努力的背后发挥的作用。
就像我们讲述着这些历史,为河红正名一样,所有的努力,不仅只局限于宣传,品尝河红、爱上河红,也是这些努力中难得的行动。
河红的复兴,必定任重而道远,就如同其他众多江西茶一样,要做的努力必然还有很多。
河红茶,这款被西方人誉为“茶中皇后”的红茶,终究还是输给了一段历史,但她能否再度回归,再次飘香世界。
我们只能不断抱有希望,但不得不说的是,同样作为产茶大省,赣茶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闽茶。
关于她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关于她的复兴,还有很多很多人在努力,她甚至已经不仅仅只是一款茶了,她其中蕴含的还有江西的历史,以及江西的文化。
当然,她的品质绝对上乘。你看那褐红润泽的色泽,红艳的汤色,明亮且呈古铜色的叶底......再感受她高爽持久的香气,浓醇的滋味,活泼甘甜,喉韵明显,更似桂圆汤。
温润醇香间,还有那段关于红茶起源的历史以及空前繁华的过去,都能在河红中找到答案。
最后,借用用上饶市文学院副院长石红许先生的话来说:“桐木关古道纵横间数十里,两边高山野茶坐坐落落,历经数百年风雨,采天地精华,孕育出了绝世茶品一一河红茶。严格意义上说,武夷山地域,都是中国红茶发源地。如此分割,文化重组有何意义?”
▲来源@十二支
如果河红真的被遗忘了,那不仅是江西的遗憾,更是茶界的一种遗憾。
#江西##铅山##茶##上饶##历史回眸#
上一篇 : 江西茶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精彩亮相
下一篇 : 一条微信让你品味江西十大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