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为何都是茶饼?

2022-04-10 02:43:53热度:66°C

1、很显然,发问者是带着夹私货的,可惜不老成功的,看了下ID,原来是知乎第一ID[已重置]~~~~

2、古代云南马帮,以及普洱茶和马帮的关系,想必诸位,包括下套子的发问者在内,都拿不出比百度可得的更多的干货。

至于现代普洱茶与马帮没有任何关系——除了拿来作为故事忽悠人。2005马帮进京搞的轰轰烈烈,实际上,这就是历史上马帮首次进京,所为者不过就是仨字儿:搏版面。

3、普洱茶压饼初衷确是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散茶在现代物流运输中属于妥妥的轻泡货物,运费要按体积核算的。普洱茶本地消费量极低,绝多数都是外销,必须考虑过程中的运输效率问题——特别是在旧时普洱茶长期属于相对低价产品,压缩储运成本就显得格外重要。

4、直到本世纪之前,云南都仅仅是普洱茶的产地,而非主要储藏和消费地区——当然,现在也不是。因此,云南茶区所关注的,仅仅是把做好的茶尽快售出,对于茶叶存储根本没有概念。另外,云南产茶区都适合常年仓储茶叶。

茶叶仓储转化起于香港,香港茶商发现在极端仓储环境(高温高湿不通风)下仓储的普洱茶,苦涩褪去,适饮性增加,这才有了后续普洱茶的香港历史,以及进一步引发了熟茶渥堆工艺的诞生。

茶饼的紧压形制在此时发现特别有利于仓储转化,其机理在于控制普洱茶与外界物质交换的速率。普洱茶的后期转化,无论传统港仓还是现代干仓,都需要与环境的互动和物质交换,两者的互动既不可断绝(无转化),也不能过度(茶质耗散过度),因此,控制单位茶叶的比表面积就很重要。多年以来的经验数据证实,传统紧压茶的形制(标准饼、砖)与紧压度是适合于后续转化的,这不是当年先人的神妙设计,这就是巧合。

5、由此可以推出,散茶、过大或过小的紧压形制都是不利于茶品后期转化的。

散茶形制,单位茶品比表面积过大,茶质耗散过快,不利于久存,只适合尽快饮用。

小的紧压形制,如迷你饼、砖、沱和龙珠,相较于标准饼砖,其比表面积过大,同样没有陈化价值。

过大的紧压形制(一般而言指超过500克),茶品中心距表面过远,茶品各部位转化差异过大。同时大紧压形制在成品干燥阶段必须配高超高温烘干,否则在正常合理的干燥温度下在茶品含水量达标前茶品内部就会被沤烂酸馊。因此大形制紧压茶(含工艺茶)多作为城乡结合部企业家装点厅堂之用。

关于烘干问题,可参见:

谁能说说普洱茶最近的新加工工艺。就是叫提香或者焙火工艺的。怎么品饮分辨。后期有没有存放价值的。?63 赞同 · 22 评论回答

6、关于问题下的其它谬误:

①普洱茶后期转化不需要厌氧菌的参与。在链接的答案里已经说清楚,普洱茶的后期转化以酶促反应为主流。在干仓仓储中,微生物反应,特别是厌氧菌的参与可以忽略不记。除非,你的仓储环境是最高温度40℃+,湿度接近饱和甚至达到过饱和,仓储空间是花岗岩地质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否则哪里来的厌氧菌?

即使在传统港仓,构成厌氧菌环境最重要的条件还是前文所说的高温高湿不通风环境,茶品紧压调节的是反应速度,不影响反应方向。

否则,熟茶渥堆工艺便是由传统港仓仓储发展而来,熟茶渥堆仅仅是生茶打堆,其密度较紧压茶要小得多,难道堆子里的黑曲霉在玩有氧么?

