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茶树

2022-04-08 10:39:51热度:61°C

 中国最古老的茶树“大红袍”(福建武夷山)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山区,树型可分为灌木、小乔木和乔木,具有喜温、喜湿、喜酸、耐阴的特性,宜在年平均气温15℃~25℃之间的高山、丘陵、平地都可以见到。

茶树的学名:Camelliasinensis(L)O.Kunize.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与庭院种植的山茶花(观赏植物)同属,但不同种。

灌木型的茶树小乔木型茶树

一、形态特征

茶树的树型有灌木、小乔木和乔木。栽培茶树多为灌木型,树高1~3米,无明显主干;小乔木茶树在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一带栽培较多,有较明显的主干,离地20~30厘米处分枝;乔木茶树树势高大,有明显的主干,云南等地原始森林中生长的野生大茶树都属于此类,一般树高都能达数米至十多米,每当采茶季节,往往要用梯子或爬到树上采茶。

茶树叶片是单叶互生,形状分披针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卵圆等几种,但以椭圆形和卵圆形居多。叶面积的大小常作划分品种的依据。一般以定型叶为标准,按叶长×叶宽×0.7(系数)计算。凡面积在60平方厘米以上的为特大叶,40~6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大叶,20~4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中叶,20平方厘米以下的为小叶。

叶片有明显的主脉,主脉上又分出侧脉5~15对,呈60度角伸展至叶缘2/3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组成一个闭合网状输导系统,这是茶树叶片的重要特征之一。叶尖形状有锐尖、钝尖、圆尖等三种,叶尖形状为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

茶树叶片的面积大小会有不同,通常也是区别品种的依据之一叶片上有明显的主脉叶片上的叶尖形状

不同形态的茶芽

叶片由芽发育而成,有鳞片、鱼叶和真叶之分。鳞片色泽黄绿,呈覆瓦状着生在营养芽的最外层,起保护作用。当芽体膨大开展,鳞片会很快脱落。鱼叶是发育不完全的真叶,因其形如鱼鳞而得名,其主脉明显,侧脉隐而不显。茶芽生长过程中,长出鱼叶之后便是真叶。其色泽、厚度,因品种、季节、树龄、生长条件及栽培方式而有所差异。幼芽和嫩叶是被采摘、利用的对象,成熟叶和老叶进行光合作用,是制造养分、维持茶树生长的重要器官。

茶树上的牙叶(左图)幼芽和嫩叶(右图)

茶树的根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组成。主根可垂直深入土层2~3米,一般栽培的灌木型茶树根系深入土层1米左右。主根又分出侧根、细根,起输导水分的作用,故称为吸收根。细根上有根毛,担负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故称为吸收根。侧根、冠大1~1.5倍。

成年的茶树,主干上分出侧根枝,侧枝有多级分枝,这就形成了茶树丛状树冠。未经采摘的自然生长茶树,分枝少,常呈塔状分布采摘的茶树,由于不断摘去顶稍和修剪措施,抑制茶树向上生长,促使其横向扩展,因此常形成弧形或平面形的采摘面。

白色花,开花期在10月

茶树的花属于两性花,常为白色,由花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组成。花芽一般6月中下旬形成,秋季10月开花,由开花到果实成熟,大约要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茶树的果实

茶果实为蒴果,有1~5室,通常以二球果为多。种子由种壳、种皮、子叶和胚组成。茶籽含有丰富的脂肪、淀粉、糖分和少量的皂素。茶籽可以榨油,饼粕可以酿酒、提取工业原料茶皂素。

二、适生环境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山区,具有喜温、喜湿、喜酸、耐阴的特性,宜在年平均气温15℃~25℃之间的地区栽培。灌木型茶树一般能耐 -10℃低温,短时间气温达 -15℃尚能过冬。最高临界温度是45℃,但一般在35℃左右生长便受到抑制,叶片出现灼伤。年有效积温(日平气10℃以上)达3500℃以上的地区便可栽茶。茶树最适土壤的pH值5~6之间,喜酸性红黄土壤,近中性或碱性土不能栽茶。土层必须深厚,一般要求在70厘米以上,保水力强,土壤中有硬盘层或积水均不利于茶树生长。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具有怕旱、怕涝、怕寒、怕碱的特性。喜高山,也宜丘陵、平地,但不宜选用冬季西北风强的高山地区,以免茶树遭受冻害。

位于福建漳浦的茶园杭州的茶场

三、生物学上的特性

茶树是多年生叶用作物,寿命少则几十年,多至上百年。在良好的管理下,一般第三四年就可轻度采摘和制茶,五年就有相当高的产量,高产年限能维持20~30年以上。

茶树根系发达,一般栽培茶树,秋季9~11月根系生长最旺,为一年中的最高峰;12月至次年2月生长缓慢;3~4月,生长又逐渐增强,以后又减慢;6~7月又增强。根系的发育周期,与地上部分新梢的生长有相互交替现象。

茶芽生长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温度的升高而生长加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都好;日平均气温20℃~30℃,茶芽生长旺盛,但芽叶较粗老;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期。

茶树新梢生长具有轮性生长的特点。在自然生长条件下, 中国大部分茶区的茶树全年有三次生长,每次生长之间为休止期,即:

●第一次生长(春梢):3月下旬~5月上旬

●第二次生长(夏梢):6月上旬~7月上旬

●第三次生长(秋梢):7月下旬~10月上旬

但在人工采摘条件下,全年可萌发5~6轮新梢。新梢生育以4~5月最为旺盛,其次是7~9月。茶芽每次萌发所要求的条件不同,一般春芽要求适宜的温度,而以后萌发则需要一定的温度基础,受树体内部营养状况和水分的影响较大。

据测定,茶树叶片的寿命,各品种平均为325天。一般春梢叶片寿命较长,夏梢叶片寿命较短。

经过人工修剪过的茶树,仍旧可以靠着自身的更新能力,重新长出新枝

茶树从第三、四年起,就会开花,以后每年都有生殖生长过程。由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需500多天。在同一株茶树上出现花果相会的现象,也茶树的一种特性。在中国大部分茶区的气候条件下,6月下旬开始花芽分化,9~12月为开花期,集中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借助昆虫异花授粉,果实到翌年10月下旬成熟。

目前,中国茶树的分布,因地理环境不同,四季温度差异甚大。在热带茶区(如海南岛等),茶树全年都可生长,仅因降雨多少,生长有快慢,在生产实践上没有“开采"与“封园"的概念。在其他茶区,因季节气温高低,或降雨量的多少,形成休眠现象。如北方的山东茶区,休眠期长达7个月之久,一般茶区为4~5个月。

茶树的更新复壮能力很强,每当它衰老、受自然灾害侵害和认为修剪时,都能从根颈处的

相关文章