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茶商自古讲诚信
2022-04-08 11:17:02热度:104°C
2022-04-08 11:17:02热度:104°C
1
▲婺源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自古茶叶贸易繁荣。图为春茶采摘期的婺源茶园。
晨报记者 邹思维
又到一年春茶采摘时,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全省各地陆续进入春茶采摘期。据统计,在茶叶种植大县婺源,今年种茶面积达20万亩,眼下当地各处茶园满目苍翠、处处飘香,茶农们背着背篓,十指飞扬间,嫩绿的芽尖不断落入篓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记者了解到,婺源自古盛产茶叶,并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茶俗。其中,在茶叶贸易活动中,婺源茶商十分讲究贾德,衍生出众多极富特色的茶商习俗,彰显了千年茶乡的崇义尚诚之风。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
茶叶贸易自古繁盛
婺源不仅是“中国最美乡村”,还是全国著名“茶乡”。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记载道:“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婺源绿茶自秦人取蜀后始产,至宋代已位列六大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期更是被赐为“贡茶”,当地至今流传着“绿丛遍山野,户户有香茶”的俗语。
因茶叶种植面积广泛,婺源商人自古以经营茶叶为主流,早在唐代,他们就已将茶叶运至浮梁交易。明中期,全国各地已遍布婺源茶商开设的茶庄茶号。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婺源茶叶自清乾隆年间便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外销至西欧,获得了国际茶界的赞誉。据婺源县委宣传部网宣办主任单长华介绍,婺源茶叶之所以能远销世界各国,并至今享有盛名,不仅因为茶叶本身上好的品质,还得益于婺源茶商的经营理念。
在“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的文化浸润下,婺源茶商自古恪守儒商之风,坚持“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正因如此,婺源茶商讲究贾德,形成了众多以崇义尚诚为核心的茶商习俗。
为规范茶叶经营行为
茶商共同议定茶规
江西商人自古讲究诚信经营,为形成公正的经贸作风,婺源盛行茶规合议的习俗,就是由茶商自行讨论制定茶叶交易的行规,对茶叶经营行为进行规范。江西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会长梅联华告诉记者,婺源县境内存留着一块清代的“公议茶规”石碑,便是当地茶规合议习俗的生动体现,其内容堪称我国古代诚信经营的典范。
▲婺源洪村的“公议茶规”石碑是茶规合议习俗的体现。
记者了解到,“公议茶规”石碑高1.5米、宽0.7米,立于婺源县清华镇洪村的洪氏宗祠旁。洪村自古盛产松萝茶,茶叶经营始于唐代,至清代已十分兴盛。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为倡导诚信经营,商人们自发商议制定了一套茶规,规定村中需设公平秤2把,茶叶买卖均可入祠校称;强调茶商不得有欺诈、投机等行为,否则须接受相应惩罚。为了警示众人,茶规内容还被刻于青石碑上,镶嵌在宗祠大门旁。
茶规合议习俗在婺源普遍存在,“货价高低公品公卖,务要前后如一”“茶称时,明除净退,并无袋位”等,都是茶规中较为常见的内容,均要求茶商讲究公平公正、诚信经营。据梅联华介绍,这些共同约定的茶规对茶商具有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叶买卖。
“财神日”为开市日
以元宝茶酬谢茶农
婺源茶商与其他商人一样,为求财源滚滚,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其中,为取农历正月初五“财神日”的好兆头,他们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开市日”。每到这天,商家会对第一位上门的顾客敬奉“元宝茶”,还会给予优惠,以求“开门顺、全年顺”。
所谓元宝茶,就是以橄榄入茶,因橄榄形似元宝而得名。记者了解到,橄榄两头尖中间大,民间称其为“大福(腹)果”,每杯放2粒,意为双福临门。把元宝茶敬奉给客人,献上的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一份祝福,祝福客人年年发财、岁岁如意。
不仅如此,这一天茶商们还会宴请茶农和茶工喝元宝茶。据当地茶农詹九生介绍,此时茶树正在生长过程中,距新茶上市还有一段时间,宴请茶农是为了了解茶树生长情况,以便制定新的销售计划,同时酬谢茶农辛苦劳作为他们提供货源。
此外,茶商们从茶农手中收购茶叶后,还需经过制茶工序做成商品绿茶,再装以锡罐,套以木箱,外用箬皮竹篓包装,这些程序都要经茶工之手。因此,在开市日请茶工喝茶,是为了激励他们在新的一年继续发挥专长、努力工作。
巧借“斗茶”习俗
促进品质提升
婺源茶商在商业史上曾是一支劲旅,曾带着婺源茶叶远销世界各国,这与当地的商业氛围不无关系。单长华告诉记者,婺源茶商非常团结,为了共同提高当地茶叶的品质和名声,茶商之间形成了明里竞争、暗里不斗的风气,斗茶习俗便是这一风气的体现。
斗茶又称“茗战”,在当地还有一个更为通俗的名字——赛茶王。据悉,每年春茶即将上市时,婺源茶商们便将自己认为最新鲜、品相最好的春茶汇聚在一起。而后,茶商们沐浴更衣、焚香祭天,按照传统炒茶流程炒制,再冲泡给茶帮中德高望重者依次品评。
品评者会对茶叶及茶汤的形、色、香、味等一一作出评价,并评选出这年新茶中的“茶王”。值得一提的是,与一些商人对经营秘诀秘不外宣有所不同,斩获“茶王”的茶商会大方地介绍炒茶、制茶诀窍。据介绍,“赛茶王”既不伤和气还能增进本领,使茶商之间互相交换信息,在提升婺源茶叶整体品质的同时,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商贸生态环境。
专设店亭免费供茶
业茶助学重视文教
记者了解到,因为婺源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里,具有崇儒重道、儒风独茂的社会环境,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婺源茶商大多“贾而好儒”,不仅不取不义之财,反而疏财行义、乐善好施,形成了店亭供茶、业茶助学等优良传统。
如今,在婺源随处可见的茶店、茶栈中,不管买不买茶,只要进店都能喝上醇香甘甜的茶水,这便是旧时婺源店亭供茶的遗风。据介绍,店亭供茶习俗源自五代时期的茶亭习俗。商人们在自己开设的店铺中开辟一角设置茶亭,并请专人管理烧茶,每逢贫苦人家、劳动人民或是长途奔走的行人,都会免费为其提供一杯茶水。
业茶助学的习俗在婺源也非常普遍,旧时当地谁家孩子成绩好,村中茶商便会集体出资供其上学,并一直供到金榜题名。在《婺源县志》中,也有众多业茶助学的实例:茶商潘开祥,为“振兴合族文社,首捐租六百称,课文资给”;赵之俊业茶起家后,“输千金筑书斋,置学田,以培人才”……
单长华告诉记者,婺源茶商善于聚财,也不吝“散财”。他们在经商致富后乐施公益,除店亭供茶、业茶助学外,他们还捐建桥路、赈饥救灾、济困扶贫,彰显了婺源茶商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
往
期
回
故
执行主编:杨 鸣
责任编辑:涂晓珺
编辑:刘 伊
晨 读 江 西 │ 一个有文化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上一篇 : 万里茶道源赤壁赢天下,羊茶旅全国经销商茶会圆满结束!
下一篇 : 2022年是向茶农打工还是向茶商企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