很少有人提到,因为这是胡说八道。

②普洱茶碳化最常发现的,恰恰不是市售散茶,而是熟茶渥堆和茶品人工制假。

熟茶渥堆,若工艺失当,堆芯温度过高,就会导致茶品碳化。当然,厂家不会承担这种损失,掺进茶饼里照卖便是。

人工制假,多见于广东地区,采取茶品表面泼水闷捂的方式,以制造假老茶。如此茶品也会黑硬碳化。

至于工艺正常的散茶想在正常家居环境下碳化……现在混知乎的人,不是每个人的寿命都能熬到活着看到那一天的~~~~~~

便于存储和运输

普洱茶大部分都是茶饼,当然散茶也是有的。茶饼是为了更方便去运输,还有存放和转化。压制成茶饼可以减少茶叶与空气接触,避免影响到茶的滋味。茶饼在运输的时候可以比散茶多放一些,更方便。存放的时候比散茶不占地方。

想要了了解为什么要压成茶饼,你要先知道普洱茶压饼是如何制作成的?

  今天就拿普洱生茶来为大家举例说明,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青—筛选—称重—蒸软—石墨压制—自然阴干—包装棉纸;

  这些步骤为了照顾到部分新茶友我就逐一解释下,老茶友可跳过。

  鲜叶采摘:即茶农从茶树采摘下来的茶树嫩叶;

  摊晾:薄薄的摊晾在干净的地方,其目的是为了消散鲜叶里的一些水分,有利于香气物质形成,不然长时间捂在一起,制成的普洱茶叶底会有红印;

  杀青:普洱茶一般都是用传统铁锅杀青,茶叶失水均匀,使酶活性迅速钝化,制止多酚氧化,一部分水分蒸发,便于揉捻成条。

  揉捻:鲜叶杀青好之后需要揉捻,如此可以让一锅里的茶叶细胞充分相互交融,后期成品滋味更趋于协调;能更好的保证茶叶内含物质在冲泡品饮时候充分被析出。

  晒青:把揉捻好的茶叶拿到竹子编织而成的篱笆里阳光自然照射,现在茶农制茶理念得到普遍的提高,几乎每家都会都一个专门晒茶的大棚,大棚内的温度大概在40度左右,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就可以晒干,这样最大程度保留了普洱茶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

  筛选:采摘鲜叶的时候由于都是茶农人工采摘,难免会有部分老叶一起混采进来,所以这个环节就是将晒干后的老叶与嫩叶分开,其中嫩叶价格较老叶高,老叶也就是我们业界里常说的黄金叶、老黄片。这样普洱生茶的口感更加纯净,喝上去整体协调性更好,更突出茶叶特点。

  称重:标准普洱茶饼为357克,在压饼之前都是称好每一饼的重量然后进行下一步蒸软,现在也有很多的规格比如100克、200克等...并不全都是357克,规格小,价格也就相对357克的低一些,受众人群更广,这也是现在小规格茶饼更为受宠的原因。

  蒸软:根据市场需求称重之后,把晒青毛茶利用蒸汽蒸湿之后压制成型。

  石墨压制:为什么我要讲石墨压制呢,因为石墨压制出来的茶饼更紧实,后期存放与空气接触较小,有利于陈化,所以百花吟每一款茶饼都是以石墨压制为主,为后期储藏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然阴干:刚压制出来的茶饼因为经过蒸压后会带有一些水气,需要在干净无异味的空间里一个星期左右的阴干时间,普洱茶的含水量要求在百分之二十以下;这也是试喝当年新茶时茶友们会喝到水味的原因,所以我建议以后大家收到新茶建议存放1-3个月再品饮口感会更佳。

  包装棉纸:最后一步就是为茶饼穿衣服啦,包上棉纸,用笋壳扎为一筒。357克的茶饼一提7饼用笋壳包装,200克一提有5饼也是用笋壳包装,之所以用笋壳包装是因为有利于普洱茶后期转化。

  弄懂普洱茶压饼的过程,我们要来总结,压饼后的普洱茶有哪些好处了。

  好处一:节省空间,易存放,便于运输

  好处二:普洱茶饼存放后口感更加醇和爽口,甜滑回甘、协调,韵味凸显。

  好处三:具有收藏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